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实施探讨 |
范文 | 丁丽莎 【摘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提出,经典诵读已经在中小学广泛实施。小学阶段进行传统国学经典诵读,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不仅是对语文知识及母语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小学阶段,正值学生发展的启蒙时期,是学生初步认知世界,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意义非凡。 一、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涵盖了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綜合素养,语文能力是其核心。语文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读,促进学生识字、发音、规范口语表达,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大量的诵读对规范学生的口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进行大量的经典诵读有助于积累语文素材,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样意义非凡。学生通过对古圣先贤经典著作的诵读,能够感受到其思想内涵,通过反复地读,领悟其精髓,进而促进整体素养的提升。 (二)培养审美能力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其以凝练精湛的语言、独特的结构进行美的诠释。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古诗词,短短的几个字就能够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并让人感受到美妙的意境。学生通过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其发现美、感受美的审美能力。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数语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了天涯沦落人孤寂凄苦之情。通过经典诵读及教师的讲解,学生进行独自理解感悟,构建自身的审美体系。通过不断进行经典诵读,引导其发现美、感知美,进而获得审美能力。 (三)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一个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大国能够发展延续至今,就因为传统文化的积淀,这种传统文化已经转化为民族的灵魂及精神力量,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进行不断传承。而经典诵读正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着古圣先贤用毕生经验思考而追求的哲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经典诵读不仅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同时增加民族认同感,通过进行大量经典的诵读,使其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取文化精髓,受其感染熏陶,进而促进学生建立健全人格。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经典诵读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是进行花草树木的种植还是悬挂标语,或是利用墙报,都应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从而最终实现墙报都会说话的远大目标。”由此可见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及帮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也应由强化校园文化着手,从而增强国学气息,营造良好的国学诵读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校园氛围的创设可由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进行校风、校训的重新拟定,制订具有国学气息的校风、校训;第二,进行国学文化宣传活动的开展,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国学诵读的热情。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建立诵读学习档案,从而考查学生诵读效果的差异,或者不同时间段的诵读情况,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诵读的效果及不足之处,教师针对学生的诵读情况制订相应的诵读计划,从而更好地提升诵读效果。 (二)诵读形式多样,强化学生积累 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诵读形式,不断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使其在变化中时刻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促使其热爱诵读。在诵读过程中范读与齐读是最为常见的两种诵读方式。诵读中,范读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可以由教师进行示范,也可以以视频范读的方式,还可以选择学生示范诵读。良好优秀的范读往往能够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齐读是由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在经典诵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齐读,但齐读限制学生的个性诵读,因此采取齐读应找准时机,避免滥竽充数的现象出现。自由读、配乐读及个别读也是学生较为喜欢的诵读方式,采取这些方式进行诵读,教师应注意进行指导。自由读需要在教师点拨后预留出几分钟,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及感悟进行诵读。这种方式能够消除学生对诵读内容的陌生感。同时采用自由读,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实现共同进步。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读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另一方面是配乐读,在诵读过程中根据诵读内容配以恰当的音乐,从而提升学生诵读兴趣,增强其诵读感悟。在悠扬动听的乐曲声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经典的内涵,从而受其熏陶与影响。此外还有分角色读、接力读、小组比赛诵读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诵读氛围,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诵读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所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具有现代意识及现代特点的,具备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教学承载着引领学生思想、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职责。因此,经典诵读是丰富学生思想、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方式。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经典集合,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行渗透,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如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佳节,为了庆祝这些传统节日,发动学生进行相关诗文的收集,进行交流分享,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又提升了学生的诵读水平,积累了经典素材,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经典诵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诵读,不仅有利于积累知识,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不仅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人文精神、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经典诵读过程中的诵读量以及诵读时间需要教师有效把握,不要急于求成,将经典诵读变为学生的负担,从而挫败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洋.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策略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11). [2]顾彦鑫.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