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语文早读课真正书声琅琅 |
范文 | 马一鸣 王兰菊 早读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学生在早读课上既可以预习、巩固、拓展课内知识,又可以丰富课外知识。同时早读又是比较特殊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它应以朗读或诵读为主要形式,需要学生在放声的读或背中品味出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情趣、意韵等。但如今早读课现状却不容乐观:早读课有时变成讲授课,有时变成作业课,早读逐渐趋向无声;学生有的停留在浅层次的出声的“形”读上,而缺乏“心”读,有的随意朗读一气,缺少计划性;有的把早读当作一种负担,而敷衍了事。那么怎样让语文早读真正书声琅琅呢? 明确朗读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读课大声的朗读,便于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的互相协作,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记忆。汉语的声韵美、节奏美等,只有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才能体会出来。学生通过朗读优秀文学作品,从中可以获得感性认识、审美体验,品出韵味、情感,提高审美和文学鉴赏能力,真切地体味到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丰富自己的词汇。而且真正的朗读更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平时课堂上学生朗读的机会较少,且有所顾忌,在早读课上,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大声朗读,读出自己的个性,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激发朗读的情趣。在语文课堂或早读课上,老师要做好朗读指导和朗读激趣工作。指导学生不但要读准字音、字义,更要读出文内美和文内情。老师要仔细揣摩、认真体味文章的美,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体会文章的美在何处,并把握朗读不同作品的语气和情感,让学生体验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体验到朗读的艺术魅力,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或学生听课文录音,跟随录音低声吟读,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最终达到“音”与“情”的融合。如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和学生的品读,读出《雷雨》中“你——你贵姓”“你姓什么?”“你是谁?”三句问话的蕴涵的情感和说话语气的变化,学生就会体会到语言的表现力,感受到周仆园的虚伪和鲁侍萍的善良,然后找学生分角色朗读,激起他们的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学生自然就会在早读课上放声朗读。针对课本难易深浅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化状态,创设出浓烈的朗读氛围。 合理安排朗读内容。根据早读的不同内容,做不同的策划与情绪准备,注意朗读内容安排的计划性和灵活性,语文教师在每学期之初应该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各学段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朗读内容,使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早读课前,教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读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同时,又要具有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增减或改换朗读的内容,讲明早读的要求,如泛读、熟读、背诵等等。注意课内和课外的结合,早读课不但要记忆课文重点内容,朗读、背诵课内美文,更要向课外延伸,不断补充文质兼美的古文和时文。注意必读和选读的结合,朗读除了既定主题或目标之外,还要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或朗读方式,单独朗读或者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合作朗读都可以,只要读起来。 恰当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因为学生是有惰性的,学生朗读的质量,朗读的效率,还需要有一定的检测手段做保证。实践证明教师在早读的开始就明确告知学生检测方式或惩罚方式,会使学生对早读产生动力。检测手段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或单个抽查、或集体背诵、或安排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活动等,这样做一方面督促学生朗读或背诵,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背诵或朗读的兴趣。如《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共340多句,1700多字,笔者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晨读时间背诵, 首先,说明了检查方法,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八个人,每组的题由组长当场抽取,检查分五步:独占鳌头,齐心协力,精彩对白,心有灵犀。最后,总结各小组的总分,评出获冠亚军的小组。这种做法达到全体动员,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既鼓励同学们积极背诵的乐趣,又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大家对文本的体会和理解。只有检测手段跟上,才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关键是让学生朗读起来,学生可以读得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那样,那么他们的语文素养何愁不能提高。只要广大师生用心、用情去朗读,去诵读,早读课这块语文园地就一定会书声琅琅,焕发无穷生机,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增色添彩! (马一鸣 王兰菊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