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范文

    熊文风

    【摘要】语文素养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初中作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在我国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仍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教学观念,过度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与我国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在此教育背景下,笔者将对语文素养进行概述,并就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策略发表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素养概述

    语文素养是《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基础的、稳定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能力、学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包括了基础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语文能力、语言积累、人文素养以及思维能力等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是提高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推进,初中语文应摒弃制约着社会教育发展的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并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教学宗旨。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导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①由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变为综合素养的提高;②由注重学生的智力与德育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③由注重优等生的培养转变为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④由注重学生单方面的能力提高转变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全新教学观念的树立,有利于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革新,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人格培养与塑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契机,在课文中发现强化思想品德的切入点,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如,在学习《暴风骤雨》这一课文时,文中代表人物郭全海不但具有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还具有共产党员的大公无私,不仅是典型的优秀农村干部,同时也是土改运动中优秀的农民代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认真的去揣摩与探讨郭全海的形象与闪光点,让学生在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当中,加深对主人翁优秀品质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在思想上受到一定程度的熏陶,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知识,具有极强的人文色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借助于课文内容,采用丰富的教学情感、艺术的教学语言以及精心的课堂设计,将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底蕴,让其在品鉴作品的过程中更好的体会到其中的人文精神,并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内容进行分析,使其深刻的感受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让其自由自在的展现自我风采。又如,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回味与品评时写下札记或眉批,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体会。它可以是联想式,由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延伸到学生对家庭、自身或社会等方面的感触;可以是概括式,对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思想情感以及人物特点等内容作出精炼的概况与总结;可以是格言式,通过赏析作品,并进行独立思考后作出哲理性的概述;也可以是质疑式,写出个人对作品的不同观点,并将个人对作品中的部分细节的思辨书写出来。

    (四)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

    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是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本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应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与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如,在学习《泊船瓜洲》这一诗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初春江南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江南初春的美丽,接着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对“初春江南”繁花盛开的醉人景象进行描述,此时,教师应合理把握教学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春风又( )江南岸”中空白的部分,用那个词概括会更加贴切呢?”在黑板上写出“来、吹、绿、到”这四种选择,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使其真正的感悟“春到江南”的鲜明特征,更深切的感悟到王安石被贬时的心理情感,从而正确的掌握诗歌的主旨大意。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有效的提高了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多元、渐进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新课改的理念作为教学指导,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以及人文素质的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能力、作品评鉴能力、独立思考等能力的提高,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曹恩尧.把握语文教育特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2]杨萍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科技资

    讯,2007(13).

    [3]马爱军.触摸语文素养的质感——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7).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