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设计课堂活动,开展“体贴”阅读教学 |
范文 | 胡湘利 摘要:语文阅读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优化阅读教学,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笔者以为,作为教学活动进程中的引导者,我们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优化策略,真正契合学生心理需求,从而极大的发挥引导的功效。 关键词:语文阅读 体贴式 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62-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积极展开思维和情感活动,促使学生对文章加深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乐趣。教授王荣生提出如果要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要积极开展“体贴”文本的阅读活动,要让学生深刻体验文本,接近文本,还原作者的创作思路,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1随文画图,追寻心灵历程 要更好地理解文字作品,不能只用眼睛看到文字表面的内容,更要让学生用心灵“体贴”文本,看到作者内心的活动。我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用图画的形式画出作品中的各种意象,并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绘画作品还原作者的情感。这样能让学生追寻作者的内心,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魅力。 在指导学生阅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的《观沧海》时,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作品,一边尝试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下作品中出现的各种意象。这样学生就能和作者一起在移步换景中观看沧海的景色风貌。如有学生随着诵读画出了相关的意象,包括“碣石、岛、树木、草、秋风、洪波、日月”等意象。鼓励学生思考:“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能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这给人一种气势宏伟的感觉,让人觉得山河壮丽、气势磅礴。”此时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和其表现出的状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又鼓励学生尝试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写的景物有很多,作者为何选择这些呢?你觉得作者在欣赏景物时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呢?”有学生提出:“作者的内心也是怀有雄心壮志的,所以其笔下的景物也显得十分宏伟。”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历程。 有不少诗歌作品都有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都是作者投入了自身主观情感后创作而出的产物。这样的作品十分适合展开随文画图的活动,我鼓励学生采用此方法领悟诗歌,能弥补学生意象积累不足、想象力不够的问题,促使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更“体贴”文本,获得深刻的阅读感受。 2联想代入,感知情感意蕴 学者李泽厚在研究美学的过程中提出,审美感受不是单一的感知反应,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想象、理解等诸多的因素。要让学生“体贴”地阅读文本,就要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联想,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写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后,将自己联想成作者,进入文本的情境中,体会作品中的情感意蕴。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背影》时,鼓励学生阅读作者详写背影的段落,并说说能否从中看出其中的父子深情。但是在此时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作者都这么大了,和父亲分开还会哭,这也太不害臊了吧。”学生有这样的感受很明显是因为没有将自己代入到作品中,和作者形成共鸣。我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文章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下作者和其父亲之间的关系。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联想,还鼓励学生展开角色扮演,让一名身材肥胖的学生扮演父亲,在看到起蹒跚、笨重的身体动作后,学生似乎有所感悟。又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感受其中的情感。學生此时就能更深刻地体会作品中蕴藏的深深情感。 在联想代入的过程中,学生和作者形成了情感共鸣,学生能更好地发现作者如何将自己的情感态度隐晦地表现在作品中。在这样的“体贴”阅读中,学生采用了知人论世的方式,更好地感悟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深度理解和感悟文本的内在,领会作者的情感。 3品读语言,读出本色当行 在“体贴”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玩味语言文字,就要读出本色当行。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在阅读文章时,就要化身为作者进行感受和思考,和作者形成共识,这样就能更好地读出本色当行,体会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春》是朱自清先生的著名作品,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品味作品的语言,探究作者的语言风格,读出本色当行。首先让学生诵读《春》,并说说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的文字十分细腻,整体展现出了唯美的风格特点。如有学生提出:“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几乎句句都用了修辞手法,可见作者是一个文笔细腻,清隽洒脱的人。”又鼓励学生阅读朱自清创作的其他作品,并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行分析。学生发现,作者的散文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作者将人格理想和审美理想结合在一起,用缜密细致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同时,朱自清的作品还有着深厚的情感,体现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对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鼓励学生多层次地诵读作品,还鼓励学生开展拓展阅读,尝试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加以探究。这样才能更“体贴'地把握住作者的写作风格,感悟作者独特的笔调。 要更好地开展“体贴”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走进去,让学生带着“体贴”的感受体会作品,走入作者心中,感受作品的语言和情感,更要引导学生走出来,用多元化的视角分析探究文本。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更好地“体贴”文本,教师首先要“体贴”学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合理展开引导,促使学生学会如何阅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