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语文课程的民族性 |
范文 | 谢秉哲 【摘要】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性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建构不言而喻。为了让语文不再背负“误尽苍生”之罪,将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推向比较完善的境地,必须保有它的民族性。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许多专家及学者为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做了大量努力,但就成效方面来说仍是难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当前语文课程陷入瓶颈的重要原因是我国语文教育在由近代化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好“师夷长技”与“革故鼎新”的关系,语文教学常常用教外语的方式来教,失去了民族特色,以致教学效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当代语文教育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借鉴一定西方先进语言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以史为鉴,糅合传统语文教育史的精粹,借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进而建立面向民族而又不自闭于世界的中国语文教育体系。 汉语文教育源于华夏初民的原始口头语言教育。先秦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滥觞。可以说,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在波涌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性。在此笔者主要探讨的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识字与写字教学以及阅读教学两个方面。 一、识字、写字教学 论及语文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阅读及写作,而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国历朝历代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教育。《汉书·艺文志》有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 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 教以六书。”至奴隶制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商朝至周朝),汉字之演进和学校教育已初具雏形,进而衍生出关于汉字结构分类的识字教学。最早的识字教本《史籀篇》也在此时编纂完成。秦统一六国,“书同文”的措施体现了秦王朝给予汉字教学前所未有的重视。《仓颉篇》问世后,系统的识字教材出现。其中《急就篇》适合幼童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急就篇》因其对识字与知识方面的集中学习以及与思想道德教育等多方面融为一体而流传后世,是中国古代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教材之一。“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儒家地位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占主导地位,先秦的儒家经书经过整理后进行的传授教学,在汉代语文教学中占了统治地位。时人为了读经, 便更加重视识字写字,进而发展出音韵、训诂和书法等相关专业学科, 当时有名的书籍《尔雅》 《说文解字》等,至今依然流传。时人为了读经, 养成了重拟古、重考据的习惯, 形成了“ 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的学风。这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书面语言的发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至于魏晋南北朝,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法大家拉开了古代书法教育的序幕,书法教育出现与文学合流的趋势。周兴嗣编拟的《千字文》,声律、对仗、用典、辞藻等方面显示出了不同于以往识字教材的魅力。这或许要归因于魏晋南北朝的思想解放、文化多元和人的觉醒。唐代,受到欧阳、颜、柳书法艺术的影响,写字教学开始与识字教学分开进行。宋元时期的多种因素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全面高涨。可以说,古代语文教学体系在此时开始形成。识字与写字的教育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材。这些教材体现了封建理学思想。《三字经》《百家姓》貼近日常生活, 符合儿童情趣,有助于尽快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语文能力。明清是封建社会成熟并走向没落的时期。《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的编纂意味着古代语文的最终乐章。明清学人在识字、写字方面,集前人研究与自身经验之大成,有许多更细致的符合汉语文特点及学习规律的阐述。 二、阅读教学 先秦时期,“文章之渊源”即神话传说、祭祝辞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由孔子编纂并用作教材,后来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也同样被用于教学。而秦汉之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导致语文教学成为经学的附庸, 以至形成了重教师讲解、重记诵的阅读教学方法。汉末社会大变动,打破了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曹丕《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的相继问世,体现了时代对文章审美性的主动认识。此时语文课程不再是经学的附庸,南朝出现了独立设置的文学学馆以及我国第一部文学读本《昭明文选》。此时的语文教学改革举措让我国整个古代的语文课程大变样,不仅诗赋文章成为重要教学内容,而且在阅读教学中更为注重对文本的会通旨意。唐代诗歌繁荣,读诗作诗成为当时从皇帝到百姓普遍进行的活动,这也推动了语文课程中阅读及写作教学的大发展。“幼而就学, 皆诵当代之诗。”可见当时的读诗、诵诗蔚然成风。各种诗歌选本作为教材应运而生,如《蒙求》《兔园策》等。宋元明清的阅读教学再次回到了经学层面,教学目的重在“ 明理”与“ 应试”。但阅读教学仍有所发展。朱熹的《四书集注》对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创发,对读书与思辨方法的指导起了重要作用。明清阅读教材更为系统化, 如新编的 《龙文鞭影》 《幼学琼林》和《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 三、结语 自《羊城晚报》刊出《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一文后,人们纷纷扛起反“考”批“语”的大旗,批评的重点在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低下。诚然,中国语文课程的现代性源于西方,但我国语文课程更应是民族的。只有在回归并保持自身民族性的前提下,中国的语文课程才能以民族的方式继承民族的文化,传递民族的精神,才能为世界母语教育的多样化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1). (编辑:郭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