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会“发声”的踏板制作与使用 |
范文 | 魏敬 郝建军 张光月 刘建伟 关键词:踏板;制作;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0079-01 一、教具的特点及用途 1.特点:制作过程简单易行,材料易于准备,用途广泛对场地要求不高。 2.用途:在体育课中用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发展学生下肢弹跳能力,更好的掌握单、双脚起跳的动作技术。 二、制作材料 大芯板(50×30cm)4块,合页2个,螺丝钉8个,小气囊(轮胎形状能发声)4个,废旧自行车内胎,橡胶垫,小钉子若干。 三、制作方法 1.先用尺子测量好踏板的长和宽,分别是50cm和30cm然后进行裁板(角切成弧形),每两块板进行粘接,在用两个合页和8个小螺丝钉及螺丝刀对两块大板进行连接。 2.把小气囊(能发声)利用强力胶粘贴在小木板上。位置要靠板的前端均匀进行排列,待强力胶固化24小时后,即可使用。 3.在踏板的底部四个角钉上15×15cm的橡胶垫防止踏板在使用中滑动。 四、使用方法 在体育课中,将“发声”的踏板摆放在合适位置,调整好助跑的距离,就可以利用它进行练习,用力踩踏板时就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五、注意事项 1.本器械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跑动中单脚起跳或单踏双落的技术教学,不适合中高年级学生因身体体重较大对易器械造成损坏。 2.在踏板的正面画上或贴上小脚丫的标志会让学生更加准确的完成单脚起跳的动作同时发出的声音也是最大的,通过声音的大小有利于判断学生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 3.小气囊粘贴在小木板上位置要靠板的前端均匀进行排列,避免影响发声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