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道路平面交叉口边线竖向设计新探 |
范文 | 杨洋++文登国++秦阳++江智勇 摘要:主要针对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进行探讨,利用鸿业市政道路设计软件对交叉口进行设计,达到相交道路间、交叉口在竖向位置上的行车、排水等诸方面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1 总体概述 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作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车辆、非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时,因驶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因此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在整个道路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道路交叉口设计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交叉口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以及横断面设计。本文主要探讨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2 常用道路竖向设计方法边线竖向设计的缺点 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主要有三种设计方法:方格网格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在三种方法中,首先都需要先计算出交叉口转弯缘石起点、中点、终点(即E、D、F)的标高(如图一),然后根据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计算出施工标高。E、F点在缘石半确定以后根据中线纵坡、道路宽度及道路横坡即可计算出标高。对于D点标高应取决于交叉口的交角和相交道路宽度是否相等(或是否同一个等级)。在有关的设计手册里关于计算D点的标高仅对道路正交和相交道路同宽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即:如图一: 不难得出用(3)式计算的标高比(2)式趋于合理,但就整个边线的线型来讲,不是一条顺适的线,而是一条折线,虽然可以通过调整等高线来加以改良,但增加了诸多人为因素,也就是全取决设计者的经验和水平。 3 平面交叉口边线竖向设计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总结出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修正量化方案,现详细叙述如下: 首先,分析交叉口边线的类型。交叉口基本类型主要有如下四种: 其中斜坡形的边线类型根据i1、i2的相交情况亦可归纳为“凹形”和“凸形”边线两种类型。 第二,选择边线的设计线型。根据道路总体线形设计,交叉口边线为一般为一条顺适直线和圆滑曲线的组合,因此所组合的面应该是一个顺适的面。 第三,为了施工放样的方便,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将竖向曲线的起、终点选在特殊点位上,比如交叉口范围点、路脊线与交叉口范围线交点等。 道路交叉口边线竖向设计步骤如下: (1)计算两相邻坡度的代数和。即计算图中坡度i1与i3、i3与i4、i4与i2之间的代数和,若其两坡度的代数和≦±0.5%,那么直接计算各点设计标高。对于其两坡度的代数和>±0.5%,两坡度相交落点取在L/4或3L/4点时,竖向曲线一般以20米进行控制,或L/4进行控制; (2)绘制交叉口边界线,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 (3)定义路脊线; (4)定义交叉口的各项基本参数; (5)绘制等高线; (6)调整等高线; (7)根据等高线计算施工标高。 总结 在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中,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分析交叉口相邻坡度的代数值,合理选取两坡度相交点位置,以实现在道路交叉口范围内良好的排水功能,并且优化解决道路在交叉口范围内的竖曲线问题,满足机动车在交叉口处行驶的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徐家钰,城市道路设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黄新安,公路和城市道路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孙家驷,等,道路设计资料集6-交叉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陈洪仁,道路交叉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摘要:主要针对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进行探讨,利用鸿业市政道路设计软件对交叉口进行设计,达到相交道路间、交叉口在竖向位置上的行车、排水等诸方面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1 总体概述 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作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车辆、非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时,因驶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因此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在整个道路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道路交叉口设计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交叉口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以及横断面设计。本文主要探讨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2 常用道路竖向设计方法边线竖向设计的缺点 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主要有三种设计方法:方格网格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在三种方法中,首先都需要先计算出交叉口转弯缘石起点、中点、终点(即E、D、F)的标高(如图一),然后根据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计算出施工标高。E、F点在缘石半确定以后根据中线纵坡、道路宽度及道路横坡即可计算出标高。对于D点标高应取决于交叉口的交角和相交道路宽度是否相等(或是否同一个等级)。在有关的设计手册里关于计算D点的标高仅对道路正交和相交道路同宽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即:如图一: 不难得出用(3)式计算的标高比(2)式趋于合理,但就整个边线的线型来讲,不是一条顺适的线,而是一条折线,虽然可以通过调整等高线来加以改良,但增加了诸多人为因素,也就是全取决设计者的经验和水平。 3 平面交叉口边线竖向设计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总结出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修正量化方案,现详细叙述如下: 首先,分析交叉口边线的类型。交叉口基本类型主要有如下四种: 其中斜坡形的边线类型根据i1、i2的相交情况亦可归纳为“凹形”和“凸形”边线两种类型。 第二,选择边线的设计线型。根据道路总体线形设计,交叉口边线为一般为一条顺适直线和圆滑曲线的组合,因此所组合的面应该是一个顺适的面。 第三,为了施工放样的方便,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将竖向曲线的起、终点选在特殊点位上,比如交叉口范围点、路脊线与交叉口范围线交点等。 道路交叉口边线竖向设计步骤如下: (1)计算两相邻坡度的代数和。即计算图中坡度i1与i3、i3与i4、i4与i2之间的代数和,若其两坡度的代数和≦±0.5%,那么直接计算各点设计标高。对于其两坡度的代数和>±0.5%,两坡度相交落点取在L/4或3L/4点时,竖向曲线一般以20米进行控制,或L/4进行控制; (2)绘制交叉口边界线,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 (3)定义路脊线; (4)定义交叉口的各项基本参数; (5)绘制等高线; (6)调整等高线; (7)根据等高线计算施工标高。 总结 在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中,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分析交叉口相邻坡度的代数值,合理选取两坡度相交点位置,以实现在道路交叉口范围内良好的排水功能,并且优化解决道路在交叉口范围内的竖曲线问题,满足机动车在交叉口处行驶的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徐家钰,城市道路设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黄新安,公路和城市道路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孙家驷,等,道路设计资料集6-交叉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陈洪仁,道路交叉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摘要:主要针对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进行探讨,利用鸿业市政道路设计软件对交叉口进行设计,达到相交道路间、交叉口在竖向位置上的行车、排水等诸方面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1 总体概述 城市市政道路的交叉口作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车辆、非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时,因驶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因此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在整个道路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道路交叉口设计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交叉口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以及横断面设计。本文主要探讨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 2 常用道路竖向设计方法边线竖向设计的缺点 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主要有三种设计方法:方格网格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在三种方法中,首先都需要先计算出交叉口转弯缘石起点、中点、终点(即E、D、F)的标高(如图一),然后根据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计算出施工标高。E、F点在缘石半确定以后根据中线纵坡、道路宽度及道路横坡即可计算出标高。对于D点标高应取决于交叉口的交角和相交道路宽度是否相等(或是否同一个等级)。在有关的设计手册里关于计算D点的标高仅对道路正交和相交道路同宽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即:如图一: 不难得出用(3)式计算的标高比(2)式趋于合理,但就整个边线的线型来讲,不是一条顺适的线,而是一条折线,虽然可以通过调整等高线来加以改良,但增加了诸多人为因素,也就是全取决设计者的经验和水平。 3 平面交叉口边线竖向设计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总结出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修正量化方案,现详细叙述如下: 首先,分析交叉口边线的类型。交叉口基本类型主要有如下四种: 其中斜坡形的边线类型根据i1、i2的相交情况亦可归纳为“凹形”和“凸形”边线两种类型。 第二,选择边线的设计线型。根据道路总体线形设计,交叉口边线为一般为一条顺适直线和圆滑曲线的组合,因此所组合的面应该是一个顺适的面。 第三,为了施工放样的方便,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将竖向曲线的起、终点选在特殊点位上,比如交叉口范围点、路脊线与交叉口范围线交点等。 道路交叉口边线竖向设计步骤如下: (1)计算两相邻坡度的代数和。即计算图中坡度i1与i3、i3与i4、i4与i2之间的代数和,若其两坡度的代数和≦±0.5%,那么直接计算各点设计标高。对于其两坡度的代数和>±0.5%,两坡度相交落点取在L/4或3L/4点时,竖向曲线一般以20米进行控制,或L/4进行控制; (2)绘制交叉口边界线,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 (3)定义路脊线; (4)定义交叉口的各项基本参数; (5)绘制等高线; (6)调整等高线; (7)根据等高线计算施工标高。 总结 在市政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中,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分析交叉口相邻坡度的代数值,合理选取两坡度相交点位置,以实现在道路交叉口范围内良好的排水功能,并且优化解决道路在交叉口范围内的竖曲线问题,满足机动车在交叉口处行驶的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徐家钰,城市道路设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黄新安,公路和城市道路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孙家驷,等,道路设计资料集6-交叉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陈洪仁,道路交叉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