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致力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行为的理性思考 |
范文 | 【摘要】本文在小學生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结合笔者在小学实践学习的经验,得出小学生核心素养所提倡的教师教学行为的理念体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教师 ;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民主化、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当下小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小学生核心素养理念认为教师应尊重多元和个体差异、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与生成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育理念。它势必会引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系列的转变,也会对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小学生核心素养所提倡的教师教学行为的理念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也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反对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只关注“优秀”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要求教育应使全部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这一理念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灵魂和核心。我国基础教育正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围绕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和确定的。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从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三个维度上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换言之,教学过程应完成从静态知识向动态生成的转变,关注学生对课堂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师生之间应开展平等对话,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分享发现和看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悟教师专业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教育意义;学生应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受共同发现知识的成长乐趣。 二、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 小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正确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每位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变通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给自己的学习进行恰当的安排,设置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此外,教师还应与学生一起制订可行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学习计划。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反思以及应该反思哪些东西,真正对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了然于胸,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个清晰的定位。 三、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倡师生间进行经常性互动、共同学习、合作交流等,也就是说,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学生则主动探究知识的发展与形成过程。所以,就存在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主体的参与而带来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局面。小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多角度、多方面地丰富自己的直接和间接经验,实现个人的经验与所学习的内容得到创造性的沟通。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偶然的、无法预测的因素,致使教学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想发展,这时,教师就应该关注课堂的生成性与创造性。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之一,应该具备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从捕捉到的信息中加以筛选,判断出哪些信息有用,并重组信息,从而让教学过程在动态教学中生成,使每天从事的教学活动转变为研究性的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课程,建构课程,共同体会作为课堂创造者的快乐,使自己的生命质量在课堂中得到升华。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与新课改的追求一样,小学生核心素养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调动个体学习的兴趣、小组学习的热情及全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同合作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要使教育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培养能力的过程,更要把教育教学过程看成是教与学有机统一的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调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使人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得以加强,不断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不但可以知道在面临选择时如何选择,说出选择的理由,而且学生还能够学会监督自己的学习、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等。此外,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网络学习已经成了一种便捷的学习媒介。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可从软件上学习相关的知识,还可以与别人交流讨论问题。凭借网络平台,学生有可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网络发展上,这样学习的知识不但促进了网络的进步,而且还让学习的知识得以应用。 小学生核心素养强调探究式教学。探究教学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而不是所谓的小部分的“精英教育”。探究式教学可说成是带有模拟性质的研究探索活动。它在关注知识的获取时也关注学习的结果,与此同时,它既强调知识的建构也强调知识的应用。探究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全体学生的参与,所以它对于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致力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JCX17_0690) 作者简介:张海红,女,1991年生人,江苏徐州人,淮阴师范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编辑:张晓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