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范文

    刘俊秀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当今时代,培育新一代人才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然而在教学中,常常表现为教师的一言堂,忽视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主导者而不是引导者,学生的主动性变弱,主体性越来越不突出,最终表现为主体性缺失。中学地理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新趋势,更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新课标中曾提出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使学生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主体性;培养

    引言: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教学对象的特点

    第一,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小升初的学生都是十四五岁,他们的年龄很小,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些差。学习中学地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仍旧处于听老师话和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以至于课堂上表现较少,学生的学习受限于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被动的回答,主体性所包含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都被忽略,最终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

    第二,有厌学心理,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刚刚接触地理时积极性是比较高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学科的理论性越来越强,课堂知识抽象且有些难度,学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慢慢地学生会排斥地理课堂,不愿意上地理课,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弱。

    2从思想态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

    关于培养学生的思想与态度,首先要唤醒学生自身参与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地理课堂上只有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才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学生要重视地理学科在所有课程中的位置,不能忽视它。要自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做到不懂即问,这样才不会越学问题越多,以至于学习兴趣降低,投入课堂的主体性弱。在教师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学习的时候,学生要主动参与其中。

    3从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主体性

    3.1注重教案设计和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开展都体现在教案中,教师要讲解哪些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能力,这些都是通过教师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实现的。所以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等,再对教材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学科知识和学生主体有机融合,注重教案的设计和使用。教学模式要多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常采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演示过程中教师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主动探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发现规律。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学习的兴趣被大大的激发,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究过程中,可以更加突出。此外,在地理课堂中地图册的使用会让学生更主动的花费时间去看,一旦投入的时间多了,主体性也就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借用动画、音频和视频这些多媒体,会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氛围之中。

    3.2创设积极课堂环境并生动导课。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一些小组讨论,抢先回答,加分减分等等营造课堂氛围的方法,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运用生动形象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同学大胆发言。在讲沧海桑田之前,先找同学理解这个词,然后放出寓言小故事沧海桑田的视频,这样既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很好的引入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按照这样的方法,日积月累学生主动表现的模式形成后,地理课堂上的主体性也就形成了。

    3.3注重知识挖掘和学习兴趣培养。注重地理知识的挖掘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联系生活实际,使抽象的知识实际化。教师要了解深层的地理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去联系思考。在讲到民族时,介绍中国的各民族和文字,然后联系实际,我们常用的人民币上面就有五种少数民族的文字。这会增强学生将地理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力。另外,相通的知识点可以总结起来进行讲解,比如地球自转和公转,它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可以进行比较记忆。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热情。中学地理课程基础性比较突出,在学習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需要学生去记忆,但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许多方法来规避问题[1]。在讲到我国的行政区划时,就可以用联想法来记忆,云南省的形状像一只孔雀,黑龙江省的形状像一只天鹅等等,将这些抽象的省份轮廓形象化,使学生更愿意投身其中进行联想。

    3.4做好师生角色转变并提高学生参与信心。在主体性培养的过程中,要做好师生间的角色转变,这时教师就要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放下姿态认清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学生在听的同时自己探究,试着让学生“讲”出来给老师听,教师要把自己设想为第一次学习地理内容的学生,思考学生是如何思考和理解的。比如在讲气温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解冬季的气温特点,并总结规律,至于夏季,就由学生自己来讲解和总结结论,教师再加以补充。在学生总结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也使得教师更进一步从学生的视角认识问题,方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结论:根据前人的研究调查,再结合教学实例可知,中学地理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确实不够突出,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所以,为更深入全面地开展素质教育,对中学地理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可以从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使主观意愿和客观现状相结合,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形式。这样突出学生主体性后地理课堂将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们可以主动地参与其中,更好地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中学地理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的研究和实施将会使今后地理课堂的教学更加完善,学生学习更加高效,人才发展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吴乃春.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