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血压患者血液成分异常与心脏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范文 | 赵印平 莫江英 邓显宇 杨晶 【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成分异常与心脏动脉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共100例,记录患者血液成分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PDW)、以及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结果 患者NLR、RDW、PDW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现正相关。结论 NLR、RDW、PDW三项指标均与心脏动脉血管疾病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NLR、RDW、PDW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好的预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8..02 相关研究证明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以及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以及现代人越发沉重的心理压力[1]。但是仍有部分冠心病患者不具备传统的高危因素,大约占冠心病患者15%~20%,目前探究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以及其作用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2]。国内外最新研究表明,人体血液成分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PDW)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2,3,4]。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成分异常进行分析,研究血液成分异常与心脏动脉血管病变的关系,做出如下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高血压患者共100例,排除恶性肿瘤患者、严重感染患者、有严重传染疾病患者、甲亢患者以及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排除心包疾病患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经2位专家以及2位以上冠心病介入专家诊断为主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确诊为冠心病[5]。受试患者年龄40~86岁,平均(64.19±3.88)岁,详细记录受试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MI)、SBP、DBP、脉压指数(PPI)、NLR、RDW、PDW、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总胆红素水平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空腹血液采集,记录患者血液成分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PDW)。由心内科操作完成CAG,患者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并记录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定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2]进行定量评分。 Gensini评分系统即根据每支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评判,对狭窄直径<25%的动脉血管计1分,狭窄直径≥25%~<50%计2分,≥50%~<75%计4分,≥75%~<90%计8分,≥90%~<99%计16分,99%~100%计32分;再根据患者不同地方的冠状动脉分支确定对应系数,分别为:左主干(LM)病变*5;左前降支(LAD)病变:近段*25,中段*15,远段*1;对角支病变:D1*1,D2*0.5;左回旋支(LCX)病变:近段*2.5,钝缘支*1,远段*1,后降支*1,后侧支*0.5;右冠状动脉(RCA)病变:近、中、远和后降支均*1。根据患者冠脉造影所显示的不同病变部位以及病变部位狭窄程度,将患者动脉狭窄程度的评分乘以该病变部位的系数,即得到患者该病变部位的评分,若患者出现多个部位的狭窄以及冠脉血管病变,将各病变部位的评价积分相加和,得到最后评分,病变血管得分总和即为该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总评分。对患者NLR、RDW、PDW、Gensini积分以及相关多因素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1.3 观察指标 高血压患者血液成分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PDW)、Gensini积分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予以x2检验,(x±s)描述计量数据,予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计量数据相关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NLR、RDW、PDW、Gensini积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 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NLR、RDW、PDW分别与Gensini积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RDW、PDW与冠脉Gensini积分正相关。见表1。 2.2 多因素分析: 在高血压患者中,以患者有无冠心病为变量,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择有研究价值的年龄层、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MI)、SBP、DBP、脉压指数(PPI)、NLR、RDW、PDW、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总胆红素水平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吸烟史、HDL-C、NLR、RDW、PDW具有分析价值,具有预测价值。见表2。 3 结 论 伴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变,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民寿命逐渐延长,但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人们不健康的作息方式,年轻人低生育愿望,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我国人群疾病谱与主要死亡原因也在发生改变。而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普通的一种类型,这些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更趋向年轻化,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冠心病的防治已成为我国卫生领域将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冠心病发病原因复杂,现主流研究结果认为炎症反应贯穿了整个发病过程[7]。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冠心病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血液成分发生改变对心血管病变有着重要的标志作用,但临床上常规检查项目对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生理指标仍相对较少。 黎鹏[8]等人的研究表明,NLR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中差异显著,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并可以预测长期病死率。有研究指出,RDW指数升高与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关联,认为高水平的 RDW 可能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9-10]。本研究根据这一研究结果设计研究发思路,对比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一共100例临床病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管生理指标,指标结果显示,高血压伴随冠心病患者体内的NLR、RDW、PDW等水平相较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明显升高,为了进一步评价各炎症因子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应用Gensini 积分法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后再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做出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以及吸烟史是造成冠脉血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冠脉血管发生病变的发病率升高,若患者有吸烟史,则冠脉病变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数倍。男性的冠脉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通过研究对患者各项血液指标进行比较,笔者认为NLR、RDW 、PDW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提示血管成分异常能够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运用中,可以通过对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有吸烟史的患者、中年男性患者、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做血液指标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积极干预,以防治冠脉病变,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 运,陈韵岱,傅向华,陈文强,李丹丹,谷新顺,季晓平,刘昱琪,李 伟,黄 东.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05:421-430. [2] 吴兆苏.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简介[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17S1:36-37. [3] 祝善俊.心力衰竭的进展(3)心室重构在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续1)[J].中国循环杂志,2005,06:403-405. [4] 张明雪,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血小板形态MPV、PDW值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01:30-33. [5] 黎 鹏,何 立,张光宇,张 卫,雷 红.NLR、MPV及hs-CRP与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联[J].心脏杂志,2015,2701:23-26. [6] 刘夏炎,余安运,于佩方,王 娅.RDW,HCY和LP(a)在高血压及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04:80-82+86. [7] 严亚琪,李 硕,董文超,刘 超,丁振江,王瑞鹃.NLRLMR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8,2404:612-615. [8] 方士杰,张 强,杨丽红,徐晓婷,刘 英,刘方方,孙彩红.MPV、PDW、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01:15-19. [9] 方士杰.MPV、PDW、RDW在预测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D].郑州大学,2019. [10] 颜俊青,邢 俊,宋星宇.PLT、PCT、MPV、PDW在冠心病診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17:90-9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