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要刊速递 |
范文 | 2008年全球学生理想雇主调查 学生们不仅选出了心目中理想的公司和行业,还回答了职业目标、雇主吸引力的驱动因素等问题。中国学生对“奉献社会、服务人类”这一职业目标的认同率排在榜末,而欧美学生则将“奉献和服务”视为重要的价值选择之一。 610万毕业生就业考验政府作为 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610万人,他们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而这道就业洪流所流经的河床,已经由20年前的宽阔浩荡,演变为经济增长模式不平衡和外来危机夹击之下的愈加崎岖与逼仄。如何疏导这610万人构成的就业洪流,考验和改变的,不只是每一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许,也考验着政府作为。很显然,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必须尽快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迫在眉睫。 借读费取消引发的讨论 借读费取消,能否解决所有问题?有人认为,禁收借读费,或许会引发更大的“择校热”,而且不能保证收费不以其他名目(如“捐资助学”等)出现。取消借读费只是一小步,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我们的长期努力。 疯狂上涨的美国大学学费 美国大学学费在过去25年的增长幅度惊人,2007年,美国大学的平均学费是1982年的4.4倍,而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在此期间仅仅上涨了147%。学费飙涨,不但使申请就学贷款的学生人数增多,而且导致一些学生根本念不起大学。 修通教育公平的“断头路” 多年前,中国交通领域有一大独特景观——除了国道,一些省道以下级别的公路在接近省界的地方会“戛然而止”,邻省公路就差几里路而不能连通,这就是所谓“断头路”。后来,中央政府掏钱修路,“断头路”景观逐渐消失。然而,就差几里路而不能连通的“断头路”现象,在教育公平之路上同样存在,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及外来人口子女的高考问题等。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并实现教育公平。 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美国学生习惯和大人“说理”,碰到不能接受的事,总是问“为什么”。父母、教师乃至政府官员很重视学生问的“为什么”,先聆听,然后回答他们。“为什么”背后不只是一个问题,也是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 (责任编辑邓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