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追问·从知识到智慧
范文

    任善斌

    

    “哪有这样的分数?”

    “分子分母都得是整数。”

    …………

    小郑可怜巴巴地成了“靶子”,被同学们说得不好意思了。

    眼见小郑圆不了场,笔者来解围,说了一句:“我听明白了,你们的意思是这个分数不规范,那就没有办法让它变得规范吗?”

    生3:分母可以是5、6之间的任意小数,有无数个。

    “那大家给小郑发现的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通分子……”

    学生跳出了思维定式,但还没跳到另一个“山头”。笔者继续引导:“回顾解法,通分母和通分子都是从分数的角度思考。那么换个角度,想想分数和哪种数联系密切。问问自己,再碰到这样的题目还可以怎么办。”

    又打开一片新天地,热闹的思维活动还在继续……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的六个核心素养在智力因素上表现为数学的视角观察、数学的方法思考、数学的语言表达。其中数学的方法思考是指提出数学问题后,能有逻辑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能自觉回想学过的数学方法,提出建议并尝试解决。数学思考是促进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进一步提升为数学素养的内因和必要条件。

    教學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习内容中的思维价值,尽可能在每一节课中设计有利于放大这些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这种思维形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如果说活动是由未知通向已知的桥,那么问题就是联系活动与知识之间的纽带。好的问题会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引导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考的目的。

    上述的案例中,教师的几次追问作为活动进行的纽带,真正把学生的思维调动了起来,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寻找不同的解法,甚至创造出“新知识”。师生乐在其中,彰显出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我们站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设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行为时,那些熟悉的题目和并不陌生的素材都会重放异彩,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知识储备量、不同的学习环境中(个体学习和集体学习)释放出不同的能量。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清滨小学)

    编辑∕韩晓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