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抚顺浑南地区太古界鞍山群含铁建造规律探讨
范文

    周俊鹏

    摘要:抚顺浑南地区太古界鞍山群大面积出露,多期褶皱变形和构置换是该岩群的重要特征。太古鞍山群是该区BIF矿体重要产出层,大多矿床都受鞍山群控制。鞍山群的褶皱变形、构造置换作用与浑南地区铁矿体的形态有关,通过分析矿山内的鞍山群褶皱变形、构造置换作用,及其发育程度和空间展布情况研究铁矿床是一种重要思路。

    关键字:浑南;鞍山群;褶皱变形;构造置换;铁矿床分布;铁矿体形态;控制

    抚顺地区位于辽宁北部。浑河断裂将抚顺地区分成浑南、浑北两部分。浑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Ⅰ1)铁岭—靖宇台拱(Ⅰ11)抚顺凸起(Ⅰ11-4)与龙岗断凸(Ⅰ11-5)。该区广泛出露的太古界鞍山群条带状铁矿(即BIF),几乎所有铁矿床均与鞍山群直接相关[1]。鞍山群经历发生多期强烈褶皱变形和强烈构造置换[2]。褶皱变形与构造置换对该区铁矿床的分布及矿体的形态具有控制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太古界鞍山群的分布及变形机制对浑南地区铁矿控制意义。

    1、浑南鞍山群概况

    浑南地区太古界鞍山群普遍受混合岩化作用,破坏了鞍山群的完整性,致使原区域岩石多成大小不一的残体,分布于混合杂岩体之中。残体已经残缺不全。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覆盖于鞍山群之上形成本区主要盖层。

    浑南地区太古界鞍山群自下而上为景家沟岩组(Arj)、石棚子岩组(Ars)、通什村岩组(Art)。

    景家沟岩组(Arj):是相当于绿岩带中部岩系中下部的一套镁铁质火山岩为主,夹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含铁质岩的沉积—火山建造。

    石棚子岩组(Ars):以大小不等的残体存在于太古宙老侵入体中,受变质变形作用强烈。岩石以角闪质岩石为主,夹少量变粒岩,属高级角闪岩相变质,原岩为火山硅铁质建造[3]。

    通什村岩组(Art):由黑云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等组成,遭受一期绿片岩—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5]。总体呈北西向大面积出露。

    2、鞍山群的构造变形

    本区鞍山群与清原地区鞍山群在构造变形方面具有可比性,只是发育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采用张秋生等前人观点[6],认为本区重要变形发生在鞍山旋回的三个剧烈塑性变形幕。

    ①第一幕:鞍山群发生剧烈褶皱作用,形成枢纽方向向北的紧闭褶皱,转折端处形成平行轴面的片理S1,两翼含矿物质由于垂向压缩发生塑性流动,在转折端处含矿物质富集。

    ②第二幕:鞍山群在第一幕的基础上以S1为变形面,发生较强褶皱作用,形成中大型陡倾和倾竖褶皱,并伴有韧性断层。褶皱枢纽走向北东东,向西倾伏,这一幕一般不见轴面片理。

    ③第三幕:为弱变形幕,变形作用主要为塑性变形,仅产生一些宽缓褶皱作用。

    3、鞍山群对浑南地区铁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

    浑南地区铁矿床数量多,分布集中,按空间分布情况可以分为三个区。

    ①Ⅰ区:位于浑南紫花断裂以西,特点是铁矿床数量多,分布密集,总体呈北西向平行条带状分布。该区矿床直接围岩均为鞍山群通什村岩组,其分布均受鞍山群通什村岩组控制。典型矿床有傲牛铁矿、上马铁矿、马郡城铁矿等。

    ②Ⅱ区:位于紫花地堑与苏子河断裂之间。该区鞍山群以石棚子岩组为主。呈残体状零散分布,局部残体面积较大,总体呈北西向分布。该区铁矿床分布零散,局部相对集中,与鞍山群通什村岩组一致,受鞍山群通什村岩组控制现象明显。铁矿床直接围岩均为鞍山群通什村岩组。典型矿床为万雄铁矿、石棚子铁矿。

    ③Ⅲ区:位于苏子河断裂东侧,暖泉子—小莱河、熬家堡—平岭后地区。该区鞍山群主要出露石棚子岩组,呈残体状北东向分布,单个残体面积较大。该区断裂构造发育,断裂构造在该区西部走向北西,向东过渡为北东向。该区铁矿床分布受鞍山群石棚子岩组与断裂构造共同控制。典型矿床为小莱河铁矿。

    4、结论

    太古界鞍山群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发生多期强烈褶皱变形和强烈构造置换。浑南地区铁矿床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其分布情况严格受鞍山群的控制,鞍山群是矿床存在的必要条件。

    鞍山群的褶皱变形、构造置换作用与浑南地区铁矿体的形态有关,通过分析矿山内的鞍山群褶皱变形、构造置换发育程度及空间展布情况指导找矿是今后铁矿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如琦. 吉南太古宙岩群中的大型构造置换及其对BIF 矿体的控制[J],地质科学,2004,39( 3) : 407-415.

    [2] 张宝华,屈奋雄.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多期褶皱及构造置换对鞍山群铁矿床的控制作用[J],地质与勘探,1996,32(6):12-16.

    [3] 李义. 华北地台太古代火山喷发沉积建造的形成演化及其伴生铁硅建造的赋存特征,地质与勘探[J],1985,21(3):1-9.

    [4] 沈保丰,彭晓亮,骆辉,毛德宝.中国太古宙绿岩带[J],地质学报,1993,67(3):208-220.

    [5] 万渝生,宋彪,杨淳,刘敦一. 辽宁抚顺一清原地区太古宙岩石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地质学报,2005,79(1):78-87.

    [6] 张秋生等,辽东半岛早起地壳与成矿[M],地质出版社,198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