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社会化问答网站娱乐化现象 |
范文 | 王菲依 摘要:社会化问答网站自出现起,经历了内容质量降低等娱乐化过程。娱乐化是新兴媒介大众化过程中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媒介的认识进一步深入逐渐缓解。本文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以“知乎”为例,对网络上的符号定义进行补充,应用米德的活动阶段模型,分析问答网站的各种特征如何对用户的情境定义与行为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社会化问答网站;符号互动论;情境定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社会化问答网站逐渐进入网民的视野。社会化问答是以共享性、社区化等特点为核心的网络时代的产物,它历经了数字参考咨询、专家咨询、社会化问答几个阶段,并最终形成了目前基于虚拟社区,用户在提出问答的同时回答其他用户的问答的交互式的社会化问答网站的模式。社会化问答网站可以看作社交平台和学术平台的结合。根据服务内容,它具有两种功能:传播知识和虚拟社交。社会化问答网站本应该成为网民终身学习的工具,避免知识在特定人群中传播的缺陷,却在真正普及之前遭受到了娱乐化的冲击,丧失了部分知识性和严肃性,弱化了原本占主导地位的传播知识的功能。相反,社交功能却开始强化,社会化问答网站出现和社交网站趋于同质化的倾向。本文将以国内用户数量最多的问答网站知乎为例,以符号互动论作为理论支持分析这一趋势。 二、文献综述和概念解释 符号互动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开创者为乔治·米德。他的学生赫伯特·布鲁默继承并发扬了他的思想,于1937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米德认为姿态分表意的姿态和非表意的姿态。只有主观的、心理的、有意识地交流自我的姿态,才是表意的姿态,才能称为符号。语言是姿态发展的最高级状态。这一时期,符号的范围限定于语言。 在社会化问答网站上,符号更多时候不是一些单独物质客体或理念,而是诸多此类单独的客体集聚而形成的场域。虽然浏览网站时人们接触的符号比现实生活中更多更杂,不会对每一个单独的符号都作出反应,但人际互动还是没有脱离传统互动的种种环节,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对于社会化问答网站上的互动依然是适用的。 此外,本文中讨论的“娱乐化”指的是问答网站分享知识功能弱化,休闲娱乐功能强化的现象。以“知乎”为例,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高质量问答比例降低和普通用户增多。前者是用户心态变化的直接体现,后者又使“知乎”的娱乐特征更明显。仅从传播学的用户心态、传播模式等方面描述现象,难以对成因作出深刻的分析,而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个体对相同符号的解读不同,不同符号促使网民作出不同定义。知乎功能的复杂性(兼具问答和社交)和用户构成的多样化(尤其是开放注册后的平民化)促使网民对问答情境进行娱乐化的定义。 三、问答网站中符号互动模式分析 米德提出的“活动阶段”模型为研究问答网站上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框架。 米德认为一种社会行为的发生源于关于环境的冲动或不平衡,这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冲动、知觉、操纵和完成。 在冲动阶段中,自我与情境间出现不平衡而产生行为意向。本文即可区分娱乐活动意向和严肃活动意向;知觉是利用符号对情境进行定义,选择消除冲动的方式的过程,即情境定义和行为选择:人们根据符号对所处的情境进行解释,以此为根据选择将要实施的行为。当情境被定义为严肃情境时,人们倾向于发表严肃的言论,反之亦然。其次,是操纵环境中的对象并对其实施可视化的行为。其中每一个子活动,尤其是冲动、知觉过程,很大程度上受网站页面设计影响。最后,完成阶段中不平衡感消除,互动过程结束。 问答网站的娱乐化的直接原因是用户在知觉和操纵阶段更频繁地选择了不严肃的行为。互动中多重因素使用户的娱乐化行为的成果得以保留,使得更多人将问答网站定义为娱乐化情境,从而引发更多娱乐化的行为。 四、符号解释与情境定义 1、网站本身的社交作用 人们在使用问答网站时,同样需要借助某一网络身份(注册账号),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这一点和以娱乐为主的社交网站十分相似。以知乎为例,随着功能的不断拓展,知乎还衍生出了关注(类似微博、INS等)、私信聊天(类似微信、QQ等),几乎包含了社交网站的全部功能,这是问答网站娱乐化的基础与条件之一。 “社交功能”这一特征可以看做是一个符号。网民在浏览问题和答案的过程中通过这一符号对情境进行判断,将问答网站与社交网站和论坛等情境混合:如比起答案质量更注重粉丝数量、在评论区发表关于答题者本人但和答案无关的言论等。 2、网络的虚拟性 在虚拟情境中,道德、法律的约束力减弱,责任感出现弱化,网民更容易不加掩饰地进行自我表达,这与问答网站的原本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冲突。 以知乎为例,用户可以自主设置用户名、头像,填写居住地、从事行业、教育经历等信息。进行过认证的只是少数用户,绝大部分用户未经认证。身份的模糊性也可以看做一个符号,网民易把问答网站判断成非严肃的情境。发表过激或虚假言论、利用网络满足自己的边缘需求等现象进一步降低答案的质量,促使问答网站的功能向娱乐化方向偏移。 3、开放注册 以知乎为例,知乎2014年开放注册,用户人数激增。这其中不乏常常散布广告的机构用户。用户根据这一符号,易将问答网站判断为类似于微信朋友圈、QQ空间的情境,知乎的专业化程度由此降低。 4、传播二手知识 用户在问答网站上的主要活动,是传播或接受二手知识。通常,只有各个领域中优秀的从业者才能将知识结构和自身经历进行合理的整合,做出高质量的回答。由于用户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非所有用户都具备写出高质量答案的能力。问答网站上的答案和普通资料相比更随意,更通俗易懂,同时也降低了答案的可信度,其多样性使判断答案没有固定的标准,也难以对答案进行合适的管理(删除答案或禁止违规用户发言等)。这一特征导致更少的用户将问答网站定义为严肃情境,从而进一步促进低质量答案的产生和用户心态的娱乐化。 5、多媒体集合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使多媒体传播成为可能。以知乎为例,用户可以在答案中发布文本、图片、视频(借助链接)、其他网页链接。这与传统学习途径有本质区别,即用户进行的是碎片化阅读,注意力被分散。 五、结论与讨论 社会化问答网站的娱乐化主要体现在问答质量和用户心态方面。网络上的互动不是单一的刺激性反应,而具有整体性,在作用机制方面则更分散,更复杂。作为符号的场域对用户活动的各个环节造成影响,促使用户做出娱乐化的情境定义和行为选择,导致娱乐化特征进一步加强。 “知乎”作为目前国内用户人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问答网站,其定位是分享知识和经验的平台,在开放注册后用户人数大幅度增加,进而出现娱乐化的倾向。此外,不能忽视其盈利性质带来的影响:“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既成了理性的现实形式,又成了破坏这种理性的力量。”同时,“知乎”的娱乐化现象也是在用户行为中被建构的。正如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所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为什么不思考。”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知识性和娱乐性并非绝然对立。知识与经验是目的,而娱乐化则是表征手段。但娱乐化本身也许应该引起我们对新兴媒介的思考:如何利用新兴媒介才能避免目的、手段和结果的不一致,获得对最终成果的尽可能高程度的控制?尼尔·波兹曼在数十年前曾忧心忡忡地预言:“有两种方法可使文化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座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然而娱乐至死并不是最终的归宿。一种媒介从产生到部分普及,如本文所分析的那样不可避免地娱乐化,从部分普及到完全普及,则是功能渐趋完善,各种功能独立度提升的过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电脑,或其他形式的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①人们在了解信息的容量、形势、速度、背景如何对他们的认知产生影响的时候,也就真正学会了利用这种媒介。 注释 ①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37 参考文献 [1]杨喆:国内社会化问答网站研究综述[J]网络安全2014,9:181,183 [2]布鲁默:论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 [3]李文跃: 教学符号互动: 课堂情感机制生成的重要路径———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3:6 [4]霍克海默, 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 M] .渠敬东, 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5]豐子义, 郗戈.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J].学习与探索:当代哲学问题探索,2009,2,1-5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