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语文教学 从“心”开始 |
范文 | 徐燕 高中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增长知识、“三观”成熟的重要时期,随着身心的急剧变化和发展,高中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缺乏责任心、厌倦学习生活、环境适应能力差和自我意识过强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还不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能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创造良好的教育坏境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关心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感受这个内心世界,并用学生的内在参照标准去感知他们看到的外在世界,还要能传达出学生的感受[1]。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在精神上给予学生鼓励,像朋友一样与学生相处,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气息。其次,精心备课,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领略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和熏陶,感受词中的凄凉美,进入艺术境界中。最后,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统筹兼顾,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快乐教学,以快乐的情绪感染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名作,其审美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是无可比拟的。教师对语文教材进行不同角度的教学,对学生责任心、意志力、耐挫力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有恰到好处的作用。如教学古代文学,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是以作家生平为例,让学生正视挫折的客观存在;二是从作品内容入手,培养学生挫折承受力;三是从儒、道、佛思想入手,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2]。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探索文章中作者寄予的理想抱负,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对文章的独特看法。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作品的优美语言和深远立意进行揣摩和赏析,带领学生融入到文章中体会作者美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 语文心理健康教学强调的是一个“心”字,师生之间以“心”为媒,双向互动,进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依赖于三个技巧:一是倾听,说的前提是听,通过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二是表达,表达的内容、形式、语气和神情都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也往往借助师生双方表达来实现;三是应对,有问必有答,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灵活的调整自我的表达内容和形式,巧妙的应对是成功对话的重要保障。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3]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章、学生和教师这三者之间的心灵交流,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三者在心灵和情感上有所共鸣,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作文评语和评分,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实现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教学,营造轻松的对话环境,精心设计问题,安排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交流。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机制仍然以书面考试为主,这种传统的评价机制存在过分注重量化、标准单一、评价过程机械模式化、缺乏真实性和透明度等弊端,因此,寻求适应新课标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评价机制刻不容缓。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不能单纯地把学习的最终目标看作考出好成绩,要注重以人为本,兼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完成“权威”向“非权威”、“导师”向“学友”、“园丁”向“导游”的转变。最后,积极采用激励的评价机制,赏识教育魅力无边。但是,教师要对客观事实作出公正的评判,坚持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向导。如何通过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不管是评价语、课后作业还是书面考试,都需要好好探索。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灵方面的教育有很多的切入点,关键是老师如何去抓这个点,把握好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度。高中语文的课堂不仅是老师教学生学的一个平台,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握好一定的尺度,积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注释: [1]魏影.让健康的心灵伴随语文课堂成长[J].文教资料.2011,(07). [2]陈金花.论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教育艺术.2006,(02). [3]王智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与探索[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00). (徐 燕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 2256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