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项目专题巧嫁接核心素养善落实 |
范文 | 易容 包义才
[摘 ? 要]以微项目与小专题嫁接融合展开复习能够打破传统的知识模块,将相似、分散、拓展的知识重新建构与整合,建立全面、集中、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网络化知识体系。这种复习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复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专题复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 ?G633.8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20)32-0075-03 在中考复习阶段,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自主发挥余地很大,而如何将复习课变成落实学生素养发展的阵地,如何让复习课吸引学生的目光,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难题。新授课中有趣新颖的实验、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好素材,然而进入复习阶段后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往往是练习、反馈、总结不断循环,大量的知识梳理和习题训练让学生觉得化学复习课枯燥无味,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再加上初中化学知识非常琐碎,复习多半停留在记忆层次,缺乏思维锻炼,学生能力及素养提升不足。以微项目与小专题嫁接融合展开复习能够打破传统的知识模块,将相似、分散、拓展的知识重新建构与整合,建立全面、集中、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网络化知识体系[1]。这种复习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复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项目化学习与专题复习嫁接融合的实际意义 “嫁接”是生物学术语,指将组织结构上、生理和遗传上彼此相同或相近的接穗或砧木的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的过程。为了将知识串联成线,构筑成面,笔者尝试设计多种专题,但是在专题复习中,发现专题涵盖量过大,需要分步多层次逐步深入研究。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研究了多种学习模式,其中项目化学习模式(PBL) 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培养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与品质的高阶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与专题复习课设计很相似,从知识层面上看,就是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所学知识,进一步明确每部分知识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知识的交叉渗透,构建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能力要求上看,就是突出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整体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将项目化学习定义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2]。但是项目化学习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难度较大,尤其对于时间紧迫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学生,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将项目微型化、简易化,贴近专题的设计,但保留其指向思维,可促使各种事实性知识的有效整合。项目化学习与专题复习的特点相似,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并嫁接在一起,是有必要和有实际意义的。 二、项目化学习与专题复习嫁接融合的实践研究 要让学习真实的发生,必须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3],遵循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将内隐的知识概念思维外化。然而,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短短几分钟的情境引入并不能起到作用,每节课创设不同的情境,既没有延续性,也会让学生眼花缭乱,茫然无措。项目化学习解决了这一难题,几天的复习围绕一个问题,由点成线再成面,为学生的讨论、汇报、反思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建构解决问题模型,画出知识网络图。这样花时间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真正做到了深度学习。 例如“趣除隐身衣”项目(如表1)中,由“哈利波特有趣的隐身衣”引入,探究如何让初中化学中看不见的物质或者反应显形,看似时间跨度长,但是综合了初中阶段常见气体和酸、碱、盐的检验与区分,综合性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斷设计实验、解释现象、分析结论,最后惊讶地发现自己能够总结化学反应的过程与研究方法,可以从能量、微观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的方程式、图像等多角度解决问题。 笔者还设计了多个微项目,如探秘碳酸饮料的制作:从食盐水的配制到苏打水的配制再到碳酸饮料的配制,层层递进,从定性到定量,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学生沿着前人的思维轨迹深入探究,在品尝到美味成果的同时掌握溶液的配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检验、溶液的相关计算、碳酸盐的检验等概念及知识。 又如,学生一直觉得比较困难的“混合物中成分的探究”项目:涉及混合碳酸盐的区分、氢氧化钠及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空气中氧气成分测定等专题,通过进行项目化设计,建立探究模型,最终完成实验达到探究目的。还有学生非常喜欢的“天气瓶制作”项目:涉及溶液配制、溶解度、结晶方法、溶液浓度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厨房里的化学”项目:涉及金属、干燥剂、酸碱中和等。每个项目、各个专题都有联系又有各自突出的重点,最终都能帮助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 三、项目化学习与专题复习嫁接融合的素养落实 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教学改革引向新的方向,影响了我们对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引发了对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等素养的需求。项目化学习与专题复习的融合恰恰与这一转型契合,突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展示技巧等几个方面。 1.多维评价落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在项目专题复习中建立学习任务单,各小组认领任务,依据任务单进行项目化学习,最终达成小组共识。针对本次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量表进行自评、互评,在相互评价与交流中体会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环境资源类项目,采取微视频介绍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拼接方式,对小论文、小辩论或小调查报告进行评价,引发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充分承担起化学科学对促进人类发展的“社会责任”[4]。 2.巧妙设计落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 通过项目化设计家庭小实验、微型实验、趣味实验、数字化实验、互助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例如,在“趣除隐身衣”项目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探究实验采用证明生成物产生的思路,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利用导学案中所给信息“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而碳酸钠微溶于酒精”,设计出将氢氧化钠溶解在酒精中通入二氧化碳继而出现沉淀的实验思路。还有小组提出可加入盐酸或氯化钙证明产生了碳酸钠。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用量问题,确保排除氢氧化钠的干扰。小组成员相互质疑、交流与讨论,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实现了科学设计探究实验解决问题的同时大胆创新。 3.思维进阶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复习阶段需要教师挖掘、整合教材资源,注重思维挖掘和方法模型的提炼[5]。人类在利用多种化学方法探索物质世界及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6]。初中生在经历了化学学习和实验探究的过程后掌握了大量的实验事实及化学理论,如何根据大量的化学知识推理形成结论,或是通过分析概括、抽象和简化建构模型是化学复习课的主要目标,进而落实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如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 有许多化学反应实际发生了却没有明显的现象, 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来验证反应发生的同时,建立将隐性实验现象外显的模型, 这不仅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也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好奇心更强了[7]。 综上,项目化学习与专题复习的嫁接融合,使学生不仅获取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真实情景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落实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 ? 参 ? 考 ? 文 ? 献 ? ] [1] ?陶杰. 主题式题组设计构建立体化微专题复习模式:以“草酸知識树”复习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3):34-37. [2] ?张玉竹.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策略初探[J].辽宁教育,2019(24):5-8. [3] ?符爱琴. 让学习在问题情境中真实发生[J].化学教与学,2019(12):5-7+33. [4] ?汪雪. 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12):91. [5] ?杨建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引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6] ?俞桂飞.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观念的教学设计:以“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为例[J]. 化学教与学,2018(8):76-79+56. [7] ?吕秀丽. 初三化学中“无现象”反应的教学探究[J]. 化学教学,2008(8):11-13. (责任编辑 罗 ? 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