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国学教材体例刍议
范文

    王娟 王养正

    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是教师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建设是整个课程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近日,我们针对高职院校国学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并对几种常见的国学教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一、现有几种常见国学教材的体例分析

    通过对几种国学教材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现行国学教材大致可以概括为“文选型”“理论型”和“主题型”三种。现以刘韶军主编的《国学基础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徐宏力等人编著的《国学读本》(人民出版社)、魏常海主编的《百家之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婕主编的《国学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例分析。

    其中,《国学读本》《百家之言》属于“文选型”教材,其以纯文化学的角度来分解编写的主题,这种教材在编辑时注重了单个典籍的完整性,缺点在于忽视了教材整体意义的表达,缺乏内在的逻辑,且前后之间常常存在大量的内容重复现象。《国学基础教程》是部“理论型”教材,该书全面系统论述了国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鲜明的学术化特征,比较适合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不适合高职院校使用。

    《国学精粹》属于“主题型”国学教材,这部教材分为“儒、道、释”三编,每编以若干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为主题,统摄“概论”“经典案例”“经典文本”“经典故事”“拓展阅读”和“行为训练”等六项内容。这部教材主题鲜明,兼顾了高职院校国学课堂教学内容庞杂、教学环节复杂的特征。但是,这部教材的缺陷也非常突出,如这部教材试图以文化学的角度全面阐释国学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学术化倾向,对“理想人格的认知、行为规范的养成”的教育目的难免有所淡化。另外,所辑录的“经典文本”仅仅是单个的名言、警句,存在着将文化典籍碎片化的问题,学生难以理解文本的原貌。综合而言,这种“主题型”国学教材是我们目前所发现的最贴近教学实际的国学教材,也许它是我们编写国学教材在体例上的良好借鉴。

    二、对国学教材的编写内容的几点建议

    (一)必须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1.国学教材的宗旨要强化理想人格的认知教育,突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优质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需要人们不断钻研、挖掘和学习、传承。但是,我们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不可能大包大揽、兼容并蓄,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和教育部制定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基本方略作為编写活动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办学宗旨,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挖掘、选择那些符合培养理想人格需要的内容。

    2.国学教材的观念要实现传统的现实转化,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意义。我们所实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国学教材过程中,首先要从钻研传统文化典籍的文本入手,寻找纵贯古今,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体系,并将这种体系采用恰当的形式纳入教材体系当中。其次要按照“推陈出新”的原则,对某一些传统文化观念在不改变基本含义的前提下,拓展、丰富它的内涵,赋予其全新的意义,体现古为今用的特征。

    3.国学教材的形式要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国学教学只有和现实生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国学教材在编写中要为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专业实际的结合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或者创设现实案例,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或者适时联系现实评析,让学生在论述中领悟。总之,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认知中构建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对应关系,学会用传统理念解决现实问题。

    (二)国学教材的体例要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件新生事物,课堂教学的模式还正在探索当中,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要把“讲与读”“学与思”“学与用”“行与知”等教学要素融为一体,既要考虑教师教学的需要,又要兼顾学生自学的要求;既要考虑课堂教学的要求,又要兼顾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国学课堂教学具有教学内容庞杂、教学环节复杂的特征。国学教材的编写必须充分适应国学课堂教学的这些特征,根据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进程设计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大纲,充分考虑到教学环节的需要,合理编排“概论”“文选”“注释”“译文”“评析”“阅读”“思考与练习”等教学内容。一部内容健康、结构合理的教材能够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奠定基础。

    总之,国学教材要符合强化学生理想人格认知教育的宗旨,突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力争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修”向学生传达出国学的基本精神,让学生能从中获得对自己身心健康成长有益的资源,并能够真正践行。

    [本文系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2016sczy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