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动”起来
范文

    颜兰花

    摘 要:高效课堂是一种新课改理念下适宜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以理论为指导进行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实现高效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先进的理念带进课堂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的教学模式坚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计划,要以“以学论教”为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学”,研究教师的“教”,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以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效课堂教学的高效应该是科学的、巧妙的、充满思考的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最终表现在是不是自愿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是否积极开展了思考,而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一直带着问题思考、探索、活动着,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新课标要求要把数学生产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在教学中要力求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严谨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下教学方式转变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自主学习、思维活跃是课堂教学高效的根本所在,所以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

    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内容时,教学可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调动他们的思维活动。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先将纸折成相等的2部分,把纸的■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可以看到这张纸的■被染上色了;接下来要求把纸再折一次,这样就变成了相等的4部分,可看到■有染色;再对纸进行第三次折叠,把纸分成了相等的8个部分,这时可看到■被染色。让学生把这些染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按照书上的形式写在纸上,可以发现■,■,■就是相等的分数,观察分子和分母,学生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直观地得出了三个分数相等的结论,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最后发现规律,自然得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创设导入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引发的积极情感反应的过程。数学由于自身学科特点,对小学生来说感觉枯燥难学,但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教学情境是以直观方式呈现书本知识,将抽象和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这是非常有用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大胆创新,创设出不同于教材的教学情境来,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境”中用数学抽象思维表达出“情”,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出这样的情境来:先拿出四件贴有标签的学习用品放在展示台上,告诉学生铅笔每只3.5元,橡皮每个1.25元,钢笔每支9.8元,作业本每本0.6元,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件学习用品价格高。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学生熟悉的,他们可以直观地判断出价格的高低来,但是在讨论时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价格高,为什么价格低。这样很容易引导学生从元、角、分角度比较出分数的大小来。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抽象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实现了高效教学的效果。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动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要在分析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種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在探究中的主动体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重视实质性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植树问题》内容时,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愉快高效。先把学生分成小组,明确分工,负责画图、计算、记录的各有其人,因为是小组合作,所以这样的分配就显得省时高效。教师提出问题:在一条路边等距离种6棵树,怎么样种最好?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学习表格。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教师给予适当点拨,最后各小组汇报数据,教师写在黑板上,接下来提出更高的研究任务,让学生观察数据,总结三种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间的关系,学生马上进入热烈的讨论中,得出数学规律:

    两端种上树时的情况:棵数=间隔数+1

    两端都不种树时的情况:棵数=间隔数-1

    一端不种树时的情况:棵数=间隔数

    这样一节课中,学生对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都进行了自主探究,总结出了规律,印象非常深刻,对规律理解透彻,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掌握多少、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深度,都直接反映出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设计出高效学习的教学活动,让教学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婉.探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J].华夏教师,2019(3):37.

    [2]余淑英.浅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41.

    编辑 王 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