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用“口诀”轻松握笔妙用“八正”愉快写字
范文

    高晓玲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书写水平日趋下降。教育部、卫生部曾统计近视率95%源于握笔姿势的错误,这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盲点”。文章对此提出了巧用“口诀”轻松握笔,妙用“八正”愉快写字,为纠正错误握姿和如何教好写字提供了操作简便、切实可行的“窍门”和方法。

    【关键词】正确握笔;实施策略;八正四环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我们曾对210名一年级新生进行调查,能做到握笔姿势正确的只有36人占17.1%,相反不能做的174占82.8%。有的握笔太低、四指分开;有的靠点不对、拇指包笔;有的关节突出、勾腕执笔;有的握笔太紧、拇指内侧贴夹。如果在刚进入一年级时,再没有得到矫正,继续任由错误姿势发展,不仅影响写字的质量,还会引发近视、斜视和脊椎骨弯曲等危及学生生理健康的疾病。因此,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一年级老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我校一年级的老师们巧用“口诀”轻松让学生握笔,妙用“八正”让学生愉快写字,学校取消一年级考试,将学生双姿(坐姿、握姿)、写字纳入9项过关达标之一,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巧用“口诀”轻松握笔

    一年级小学生大多六周岁左右,生理发育的特点是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小肌肉群不发达,手指劲小,控制笔的力弱。因此我们在新生入学第一个月重点放在纠正握笔姿势上,巧用“口诀”轻松让学生握笔。口诀如下:“食指搭在花边上,拇指贴在食指旁。中指抵在笔杆下,笔杆靠在三线上。无名小指贴中指,能伸能缩才准确。”这看似简单的口诀,其中包括许多有关握笔方法的要点:

    首句“食指搭在花边上”是指食指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花边上。比以往笔杆要留出一寸长的距离让学生理解起来直观容易。

    第二句“拇指贴在食指旁”是指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拇指不能包食指,拇指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贴在食指旁就能将笔握紧。食指与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拿雪糕筒状。

    第三句“中指抵在笔杆下”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将整个笔托起,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

    第四句“笔杆靠在三线上”是指笔杆靠在食指骨的第三条关节线处,这样学生容易记住。

    第五句“无名小指贴中指”是指无名指、小指紧贴靠实,要求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后自然弯向掌心。

    第六句“能伸能缩才准确”是指手腕不能拿劲,要放松、灵活,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以便在书写时运用手腕的运动而达到“巧”的效果。

    二、妙用“八正”愉快写字

    为了营造写字课的氛围,努力提高孩子们的写字能力,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与北京中育写字教育研究所联手开展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的研究工作,探讨“八正四环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即“正身”“正心”、“正字”“正察”、“正意”“正临”、“正念”“正校”。

    (一)正身正心

    这是写字课的第一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齐呼“端端正正写中国字 堂堂正正做中国人”,接着整理桌面,口令:“本子放在左上角,笔盒放在正中央。”学生们一边说双姿口诀,一边端正自己的坐姿和执笔。这个环节属于写字课的准备阶段,就是把散乱的心转移到“当下”的写字状态中来,一般引导学生做3-5次深呼吸,深呼吸时做到:吸气时嘴巴闭合深深吸一下,停1至2秒钟再呼出。呼气时嘴巴轻轻张开成O型,让气流慢慢地从嘴中吐出来,并同时放松腹部,让学生浑身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口令:“八字形,脚放平,闭上眼,深呼吸。”如果发现学生还没有让自己静下来,坐姿歪七扭八就不要动笔。心不静,笔不动;心若静,笔再动。

    (二)正字正察

    “正字”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书写笔顺。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 “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课堂上让学生跟老师用唱念法说出每一个笔画。如“横”画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长横的基本笔势是长而平稳、略带斜势,视觉上是左低右高的。横长的字,一般情况是竖要短,撇要短。教师可以有意识增强学生触类旁通的意识。如教“千”时,第一撇是短撇,要写得平,不能太斜,让学生想想哪些类似结构的字中的撇也是短撇。学生就能总结出“禾、乘、舌、垂”等凡是撇下有横的字,撇都应该平而短。

    “正察”:就是按照“整体── 整体”的顺序进行三察:一察字的结构,看看整个字是什么结构方式,对字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察字的结构口诀:“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独字守中宫”。二察部件,看看它是由哪些部件或哪些笔画组成的,这些部件、笔画是不是经过变形后组合在一起的,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何。三察笔画的位置。可让学生借助米宫格、平行线和汉字的部件,注意平衡、等距、长短、垂直的合理,深入观察汉字、分析汉字。察笔画口诀:

    (1)天花和地板,左墙和右墙,横中线,竖中线,还有两根大斜线。

    (2)一看出不出(出哪道墙),二看碰不碰(碰哪根线),三看粘不粘(哪些笔画是粘在一起还是分开的)。察字要注意,学生边说笔画的位置,老师边范写。老师的范写必不可少。

    (三)正意正临

    “正意”就是教师诱导学生以美好的情感、良好的态度去写好每一个字,做到坐立端正,凝神静心,笔无虚“发”。可以采用屏息的方法,一呼一吸之间叫“息”。低年级可以采用“一笔一息。”也就是写完一笔再吸气。中高年级要求“一字一息”。这也是专注力的训练。

    “正临”临字要“意在笔先,笔到意到”。即眼到、手到、心到。好字是精心练出来的。不练,就无法将心中的美字注入笔端;练而不精心,就无法有好字出现。

    (四)正念正校

    “正念”要求我们把握正确的校正和评价标准。校字“2+2”标准是:宫点、部件;端正、整洁,我们要“心存正念”。正念在心,一刻不离,就不会偏离目标、迷失方向,就可以及时反馈。这样随临随校,就能促进写字技能。

    1. 自评。这一环节最好是在学生临写的过程中。当写好一个字后,随时和范字对照,比如找出写得最像字帖上的那个字,用铅笔在字的下面画上“☆”,使学生对自己的书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

    2. 互评。在临写后,积极组织学生互相评议,或选取几份作为例子,集体评议。评议时,教师要强化“2+2”标准及评价原则。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书写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以便改进。

    3. 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教师评价时,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部分笔画好的大小圈圈,整个好的画大圈圈,特别好的画笑脸,用红圈圈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同时配以热情洋溢或善意委婉的批语,如:“进步很大哦!继续努力”,评价语力求简明、易懂、具有启发性。

    以上“八正四环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传承了传统的书法教学理念,吸收了现代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及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巧用“口诀”轻松握笔,妙用“八正”愉快写字,注重了习惯的养成,心性的培养,心理能力的训练,以及良好写字习惯的形成,给学生一种文化的自觉,让静心习字成为一种习惯。相信只要学生用心去做,就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孙晓天.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写字,2006(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