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将自读的权力还给学生
范文

    沈丽君

    【摘要】“自读课”和“教读课”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两种不同课型,但是相较于“教读课”来说,“自读课”更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它既重视学生的“自读”,又对教师的“导读”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如何有效地开展自读课教学,又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将自读的权力还给学生”做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自读课;“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自读课”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一种常见课型,相对于“教读课”来说,“自读课”更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它既重视学生的“自读”,又对教师的“导读”提出了新要求。要正确理解“自读”我们就一定要将它放在“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框架中去全面认识。

    一、自读课之释

    “部编本”教材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为师生构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阅读课程,更好地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单篇阅读与整本阅读的融和,并有意识地将阅读的策略与方法不着痕迹地汇入课程内里,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能力知识体系,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自读课功能居于教读和课外阅读之间,在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好比是横跨在教读课和课外阅读之间的桥梁。在自读课上,学生可以自主而又灵活地运用在教读课上学习收获的各种阅读策略,让实践与理论进行融合,引发后续的化学反应,产生更多、更好、更适合学生个体的阅读策略方法和心得体会,进而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在这样的一个阅读课程体系中,自读课就应该是学生的“自留地”,它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关注学生自我阅读实践,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达到自求自得的效果。

    二、自读课之困

    但是如何有效开展自读课教学,又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反观以前的教学,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自读课会呈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教读化的“自读课”。这类自读课,教师过分强化了“教读”的环节,让“自读”无从谈起。我们会把自读课文当作教读课文来上,以为这样做便是对学生负责,便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实则不然,这样做因为教师过多地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占去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也与现在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我们要学着放手,将自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是放任化的“自读课”。这种自读课,教师让学生根据书中提示或课后习题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完全放手,不多加干预,让学生自己讨论。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后来发现这样做效果也不佳,自读课因为缺少了教学目标、课堂指导、教学评价,有自学能力的学生或许可以提出疑难问题,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漫无目的地阅读,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三、自读课之行

    (一)指导学生“依纲阅读”

    这里所说的“纲”指的是在“部编本”教材中新设的辅助阅读系统。它包括了常见的“注释”“读读写写”,还有专门为“自读”设置的“旁批”“阅读提示”“补白”等项目。这里重点说一下“旁批”和“阅读提示”。“旁批”会出现在文本各个地方,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时会像一个老书痴在课文文笔精妙之处大发感慨,点评笔触精练、文字优美;有时会像一个好老师循循善诱,在重点之处提出问题但不给结论,让学生展开思考,重在启发和引导。“阅读提示”会出现在文末,侧重于从整体上给予学生指导,并注重向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校外生活延伸,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自主的阅读兴趣。

    当然,辅助阅读系统里面的知识内容对于整个“自读”来说还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可以作为预习课文的一个步骤,为后续要开始的自读做个热身准备,“自读”关键在于用“法”。

    (二)指导学生“依法阅读”

    自读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所要训练学生的能力点,因为它是教材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教师对于单元目标和要求,要认真研究和揣摩,对于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要了解明晰,并将这些贯穿到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在最大程度上让自读课的学习与教读课的学习有机统一、浑然一体。我们以部编版七上第四单元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该单元的学习要求是:继续学习默读,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在文中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批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单元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读。

    第一步:自读课文,复述故事,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梳理基本情节。这一环节同时训练了学生三项能力,分别是整体感知提取文意的能力、探寻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以及概括表达的能力。

    第二步:默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七自然段,画出描摹人物心理的语句,体会其真实、细腻的特点,然后将自己的阅读感悟批注在旁边。这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既紧扣了“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质疑批注”这一教学重点,又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了心理描写的手法。

    第三步:重点阅读父亲引导“我”脱险和最后一段的议论,体会文章的主旨。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引导学生获得人生感悟。

    由此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紧紧对照单元目标而设定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既巩固了教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知识,又在反复实践中真正掌握了阅读的技能。

    (三)指导学生“依体阅读”

    “部编教材”的“自读课”选文,他们有自己的文体特点,文体不同教学的策略思路也不同。我们在教学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那么自读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就有了标准。比如七上第二单元自读课文《散文诗二首》两篇作品是意境优美之文,本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选取朗读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发现文中美的语句,感受美的内涵,读出美的情感,创造美的享受,进而感受到散文诗的小巧、凝练、空灵、优美。又如七上第六单元自读课文《女娲造人》属于“起源神话”,是先民关于人类起源的大胆想象。本文的自读指导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神话文体的特质——联想、想象,让学生着重对文中想象的内容进行关注和学习。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文本有属于自己的文体特质,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并合理运用,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就会为我们的阅读提供有效的帮助,带来全新的体验。

    (四)指导学生“探究阅读”

    自读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自读方法之后,更要让学生明白自读课的教学目的,通过自读培养自己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只需为学生设计一些实用性强、参与度高、思维发散性广的教学活动,来指导学生实施自主阅读,并从旁做些指导和评价,剩下的部分尽可能留白给学生,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参与课堂。

    总之,在新课标要求下,要想真正上好一堂让自己和学生满意的自读课,是各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和挑战。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文本积累数量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一定要学会放手、舍得离开,将空间和时间更多地交还给学生,力求做到指导到位但不越位,科学放手但不放任,真正将自读的权力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