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镇体育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
范文 | 王夫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重点在农村,村落体育又是农村体育的重点,怎么样实现村落体育的发展以达到农村体育全面提高的目的。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问法,对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发挥乡镇的优势带动作用,对取得农村体育全面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乡镇政府部门要切实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乡镇发挥领导指挥作用建立农村体育基层网络;拓展农村体育资金的多渠道来源;健全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体系;根据各地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通等措施,并以广大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生活背景等为依托,发挥乡镇的经济、组织等优势,以乡镇带动农村体育全面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建设体育强国的优选之路。 关键词 农村体育 乡镇体育 村落体育 策略 一、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困境 农村体育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有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及时颁布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我国农村体育取得了巨大进步。虽然我国农村体育事业整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还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如由于我国经济建设初期制定的城乡分治而导致的城乡二元经济,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村落缺乏农村体育组织,基层从事体育指导和组织工作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严重缺乏(如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不足),农民体育意识淡薄、建设农村体育事业的经费不充足、不到位等等,都严重制约着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发展农村体育的争论 在选择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的策略上,现在国内主要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首先是包括吕树庭、裴立新、陈宁等学者为代表的专家认为:“以乡镇为重点,以小城镇为切入点。”依据是: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在农村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具备城市的一些基本功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型社区。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服务中心,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其次是小城镇的中介优势并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城乡体育发展的缓冲力;再有就是中国城市化的需要,既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今天的农村将会一步步成为明天的大城市。另一种农村体育的发展策略是主要以田雨普、虞重干、郭修金等学者为代表的“以村落为重点”发展农村体育。其立论的基础是关于对“农村”的定义:农村主要是指农业劳动者居住的村落。农村体育的发展主要是有绝大部分农民的村落体育的发展,以村落为主体发展农村体育才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本质,因为村落是农村体育的根基之所在。以“村落”为重点,这种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路是切实反映我国农村体育现状的,但是我国大部分村落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较低,农民的文化水平、意识形态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需要有一个中间环节在城乡体育之间起到一个缓冲带动作用,而且我们现在要比以往更加强调这种带动作用的发挥,才能促进村落体育快速发展,才能实现农村体育全面进步。 三、以乡镇带动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 (一)乡镇政府部门要切实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在新时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全民体质,也为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发展农村体育作为主要手段和途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首先,乡镇政府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建立起一支较高素质的执法队伍,熟悉国家法律知识并有专业技术,在乡镇推动村落体育整体发展。其次,要加强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进而为实现整个农村体育事业全面进步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拓展农村体育资金的多渠道来源 作为将全民健身事业工作具体实施的乡镇政府部门,要把对村落体育发展的资金及时落实到位,解决村落体育发展面临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对重庆市水土镇的发展农村体育的经验总结中得出:镇上的体育工作者要把每项工作、计划方案报上去,尽量的争取支持。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领导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真正重视起来,把经费落实到实处。另外,将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市场接轨,农村体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四、结论 现阶段我國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重点在村落,村落中的农民是农村体育的主体。为使我国农村体育取得最有效的发展,选择乡镇作为带动农村体育发展的“点”,以点带面,实现中村体育的全民进步是最有效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乡镇政府部门要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上下一体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开拓多渠道的资金来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在组织农村体育活动中要开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体育文化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的心理需要和健身需要。相信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农村体育事业也不讲取得不断的进步,我国在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将取得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唐炎,虞重干.论农村体育走向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的行动取向[J].体育学.2009.29(2):81-91. [2] 夏成前,田雨普.新中国农村体育发展历程[J].体育科学.2007.27(10):32-3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