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故事语文的价值考量及实施策略
范文

    钱雷

    [摘要]故事语文是以故事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故事语文对学生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故事当美文、范例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理解、传承民族文化;面对不同的故事,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或表演,或复述,或拓展,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关键词]统编教材;故事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44-02

    故事语文是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听说读写为主要表现形式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故事语文的课堂上,要把故事的情感与主旨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并以一定的技巧导入新课,根据故事体裁及故事元素的不同,以学定教,以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故事语文的教学形式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下面就故事语文的教学价值及其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故事语文的教学价值考量

    在故事语文的课堂上,由于每一篇故事的功能与定位不同,导致它们承载的教学价值也有所不同。教师要充分挖掘故事的特点,找准课堂切入点,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奠定基础。

    (一)把故事当作美文

    朱白清先生曾说:“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经典的篇目。有的文章在人选的时候稍加修改,有的是全文引入。在学习这些经典文章时,要让学生熟知经典,并了解和欣赏经典背后的故事;不仅要让学生读出经典所流露的思想,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语言积累的情况,鼓励学生以赏析的眼光去咀嚼文本、感悟文本、品味语言,以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内化,感受经典故事的魅力。这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故事语文的教学价值,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增强教学的效果。

    (二)把故事当作范例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娴熟技能。”语文教材有许多课文在故事结构、修辞方式等方面特征明显。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此来帮助学生练就表达技能。教学这类文本,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和汲取“怎么读”“怎么写”的方法,并帮助学主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如,在《雪孩子》这篇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学习文本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描写的方法,然后再学习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和丰富的想象的写作方法。这样教学,把语言技能训练当作范例来教,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把故事当作“母本”

    在语文教材中,编者常常会把体裁相近、内容相似的课文编排在一组,以形成一个主题明确的单元,以促进学生的整体阅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一篇带多篇的这种主题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以主题为线索,对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增添,帮助学生获得对此类文本的深刻认知。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是寓言单元,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其中,《守株待兔》是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是我国当代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选白《伊索寓言》,《池子和河流》则是选白俄罗斯的寓言故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展开单元主题阅读活动,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寓言故事中发现异同,为学生探究寓言规律奠定基础。

    (四)把故事当作生发器

    基于学生对故事的偏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故事作为引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引子,触发学生对一类文章的学习。如,在《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以这个故事为基点,适当穿插司马光的个人资料,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帮助学生链接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故事语文的实施策略

    故事语文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因其题材与方法的不同,且种类众多,因此教学方法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其教学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童话故事,在表演中入境

    统编教材选编了许多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主要以人格化的、夸张的、超现实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特别适合学生表演。因此,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体出发,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童话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青蛙卖泥塘》这篇童话故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一个学生带上青蛙的头饰,让其他学生带上老牛、野鸭、小鸟、小兔的头饰……然后进行分角色表演。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纷纷化成为一个个小动物,表演青蛙卖泥塘的故事。表演青蛙的学生模仿着卖东西的人大声叫卖,表演老牛、野鸭等学生表演出买东西的人挑剔的样子。整个课堂,学生十分入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童话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二)成语故事,在拓展中丰富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成语故事的语言大都具有简单明了、含义深刻的特点。教学成语故事时,教师可以立足课文,找准知识点,适当拓展,以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传承民族文化。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时,由于这是一篇小古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白己理解古诗内容;接着,再借助多媒体播放这个动画小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人物的特点;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道理;最后,采用“1+X”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这样教学,不仅丰富了成语故事的内涵,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学习语言、传承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神话故事,在讲述中传承

    神话故事具有神奇性、曲折性的特点;在结构上,大都以人类遇到困难一神帮助人类一神奉献白我的形式进行安排。因此,在神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复述故事人手,让学生感受神话的魅力。

    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大禹治水》这篇神话故事时,教师从神话故事的特征人手,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复述故事。为了降低难度,教师让学生借助课后提示“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民治好了洪水”进行复述。在学生复述故事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着重讲清楚人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大禹采取哪些方法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如此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詩中故事,在比较中怡情

    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古诗。这些古诗意境深远,有些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诗与故事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儿月几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教师可以先把文包诗版(原苏教版教材)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故事展示给学生看,鼓励学生对比阅读,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古诗的内容讲一讲。这样,学生在讲述时就更显得自信,学习兴趣大增,同时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综上所述,在故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努力挖掘其隐含的故事因素,确定好听说读写等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