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那些被“削平”的山头 |
范文 | 摘要:地球上广泛分布有平顶山,它们中大多数是在海洋里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海水面控制的结果,少数则是被海浪“夷平”的。“长成于海洋的山,受其成长时期的海平面限制,其高度最高不超过当时的海平面”,是谓“长成于海洋的山的高度定律”。 关键词:平顶山;海水面控制;夷平面;长成于海洋的山的高度定律 平顶山,泛指顶部平坦的山,这些山"山顶平坦如削"。 地球上广泛分布有平顶山。我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即因中心市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从锡张公路距锡林郭勒20余公里处远远望去,平坦的草原上巍然呈现出10余座山,这些山的山顶无一例外都如桌面一般平,这就是著名的锡林郭勒平顶山风景区。 在我国的黄土高原,有大量的平頂山,只是黄土高原的平顶山数量更多、面积更大,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平原,因此,在这里它们有了另外一个名字——“黄土塬”。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已正式引入地貌学文献。从形态上看, “黄土塬”也是"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 南非开普半岛北端的桌山,山顶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形似巨大的长方形条桌,是一处南非人引以为傲的陆标。 在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的罗赖马山,为南美洲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为长约14千米、宽5千米、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 那么,这些平顶山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这些山都是在海洋中成长起来的,它们是古海洋生物光合作用产物堆积的结果。而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又离不开海水的参与,因此,在海洋中成长起来的山,当它们长高至当时的海水面时,就被迫停止长高、只能在海水面以下横向发展,当这些山所在地区海退以后,这些山就以"山顶平坦如削"的形态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长成于海洋的山,受其成长时期的海平面限制,其高度最高不超过当时的海平面”,叫做“长成于海洋的山的高度定律”。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它能解释平顶山的形成原因,解释一些地区的山“拔地而起”的形成原因,解释“盆金安”、坝子的形成原因。 还有一些平顶山,处于“夷平面”上,它们是在一定的时期里处于海水面位置、受海水浸蚀、被海浪“夷平”的,如张家界“空中花园”平顶山。 参考资料:李耀煌.长成于海洋的山的年轮.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