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落实幼儿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幼儿素质 |
范文 | 王彩霞 幼儿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研究,能够在保证幼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同时,为幼儿的成长助力。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实现幼儿教育工作创新,成为教师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向。从幼儿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想要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教育,就必须了解其成长需求,并让教育工作以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方式呈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落实幼儿主体地位,开展个性化教育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要想实现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就必须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个性化教育,因为只有满足了幼儿的成长需求,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教育的作用,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例如我在教育过程中,就先对幼儿进行了趣味测试,其中包括幼儿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心理健康、动手操作能力等,之后根据幼儿的课堂实际表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让他们获得与自己学习能力相符的教育服务,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水平提升。例如,我发现有的幼儿在美术、绘画方面有超出同龄幼儿的情况,就专门为其制定了美术启蒙计划,让其通过与老师的互动,进一步做好美术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对他们实施美术启蒙,激发其美术潜能。当我发现有的幼儿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就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如折纸、拼搭积木等,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体验,我还经常参与其中,与他们一起互动,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此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幼儿的体验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增强幼儿学习体验、实现幼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方法。教师必须做好幼儿认知水平的分析,并通过对素质教育内容的学习,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保证幼儿在课堂学习环节获得良好的引导教育和思维启发。例如,我在充分考虑幼儿爱玩天性的基础上,选择以游戏为基础教育模式,实现对所有教育内容的游戏化设计,这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动力,还能让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比如在进行“礼貌用语”的教育时,我就选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幼儿设计了趣味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化身闖关的主人翁,他想要达到胜利的彼岸,就必须通过层层考验,而这些考验和问题就是关于“礼貌用语”的问答题,如“向别人借东西时,要说(谢谢/不客气)”,如果幼儿选择正确,就会顺利进入下一关,如果选择错误,则要回到上一关重新闯关。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每一关的习题都是题库中随机出现的,以实现对幼儿的有效考查。除了上述游戏外,许多教育内容都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予以呈现,具体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完成对幼儿的有效启发和教育。 三、积极做好师幼互动,提升幼儿的素质 积极做好师幼互动,是保证幼儿教育工作效果、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教师作为课堂上最重要的参与者,必须发挥自己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作用,通过与幼儿的有效交流与合理互动,完成引导,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知识学习,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一方面要考虑互动形式,另一方面要考虑互动程度。以体育游戏为例,教师在进行游戏之前,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并做好对幼儿的安全保护,使之可以在良好的状态下获得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例如开展球类游戏教育时,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游戏中,与幼儿一起进行传球、踢球的游戏,并通过动作示范,让幼儿观察和模仿(需要幼儿自主观察,教师不应直接进行思想及行为干预),以提高其体育水平。教师以教育辅助的身份出现,避免因为自己参与过多,而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保证幼儿教育工作的科学、有效。 四、实施家园共育模式,保证幼儿的健康 实施家园共育模式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也是新时代下幼儿教育工作科学开展的关键方法。教师要多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双方建立良好关系,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表现和状态及时与家长交流,保证家长能够随时掌握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状态,让家长放心,并与教师配合,实现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教育目标。 总之,开展新时代下幼儿园教学工作方法的研究,能够在推动幼儿教育工作发展的基础上,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助力。教师必须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幼儿的心智水平、成长需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师幼互动模式,让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获得进步与成长,并感受到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完成对他们的有效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