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方法探索 |
范文 | 周金莹 摘 要: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需要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同时积极组织竞赛活动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自主探究”精神 引言 “自主探究”精神是一个总称,其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学会自主探究,可以使他们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身边的点滴小事,能够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想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首先需要让他们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看似平常的地方发现不平常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当教师将课文的题目告知学生后,学生立刻对课题产生了兴趣,并提出问题:“小壁虎的怎么了?”“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的尾巴去哪里了?”等等。在讲解《春雨的颜色》这一课时,学生也会提出问题:“雨明明是没有颜色的,他们为什么要说雨是有颜色的呢?” 当学生发现问题时,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维会与一个个问号擦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考,并且喜欢上思考。在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应该予以鼓励,让学生能够勇于说出自己的疑问[1]。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有质疑的空间。 二、鼓励求异,允许不同答案的存在 求异思维是指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或独辟蹊径,从其他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可能性。小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他们常常会产生一些出人意料想法,对于这些想法,教师要加以甄别,只要想法是合情合理的,就应该予以尊重。 例如,在讲解《妈妈的葡萄》一课时,有学生提问:“狐狸妈妈还活着吗?”以教师的思维来看,狐狸妈妈已经是必死无疑了,但在学生的眼中却不一样。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狐狸妈妈还活着吗?”这时,学生就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我觉得狐狸妈妈还活着,它让小狐狸逃走后,自己滚进了草丛里,猎狗刚好掉进了猎人挖的陷阱里,猎人被石头绊了一下摔倒了,狐狸妈妈躲了过去。”有的学生反对这种说法:“狐狸妈妈受了那么重的伤,根本跑不动了。而且之后小狐狸找了妈妈那么久都没有找到,狐狸妈妈一定是死了。”另外一个学生反驳:“不对,狐狸妈妈一定活着,她只是在一个地方养伤而已。”狐狸妈妈是不是还活着这个问题,课文中并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因此学生提出的情况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组织竞赛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充满表现欲的年龄,渴望能够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受到别人的关注与表扬。当学生的表现欲被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推动着学生继续探索、学习。 例如:在讲解《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会有很多学生希望扮演其中的角色,教师可以将扮演相同角色的学生分在一组,即齐威王、孙膑、田忌三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将角色的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表演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朗读,并在小组内选出表现最好的学生。因为学生有了能够展现自我的舞台,所以会对朗读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小组内的同学通过相互讨论、互帮互助来揣摩课文中的意思,再根据文中的字句展开联想,推测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语气表情。教师可以在讨论期间观察各个小组的情况,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并把握住角色的特点。简单的一个活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他们探究的热情,将课文朗读变得活泼有趣起来。 四、组织实践活动 想要真正的掌握一种能力,势必要经过长期的、大量的练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2]。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自主探究训练。 例如:在讲解古诗诗《锄禾》时,教师如果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的思想,学生是无法理解的。现阶段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是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很多都没有见到过田地,更别说参加劳动。因此,教师在进行《锄禾》的教学之前,可以先安排一次劳动课,让学生了解到劳动的辛苦,这样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锄禾》想要表达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同时,在实践中获得收获。 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学生刺激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 參考文献 [1]王菊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15):42. [2]田凤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03):95-9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