标题 |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范文 | 周杰 【摘 要】2014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学科教学要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学业质量要求落到实处,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地理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学科,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除了需注重对地理知识、技能及学习方法等的教学以外,更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基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从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其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构建入手,探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改革的主流趋势。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前瞻性和时代性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当前地理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一大课题。以下,作者从核心素养的涵义及其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构建入手分析。 一、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 在讨论关于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之前,首先要明确何为“核心素养”。在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该模型的提出旨在明确在21世纪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核心素养”呢?作者认为,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定义如下:人格健全的高中生应当具备与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掌握认知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法。具体而言,即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共同素养,是后天习得而非先天具备的素养,其不仅包括学科的独特素养,还包括跨学科的素养,同时核心素养还是一个人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能够发挥整合的作用,促使学生个体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核心素养的审美意识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地理学科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从现状来看,目前关于高中地理学科学生的核心素养内涵,并未有所定论,但在学界和教育界对此均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综合前人的研究及地理学科的特点,作者认为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当为: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所掌握的与其自身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理知识、技能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格、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形成基于地理而又高于地理的健全人格。归纳而言,高中地理学科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应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内容: (一)掌握与学生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开启人类认识世界的学科,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该学科不仅涉及地理环境内容,且涉及广泛的人类活动,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互相作用的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门科学的性质,是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交织、融合的学科。为此,在学习高中地理学科时,学生应学习和掌握与其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地理学科知识和基础技能。具体包括: 1.地理学科基本知识 地理学科基本知识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相互联系,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为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地理认知结果的构建,理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同时密切关注生活与社会热点问题,从自身角度出发,学习和掌握与生活有关且能应用于生活之中的地理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地理学科基本技能 学生应掌握的高中地理学科基本技能包括综合分析、地理图表、空间视角、信息技术、观察、调查、想象、计算及归纳与演绎等技能。由于高中地理学科具备综合性与区域性两种特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地理空间视角技能与综合分析技能至关重要。学生要学会综合思考与地理相关的现实问题,并学会从学科内在的逻辑入手,综合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与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 (二)掌握认知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包括比较法、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演绎法等,这些科学方法是从各类科学中归纳总结出的共同方法。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过程中,要将学习过程与方法与其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的引导,使其初步掌握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并能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发现、分析、总结、感悟和解决问题,最终获得基于地理而又高于地理的科学方法。 (三)培养基于地理而又高于地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也要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其形成基于地理学科而又高于地理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加强学科主干知识教学,夯实教学基础 前文提到,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囊括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等多方面内容,这些知识之间又相互联系。为此,教师要从主干知识入手,深入分析与挖掘教材内容,将各个要素的知识进行有效衔接,使教学更符合高中生的学习规律与认知能力。具体而言,教师教学可以从“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入手,通过强化对学科主干知识与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教学,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起相关的知识体系结构。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有关调查显示,当今的高中生所喜欢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自学辅导法与讨论法两种,而喜欢传统灌输教法的人数不到一成。为此,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由思考、独立探索的学习环境,引导其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激发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教师可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在其学习探究过程中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教师也可以利用地理学科的特殊性,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助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内容。 (三)重视地图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地图无疑是重要的学习工具,也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语言”。为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理图表及相关地图册,指导学生认知、分析和辨认地理图表中所包含的信息,探讨其中蕴含的地理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思维和辅助记忆的习惯,使其掌握图文、图表、图图互换等能力,以及看图表、读图表、用图表、绘图表等能力,提高其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此外,教师还应强化对地理学科内和地理学科外知识的联系,尝试构建心理地图,并启发学生探究和揭示不同地理事物存在的发展规律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其思维品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要从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入手才有可能实现,这便需要广大地理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探索,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参考文献】 [1]张家辉.试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4-7 [2]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7):290 [3]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