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阅读和生活入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范文

    【摘要】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熟练技能。阅读教学必须积极向课外辐射,应提倡多读;作文要以生活为源泉,让生活作为作文的“活水源头”。

    【关键词】提高;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去吸取新知识的能力。而这单靠课内的阅读教学是不行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熟练技能。”因此,阅读教学必须积极向课外辐射。为此,应提倡多读:(1)多读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书籍,以扩大知识视野,加深对课堂内容的了解。(2)多读些传统少儿读物,如英雄模范故事、伟人传记等,从中得到做人的启迪。(3)多读知识性的书籍,从小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如少儿科普读物等。(4)多读些短篇的适合儿童特点的、便于理解的、得益较大的读物。

    大量阅读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很多优势:(1)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2)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3)积累了大量的思维材料;(4)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知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在自愿、宽松的气氛中或博览,或精读,潜移默化,接受了大量名篇佳作的熏陶和影响,储备了丰富的材料,学习了表达技巧,为写作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古人讲:“劳于阅读,逸于写作。”阅读的基础越深厚越坚实,写作能力的提高就不成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成什么文字。”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变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作文要以生活为源泉,要使学生面向课外,面向社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织成网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作为生活作文的“活水源头”。为此,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山水、爱人民。有“爱”才有“情”,情动而辞发。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反映生活。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父母,心中有老师,心中有同学。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这样,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步地充实起来,感情也会发生变化,进而用自己的笔反映生活中人和事,情真而意切。

    首先,引领学生在大自然中玩耍。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结合课本有关内容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在自然中玩耍,玩中巩固和拓展知识,激发想象,享受自然的快乐。教完《小黑石》,我带学生到自然中找小黑石玩,有的用弹弓玩,有的用手扔……然后激发想象:小黑石最后命运怎样?有的想被扔到了楼顶砸到贼额,有的想成了烧水泥的材料,有的想成了人工玉让人欣赏……课本资源和大自然资源的整合,激发了兴趣,开拓了空间。

    其次,共享大自然的恩赐。大自然鲜艳的色彩、清新的空气、甜蜜的硕果,本身就是视觉和嗅觉的享受。结合课本资源,在与儿童共享自然恩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作文的兴趣。比如,菱角满湖满沟是巢湖夏季特有景观,香甜可口的菱角也正是孩子们爱吃的。我常在夏季带孩子们到浅沟观菱、采菱,启发学生模仿描写菱,如仿照《鸟的天堂》里的句子学生写道:“小河里到处都是菱,那密密层层的叶子不留一点儿缝隙……”在仿句中享受了家乡菱的可爱。采菱是孩子们都爱做的事儿,采后一起品尝菱的美味,品尝了劳动果食,更让孩子们享受了大自然的恩赐。

    再次,是及时展示学生创作的成果。除在课堂表扬优秀作文,重视对作文的评价外,还可以办大自然作文墙报,印大自然作文小册子,对特别优秀的大自然作文可以推荐到少儿报刊发表,激发学生对观察大自然、体会大自然,写大自然作文的热情,形成良性作文行为。

    二、要心中有读者

    学生作文时,心中没有读者,只能为作文而作文,颇有被动、无聊、压抑之感。当然,要使每一次作文都有读者,是很难办到的,但至少要有假想的读者,以假作真,写文章时就会有针对性。材料的选择,中心的确定,段落的安排,感情的抒发,语言的分寸,都会以假想读者为转移,从而避免作文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要写自己想写的人和事

    大凡作文,只要学生想写,就有写作愿望,有积极性。一个“想”字就能触动学生的“感应神经”,把生活和作文连接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摆脱课本命题的约束,围绕写人、记事、状物三大类,写身边事,说心里话,自己命题,放胆写作。这样,学生就能放开手脚写,从校内写到校外。踢足球,搞竞赛,升国旗,春天的小草,夏天的青蛙……一一从学生笔端流了出来。在此基础上,老师加以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指导,作文就会文通句顺。

    四、要抓住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人新事不断涌现。有些新鲜事物,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形成生活中的“热点”,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这些热点,不论是社会的、家庭的或学校的都应抓住不放,及时采访,写成文章,从各个角度反映某一个场景、一个镜头、一个浪花。

    五、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景,都要仔细观察、深入体会,多问几个为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一靠大量阅读,二靠丰富生活内容,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源泉”,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了丰富的材料,充足的后劲,不尽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周益民.怎样写好作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

    [2]张光璎.小学生作文指导完全手册[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朱爱芳,1974年生,女,本科,一级教师,现任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曾获东台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

    (编辑:陈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