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校本师资培训策略探析 |
范文 | 陈桂娉 【摘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第三点提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时代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因此,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的师资力量息息相关,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取决于学校有效的师资培训,本文立足教学效益提升,从教师现状出发,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学校现代制度管理,探讨校本师资培训策略。 【关键词】教学质量;校本培训;提升策略 多年来,政府为促进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在硬件设施投入上做了很大努力,取消了学校等级评估,制订了规范化、标准化学校的评价指标体系,统一了生均公用经费。基本上体现了硬件上的均衡发展。然而,在软硬件综合评估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广州市番禺区相对完善和客观的办学效益评估项目——中小学办学绩效评估发现,相同规模、相同组别,但效益却相差甚远。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学校办学效益?我们都知道,一所学校的办学绩效,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普遍归因为三方面:管理、教师和生源。对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番禺地区而言,随着信息普及,家长素质提升,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的环境下,生源可以忽略。那么,影响学校发展的就是管理和教师这两个重要因素了。笔者认为,在学校制度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应立足于校本化。 一、问因师资,探寻发展方向 教育现代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加强教师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教师队伍,培养具备高品质、专学识、多才能、强身心的新时代人民教师是教师培训的终极目标。学校的发展,靠的是优秀的教师团队。学校管理是为了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没有优秀师资,再好的校长也会犯愁,再好的生源也出不了成绩。因此,教师在学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升师资队伍,必须要对教师队伍状况进行了解,笔者就学校师资情况做了一份问卷调查。 (一)问基本情况,了解团队结构比例 1.性别比例差距太大,会影响学校阳刚之所和活力。在性别选项中可知(图1)女教师占有效样本人数的84.72%,占据大幅度的比例。 2.年龄断层,缺乏骨干,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调查教师教龄数据显示(图2),教龄在0-5年的占了近55%、6-15年仅占8.2%,可见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自然也将影响学校发展的速度。从调查对象的最高学历数据可以看出(图3),本科毕业学历的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91.67%,教师队伍整体上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等特点。年轻是好事,但学校还需要不断加强校内骨干教师的培养,并确保骨干教师服务于本校的稳定性,方可保障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问教育情怀,了解教師职业动机 1.角色定位,影响工作效益。从影响当前学校教师工作状态的因素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图4),有32人认为工作态度认真,但没有明显的效果;有19人选择热爱教育、尽心尽责,而选择对学生缺少爱心、工作责任心不强分别为1人、2人,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对待工作态度是认真、热爱、尽心尽责。从调查对象自身的专业知识情况可以知道(图5),表示“略显不足”“很扎实”“明显不足”“其他”的人数分别为48、14、9及1人,可见调查对象对待自身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不太扎实,需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对于调查对象是否想过换工作来看(图6),有多达37人的教师回答暂时不想,有29人的教师回答从来没想过,还有极少数教师回答想过换工作,可见教师职业是稳定和向往的工作。 2.队伍变动,影响团队合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教师人才需求,而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可连续签约三年的教师相对心里更踏实,而“产假式缺编”会造成内心不踏实,对学校内部的整体运作,与学生、家长刚磨合就要离开,往往会造成家长的反感,学生的烦躁,人数比例大的会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调查对象五年内生育计划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无、5年内和3年内(图7),其分别占有效样本人数的61.11%、20.83%及15.28%,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五年内没有生育计划,学校师资结构仍是相对的稳定。 3.思想表现,影响教学水平。认知决定态度和行为,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知是直接导致教育成果的成与败。从图8的数据可见,普遍教师认为有良好师德表现是教师最好的表现。另一方面,教师如何看待学生成长也非常重要,从调查对象认为师德的核心表现可以看出(图9),选择奉献,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和把课上好,让学生爱学的人数各有38人、32人,有教育情况的教师团队一定会抓好教风和风,为学校文化制度落实奠定基础。 (三)问教研情况,了解教研基础能力 教师的教研实践实现终身专业学习, 提高教学和专业水平, 而参与教育科研正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调查对象曾经参与过何种级别的科研课题级别(多选)的数据显示(图10),有35人暂无参与课题,34人参与区级课题,13人参与市级课题,仅仅只有5人参与省级课题和2人参与国家级课题,可见调查对象参与科研课题较少,参与省级、国家级课题的人数较少。通过调查对象曾经主持过科研课题级别(多选)可知(图11),主持省级1人、市级2人、区级14人、暂无57人,其中暂无人数约占调查对象总数的79%。对于是否计划近两年主持(参与)研究课题的数据显示(图12),有51%调查对象计划近两年主持(参与)研究课题,剩余49%则选择没计划近两年主持(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有待提高,真正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提高教研科研队伍均衡发展、特色发展。 近5年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量中(图13),调查对象有35人表示无发表,19人公开发表1篇,14人公开发表2~4篇,仅有4人公开发表5篇及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大部分调查对象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是无或者是只有一篇。在曾获奖励或荣誉级别有(多选)方面(图14),涉及6个项目,从统计结果看,镇(街)级有40个,区级有34个,市级有24个,省级有16个,暂无有14个,国家级有13个,获奖励或荣誉级别方面比较丰富,但总体而言,获奖层次与教师们的高学历不太匹配。 从以上三方面了解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可预见,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就必须跟上,否则后劲跟不上、质量必然难以持续。 二、上位谋划,导向完善管理 现代学校制度有四大基本特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这也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和任务。依法办学才能完善管理,因此,在学校管理制度中融入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才能完善管理制度,进行自主管理。 1.结合教育管理部门文件精神,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校长应以发展的角度,审视学校师资队伍情况,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文件精神作指引,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学校。根据国家的五年规划,逐步实施、完善学校制度,与时俱进,将人文、科学、绿色、创新融入学校管理中,促进和保障教育改革事业的顺利开展。 2.以“人”为中心,促进整体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现代学校制度不是为了禁锢人的思想,相反,正是体现教育改革者的管理智慧,呈现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以“人”为中心,对学校发展具有针对性的、“现时性”,它是一种“好的、先进的、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 首先,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经的制度安排。正如“教是为了不教”,管,也是为了不管。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以此作为构建整个学校制度的法则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黄金法则”。学校的一切规则体系应体现教育的独立性和学校的自主性,从心出发,以人为本,科学地、民主地进行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 “双管齐下”,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安全、绿色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最好的舞台。 其次,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纬的制度安排。加强师德养成教育,是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是现代教师的教学素养。因此,可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师教育课程,统领教师成长发展。而学校的管理,更多是激发而不是管控,借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订学校有效的评价奖励激励机制,去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研究动力。教师群体作为知识分子的特性也是如此,越是管控,就越是缺少活力和创造性,只能在控制者划好的条条框框下机械工作。 合理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当然要有管控,但更多是服务、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教师发展了,好学生才能被吸引过来,管理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学校才能不断走向高品位。如果教师专业发展出了问题,就好比一支部队的战士军事素养出问题、战斗力下降了,再好的指挥员、武器装备都没用。 三、研为抓手,落实校本培训 学校建立了科组听课、评课、磨课和理论学习培训的系列,还需注意落实培训与交流和重点。从培训的实施策略上讲,落实抓好“研”作为校本培训,更能够让教师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1.“研”团队特长,各施所长抱团发展 发挥教师所长,每个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要认真审视制约教师发展的顶层设计缺陷,将广大教师从遵从、被支配的地位,被掩盖、忽略限制、缺乏自我决策的自上而下的传统教研模式解放出来,立足实际构建系列化以主题式校本教研的方案。结合教学热点与难点问题建立教研共同体,开展科组合作、主题研究、跨学科培训、教学理念交流等进行长期性与系统性的培训。 如上图所示,彼此联系,互相沟通,互学共赢,各施所长,体现了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研”学情,因材施教更有效 《懂你的孩子:唤醒潜能的秘密》的作者苏明进说:“用柔软的眼神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那么,您会发现您身边的孩子正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他内心的热情,也即将发光、发热。”作为年轻教师,尤其尚未经历为人父母的年轻教师,怎样读懂学生的心,怎样应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怎样更公正且人性化地处理学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怎样应对学生与家长产生矛盾后离家出走,怎样看待和引导极端偏科的学生等情况……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教育工作中要面对的事情。因此,以“我的教育故事”为主题开展座谈,让资深班主任分享教学故事和班级管理经验,可让年轻教师了解生情,研究学情,对学生因材施教。 3.“研”课堂,主题思考更深入 从教研入手,引导教师观察从广度走向深度,建议科组教研开展“一、二、三”方程式。一个主题微讲座、两个课例(或同课异构)、三个主题观察组。从观察重点可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理论学习和文本解读再进一步强化,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案例的有效积累,思考更深,研究更透,从问题出发逐步走向课题研究。下表为立足于课堂观察组的任务分工,一般情况安排2-3人一组,视学科组规模或参与研讨人数而定。 4.“研”家长,家校合作更和谐 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往往反映在孩子身上。曾有人讲了一道不可思议的数学题“5+2=0”何解?学校一周5天的学习与习惯养成,赢不了在家2天不良家教或家庭影响。这话不无道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已烙入孩子的心灵。学校要做好教育的长效机制,了解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努力争取家长的教育观念达成一致非常重要。在家校沟通方面一是要構建家长学校,成立三级家委会;二是定期开展家长培训;三是定期召开家长沟通会;四是每学期做好家访工作。 因家访工作涉及到教师上门与家长沟通,在这方面往往要教师面对比较真实的亲子关系情境,比如,呵斥孩子、溺爱、或是打骂。这些情况怎样应对?怎样开展对教师培训?这就需要教师们预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将问题筛选后,用情境剧的形式将培训主题呈现出来,让教师参与其中的角色,模拟情景应对。只有做到对学校情况了如指掌,立足于教师队伍发展才能更好地开展学校的校本培训,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成业.教研组需要向教研共同体转型[N].中国教育报,2013-6-12:10 [2]赵敏,蔺海沣.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J].教育研究,2016,12. [3]教育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D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