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童画童言:第一学段美术教学效率提升三策略 |
范文 | 郑敏
【摘? ?要】第一学段的儿童对绘画有种出于天性的喜欢,他们喜欢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或想法,以最容易传达、最容易说明的绘画方式来表现,并予以图式化。有鉴于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成长为主题”“以故事为主线”“以评说为手段”的策略,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表达、评价、反思与整理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第一学段;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第一学段的儿童对绘画有种出于天性的喜欢,他们喜欢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或想法,以最容易传达、最容易说明的绘画方式来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予以图式化。该时期也是儿童绘画表现得最可爱、最精彩的时期。从儿童本位的视角去解读、体悟儿童的绘画,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与惊喜! 美术课堂上,让学习行为发生的最有效力量来源于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内在的兴趣,才可以“让到达河边的牛主动喝水,甚至可以让牛主动地到河边喝水”。小学美术课程设置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因此,不论一个学生是否喜欢美术,是否有天赋,都要参与学校美术课程的学习。而美术学科的普及性和强制性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提升学习诱发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愉悦感和成功感。 一、以“成长”为主题,激发兴趣 “儿童绘画有几个步骤:‘第一,要有动机;第二,要让儿童自由发展;第三,教师必须做校正的功夫。”无论是学习还是表达,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有动机”,如果这个动机来源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者感兴趣的内容,那么课堂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学校生活中哪些是学生特别感兴趣或记忆深刻的内容?教师对一年级三个班(总数为135人)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见表1)。 表1? ?小学一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校内十件事 [内容 开学仪式 同学 同桌 老师 戴红领巾 秋游 春游 升旗 儀式 运动会 打篮球 学校 看电影 节日演出 人数 130 135 132 120 135 118 125 98 106 117 比率(%) 96.3 100 97.8 88.9 100 87.4 92.6 72.6 78.5 86.7 ]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十分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他们会留意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美术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学习。根据上述调查的结果,结合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增加了“成长主题”的内容,并整合了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与创作,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一年级上册“成长主题”美术教学目录 [成长主题 整合课题 主要任务 我的姓名画 1.走进新 天地 了解美术课的学习要求和规则,尝试有个性地进行自我介绍 开学第一天 回顾入学仪式中印象深刻的事,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小学第一天的校园生活 我的新同学 2.新朋友 用画笔记录自己认识的新同学,作为友谊的见证 生活中的 色彩 3.色彩大 家庭 用最喜欢的色彩表现身边的事物、故事 基本形的 故事 4.生活中 的基本形 用生活中的基本形状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或有趣的画面,并请其他学生猜一猜 我的梦想 20.画家笔下的童话 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梦想 ] 结合学校的大事件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实施,既落实了教材教学,又赋予了课堂新的内容,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部分作品如图1、图2所示。 图1? ?《开学第一天》 图2? ?《我的新朋友》 儿童画最重要的地方在于“画心”和“天性”的表达。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天性,增强他们对美感的体会,帮助他们形成大美术的观念。学生结合学习生活中的成长故事,用丰富的色彩和有趣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直观感受,其表达欲望得到了增强,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色彩、构图、造型等的理解,其审美能力和美术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二、以故事为主线,激活思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表达需求,第一学段的儿童更是如此。如果所学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等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厚,且能用自己的视角,带着思考去创作带有个性烙印的作品。 (一)巧用故事,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儿童对于画画有一种出于天性的喜爱。因此,大部分学生在美术课上总是热情高涨,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学生不会表达、不敢表达或者不善于表达的情况。 【案例1】老师,我不会画…… 一次美术课的绘画主题是《我的老师》,教师布置完绘画任务后,学生纷纷动笔绘画。巡课中,端坐着的小A吸引了教师的注意力。只见他的画纸上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 “你怎么不画呀?”教师轻声问小A。“我……我不会画。”小A低下了头。 “那么,在所有的任课老师里,你最喜欢哪个老师呢?”小A看看我,摇了摇头。“那你最喜欢上什么课呢?”教师再次提问。“体育课。”小A回答。“那你想不想画一画体育老师?”教师顺势引导。“体育老师也可以画吗?”小A犹豫地问。 “当然可以!你回想一下体育老师的脸型,可以用哪个基本形状呀?”“嗯,圆形!”小A的声音响起来。他不再迟疑,很快,画就完成了。 【案例反思】 所谓教育,不过是一场顺势而为,“顺应儿童成长之理”,处儿童成长之势,给予儿童生命的关怀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实际校园生活为突破口,消除学生对绘画的畏难心理,激活学生的思维,由此帮助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去理解和实践,从而收获课堂的精彩。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得到启发:对学习有畏难心理的学生,教师要找准其熟悉的点切入,启发其思考。最重要的是,为人师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妥善的处理方法,顺着儿童的思维进行启发和诱导,让儿童在体验中享受绘画的乐趣,同时发展自身的心智,完善自身的认知,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 (二)善用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儿童绘画作品多来源于儿童的内心所想,主题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状况等,均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关,是‘以儿童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反映杜威等教育家的自由教育思想对中小学美术实践的切入式影响。”第一学段是儿童绘画的起始阶段,儿童喜欢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体验过的经历和想法,通过画笔记录和描绘下来,在构图和色彩上也充分体现了儿童的独特个性,而没有内容的画面,色彩再丰富也显得贫瘠。故事既是学生创作的主线,也是学生表达的依据,更是创造性思维的全新体现。因此,教师在一年级上册让学生进行了以“梦想”为故事主线的美术创作。在一幅幅精彩的“梦想故事”里,可以看到学生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如图3)。 【案例2】“梦想” “烘焙梦”:这是我的梦想。我和小伙伴们在做蛋糕。我们开了一个蛋糕店。桌上摆着漂亮的饼干、蛋糕、面包,多吸引人啊!虽然每个人都很忙,但是我们很开心。 “蝴蝶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把家里的床、书柜、衣服,还有铅笔、本子等都带到了花蕊上,我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足球梦”:这幅画表达了我对足球运动的喜爱!我长大想当一名足球运动员,我喜欢在球场上奔跑的感觉,也喜欢和大家一起踢球。 “月亮居”:为什么我们不能住在月亮上呢?如果有机会,我想一家人一起去月亮上住几天,看看月亮上是什么样子的。 图3? ?“我的梦想” 【案例反思】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以“梦想”为主题进行创作,学生兴致勃勃地向同学述说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创意,虽然没有用到美术的专业用语,但是其表现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三、以评说为手段,提升能力 “自由画主张以儿童为本位自由选材、自由描绘,使思想得以自由伸展,技術由思想而表现出其主旨:儿童尽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创作而达到手指筋肉练习之目的;可以表现个性上的特征;可以充分表现儿童的思想与感情;可以独立表白精神,以陶冶其人格;儿童有儿童之世界,才能发生真实的兴趣而上进;技能上思想与筋肉熟练并进,得教育之完全。”美术教育家温肇桐对儿童自由画的定义,同样也是对学生作品进行评述的标准。如果说一年级的实践主要以有故事内容的创作和表达为主要形式,那么二年级的美术“让成长看得见”主题则多了一份美术学科味儿——用美术语言评价,更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语言评述能力。 【案例3】二年级《奖章》 在认识了奖章的意义、结构和用途之后,教师结合教学评价的实际需要布置了以下任务。 ①设计一个学科奖章,符合奖章的特征,能体现学科特性,优秀作品将作为学科评价使用。 ②用流畅的语言陈述你的设计意图、理念等。 ③用美术的眼光欣赏同学设计的奖章,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评说。 听说优秀作品将作为本年级评价奖章,学生的设计热情高涨。展示中出现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部分作品如图4所示)。 图4? ?学生设计的奖章 用自己语言描述作品和对同学作品进行评价的环节更是掀起了一个课堂高潮。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精辟评论。 生1:我最喜欢美术,因此我把美术奖章设计成“花朵状”,花瓣内部用了大红色,外边用上黄色镶边,显得喜庆又醒目,能让人一眼就看到。奖章中间我用了一个圆形,表示一个大画桌面,上面放着各种美术工具,有颜料盒、颜料桶、笔筒、画纸和调色盘等,还放了一幅画,突出美术的特点。如果小朋友用上了我设计的奖章,我一定会很开心! 生2:我设计的是音乐奖,我用奖章鼓励自己,希望在音乐课上有进步。我用了太阳的造型,橙色和蓝色两个色调表示太阳的光芒,这样对比颜色很亮。中间的图形是一个圆形,钢琴键贯穿整个圆形。 学生的评论也十分精彩。 生3:①是一个很精致的美术奖章,整体是一朵花的造型。中间画了很多美术工具,有颜料、调色盘、画笔,还有画纸以及美丽的作品。线条很流畅,图案设计和构图都很饱满。 生4:我觉得①中间的颜色再亮一点会更加好! 生5:②很大方。看到这个奖章,我首先看到了一个热情的钢琴键,说明这个小朋友很热爱音乐。周围一圈橙色,像火焰,也像太阳,给这个奖章增加了灵动的感觉;最外围加一圈蓝色的三角形图案,感觉像一层冰,给人清凉的感觉。很漂亮,我很喜欢! 【案例反思】 美术教学的价值并不在于让学生一定要完成多少件漂亮的作品,而是帮助他们在学习和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各项能力,发散思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课堂上,教师要营造“有困惑”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新实践和文化理解”是美术的学科育人目标。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对视觉形象进行欣赏、理解和解读,并运用传统和现代媒材与技术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对于第一学段的儿童而言,美术更像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借助这股力量托起儿童的心灵,让其“以我手画我心”是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永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肇桐.怎样教小学的美术[M].上海:世界书局,1935. [3]万竹青.图解中国百年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史(二)——以普及“美感教育”为特征的发展期[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7(8). [4]赵明茹.从图像识读的作用看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7(8). [5]周天黎.中国艺术复兴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我的艺术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2-3:7.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八小学? ?3114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