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逆向教学设计”视角下 高中篮球掩护配合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范文

    苏银伟

    摘? 要:本文以高中篮球掩护配合单元为例进行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在遵循逆向教学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始终关注学生对于掩护配合的真正理解,以逆向的教学设计视角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有效设计。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掩护配合;单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58-03

    通过大量的教师访谈并结合自身的教學经历,笔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学目标的确定往往不是依据课程标准,而是依据课堂内容。然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质却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课程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1]。由此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原有的教学设计思路应该如何转变才能更好地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以高中篮球掩护配合为例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旨在创新体育教学设计思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何谓逆向教学设计

    逆向教学设计是由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在反思传统教学设计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使之深刻地对学习内容的核心部分加以理解和掌握,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习惯、探索能力以及质疑能力”的行成[2]。

    逆向设计分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三个阶段,始终关注学生真正的“理解”,目的是将我们的知识联系和结合起来,从而弄清楚事物的含义[3]。衡量“理解”的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重现。

    二、基于理解的高中掩护配合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案例

    (一)阶段1:确定预期学习结果

    1.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对掩护配合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梳理,具体如下:

    (1)掌握侧掩护、前掩护和后掩护技战术能力,能够在比赛或复杂多变的情境中合理运用各种掩护策略;重点发展快速启停、变向跑动及下肢力量等专项体能。

    (2)能够通过掩护配合积极开展篮球活动,在掩护战术执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还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

    (3)在掩护配合的学练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和积极配合的团队意识,通过不同方式的学练活动强化学生篮球规则意识与公平竞争意识。

    2.预期的迁移是什么

    (1)学生将对于侧掩护、前掩护和后掩护的理解迁移至定位掩护和反掩护中。

    (2)学生将“2v2”中简单的掩护配合迁移至复杂情境下的“多对多”掩护配合。

    (3)学生将对于掩护配合的理解、技能掌握及战术变化迁移至篮球比赛中,并根据球队特点设计一套掩护配合体系。

    3.预期的理解是什么

    (1)掩护配合是一种进攻配合战术,主要分为侧掩护、前掩护和后掩护三种掩护形式。此时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问题:掩护配合是什么?掩护配合分为几种?

    (2)对于掩护配合有着系统性的认识,能够在篮球比赛中多次尝试使用。此时我们便要思考在比赛中是否会主动与同伴进行掩护配合。

    (3)掩护配合的运用受到比赛环境、队友意识、跑动线路、对手的应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时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有的掩护配合可以取得成功,有的效果却很差。

    (4)战术执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场上环境,做到随机应变,有时需要简单的配合,有时却需要多种掩护做伏笔。此时我们不禁要好好地想一想为什么NBA赛场上球员的掩护配合看着很过瘾,但是自己操作起来却很难呢?

    4.学生将会知道

    (1)侧掩护、前掩护和后掩护概念与技术结构。

    (2)不同掩护配合形式的运用时机和应用情境。

    (3)掩护配合的有效执行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湖人队的三角进攻战术体系。

    (5)掩护配合需要核心力量和快速移动能力等专项体能作支撑。

    5.学生将能够

    (1)做出正确掩护动作,掌握不同类型掩护配合技能。

    (2)比赛中表现出积极的掩护配合意识。

    (3)根据赛场变化选择恰当的掩护配合形式。

    (4)根据球队特点,设计一套简单可行的掩护配合战术,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主动配合。

    (5)针对现阶段自身情况制订篮球专项体能计划。

    (二)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1.表现性任务

    (1)“巧唱双簧”——同伴画出不同类型的掩护配合战术图,你用语言讲解移动线路与配合过程,用动作展示如何进行掩护。

    (2)“学以致用”——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帮助同伴进行掩护,掩护的技术是否正确,掩护配合能否取得成功。

    (3)“举一反三”——在掌握基本掩护配合的基础上,根据多变的比赛环境进行选择与组合,最终实现由简单情境下掩护配合向复杂情境下掩护配合转变。

    (4)“小小教练员”——每一个团队推荐一名学生教练员,教练员以本球队打法特点为基础,制定一个简单易行的掩护配合战术,在执行战术过程中球员能够明确分工,主动配合。

    2.其他证据

    (1)随机抽测——掩护配合主要由哪几种形式组成,具体的定义、运用时机和应用情境、受什么因素影响。

    (2)案例分析——以经典掩护配合案例为素材,小组讨论并分析经典之处在哪里,最后概括出掩护的要义。

    (3)体能计划——提交一份体能计划表,包含篮球专项体能练习方法和内容,并将体能锻炼感受记录下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