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现象”到“现实”的飞跃 |
范文 | 刘长兴 前不久,南开区为天津中学的国赫孚校长举办了办学思想研讨会。会上没有专著的“首发”,没有媒体的“推介”,只是教师讲“故事”,只是校长谈“想法”。他们以平实的语言和淡定的态度,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怎么样”等角度,诉说着在“普通中学”、“高考压力”、“素质教育”等诸多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矛盾中,这里发生的变化。这是一种让你不能不感到震撼的变化。因为,他们确实闯出了一条新路,一条教师“认”、家长“认”、社会“认”、专家“认”的新路。更加令人震撼的是,我们从这条谁都能学、谁都能做的新路中,看到了很多教育规划纲要的“影子”。如此的思路预见性和行动超前性,绝不因为他们先知先觉,关键在于他们遵循规律。 这几年,就有人曾经议论过“天津中学现象”。如果那时还算一个改革现象的话,那么今天他们的改革已经走出了“现象”,正在“成长”为现实。因为,现象属于感性的、表性的实践探索阶段,主要是在思考和尝试;现实则属于理性的、质性的经验形成阶段,更多的是整合和升华。但是,“现象”并非都能转化为“现实”,它起码还需要责任、见识、胆略和智慧的催化和助推。国校长和他的团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不断催化着改革的“现象”,终于助推成改革的“现实”。 说起“责任”,他们的校训“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做了最好的注脚。 当年,学校取名“天津中学”,外人乍一听准以为是所“名校”。其实,它只是一个“校名”。因为,它就是一片新建住宅的配套学校。无论你开始怎样“设计”它的定位,仗着“直属校”愣说是“市重点”, 可根本比不上“县一中”,更别说“市五所”了。尽管学生、家长不买你的账,到时候你也得“开门儿”。面对这样的情况,国校长从接手的那一天起,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责任”。谁都知道生源好了,一好百好。但是,什么样的生源都是资源。让“困难”生源变成人力资源,这就是学校的责任。正是为了这个责任,他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 “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这个命题非常深刻,又十分具体。他们深知,“成功”是每个孩子的企盼。因为走进这里无不背负着“失败”的包袱,就是家长不责怪,社会不“白眼儿”,心里也发“虚”。他们深知,“美好人生”是每个孩子的愿景。因为走进这里刚刚“品味”过人生的坎坷,可仍然相信人生的美好。他们深知,“准备”是每个孩子的需求。因为走进这里就期待着能够找到方向,获得信心,积蓄“能量”。可以说,他们对“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的思考,不仅闪耀着这个团队的职业理想,而且浸透着这个团队的个人良知。 办学思想不能是校长自己的思想,应该是全校师生的灵魂。为了让“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成为学校之魂,他们开展了校训“诠释”活动,让每个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回到教育“原点”,追问教育本质。一名教师这样写道:教育是什么——“影响”;教育为什么——“成长”;教育做什么——“服务”。简洁到了不能再简洁,也深刻到了不能再深刻。后来,学生又加入了“诠释”的行列。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为了能把校魂之“根”留住,学校在前厅专门装饰了一面“校训墙”,刊刻了校长、教师、学生对校训的生动解读。国校长说这就是学校文化的基础“符号”,实在精辟之至。这些年,正是这种“文化”的力量,使“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工作目标、学生的发展动力。 说起“见识”, 其实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对开放的追求。在一定意义上看,开放带来的开阔视野和宽广胸怀,就是“见识”。有人说,“见识”是改革的基础、创新的源泉。这话是否有点儿绝对,暂且放在一边。但是,如果没有“见识”,改革很难深化,大概已被事实所证明。 他们坚持坐下来“读”。国校长自己带头读,他读政策,世纪之交的两个重要《决定》、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文件、教育部和市教委的有关规定……他说,政策是管方向的,读就要读透。他读理论,从心理学、教育学到教育哲学,从传统的教学论、课程论到现代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主体教育、活动教育理论;从国外的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到国内的陶行知、叶圣陶、顾明远。他说,理论是管策略的,读就要读通。国校长还带着教师读书。学校给教师买新书,向教师推荐书,为教师举办交流和恳谈会,让教师分享体会和收获。他说,不指望立竿见影,但总会厚积薄发。 他们不断走出去“看”。国校长参加过美国的专业培训,考察过欧洲的教育机构;参加过华东师大的“部级”研修,走访过沿海各省的典型学校。他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所以,他让教师也走出去,到京、沪、鲁、豫等地学习,进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调研。学校规定出去就要有感受,回来还要有汇报。如今“一次性”汇报,已经发展成“持久性”研讨。而且,无论哪一次也是“研”不够、“讨”不完,总要从出发的第一站一直到回校的工作中。 他们诚心请进来“讲”,目的是向专家请教、和大师对话。专家帮他们论改革方案,学者为他们作专题讲座。如今讲座已经由面向班子、面向教师,扩大到面向学生。有人大、南大、天大、师大、市委党校的教授,也有社科院、农科院、环保所、飞机研究所的工程师,数十场讲座就这样一直“排”到今天。 这些年,国校长带领他的团队,就是这样以开放的心态,让海量的信息“涌”进了校园,并在相互融合、渗透乃至交锋中,经过充分地“发酵”,使大家的“见识”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增值、在思想碰撞中扩大。 说起“胆略”,应该说它是解放思想的基础,也是解放思想的起点。学校改革的策略——从综合实践活动“突围”,就是有力的说明。 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生源,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决心实在难下。按照“常规”那就得拼。“拼”时间,课后加课、休假补课;“拼”体力,“题海”战术、大“运动量”;“拼”心理,学校排名、自加压力。这样,就是升学率上不去,也落得“没有功劳有苦劳”。可国校长认为,这不是办学。于是,他的团队摒弃了“常规”,选择了“突围”,即让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综合实践活动,看到自己的潜能,提振成功的信心。这是一种既接受“常规”挑战,又主动挑战“常规”的选择。可以想见,没有相当的“胆略”,何以敢在如此高利害的面前,作出如此高风险的选择。 这里的综合实践非常“综合”,他们把社会调查、生态考察、社区义工、社团活动、专家讲堂都“综合”进来,纳入其中。而且,任何一项也很“综合”。今年暑期,他们就把社会调查和生态考察合并起来。国校长和教师们带领学生走进了改革开放前沿的开发区、保税区,科技进步前沿的高新技术园区、农业示范园区,经济发展前沿的集装箱码头、中心商务区,社会建设前沿的快速交通网、农村示范镇,感受飞速发展的天津。 这里的综合实践又非常“实践”。作生态考察,学生要采集样本观察,制作标本分析,写出研究报告。有时一直会“整”到深夜。他们发现“砍瓜”伤口愈合能力很强,就立课题、查资料、学嫁接、做实验,最终提出了“利用提取液提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初步设想。不少成果就是在这样设想的基础上,获得了全国和本市的大奖。“家长工作岗位体验”,必须上岗操作,还要写出感受。饭店端菜、医院挂号、工厂上线、商店算账……他们体验了父母的艰辛,更体验了社会责任。一个学生在电镀车间了解到这家工厂是在为美国加工,而且是有毒作业,心中特不是滋味,很有感慨地告诉大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不能永远这样,我们有责任让她富强昌盛。就是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三年要“实践”4至5个工作岗位,会受到多少启发、收获多少感悟,已经可以想见。 可别小看了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由于是“我要做”,而不是“要你做”,所以学生更乐于“综合”,更热衷“实践”。“模拟联合国大会”小组的活动虽说是虚拟的,更像是真实的。世界的热点问题在这里辩论,“代表”的综合能力也在这里展示。天文小组“流星雨”的研究成果,驳倒了外国权威的结论,受到了国际组织的褒扬。学生们“吸吮”着世界的营养,强化着自己的使命。 这里的综合实践又非常严格,全部活动都要作为课程列入课表,定期进行考核、确认学分。无论“导师”来自校内还是来自校外,每个“教学”环节都那么一丝不苟。看什么,听什么,学什么,想什么,做什么,每个学生都要按照提纲,逐一落实。综合实践从来没有“弹性”,始终不能“变通”。因为,他们下定了改革的决心,认准了“突围”的方向。综合实践转变了学生的心态,他们开始确信自己的能力;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他们更加确信教育的规律。 说起“智慧”,这是一个谁都能理解的概念。但是,让自己的改革过程充满“智慧”,又并非易事。他们深知只有“智慧”才能让改革显现活力和后劲。国校长一直为之开发着、凝聚着整个团队的“智慧”。 他们用“智慧”使改革在深化过程中,构建了操作模式。谁都知道,是否便于操作,直接关系到改革的生命力。他们认定必须坚持“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因为它是教与学的一个本质规律。 他们把从国内外“拿来”的成功经验,做了比对和分析,从众多成果中筛选了最能体现自主学习、最能适应自己学生的“先学后教”和“合作探究”。他们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初步方案,并经过反复“调试”,确定了“情境引入、自读教材、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反馈练习、归纳总结”六环节教学法,创建了课堂教学的基础模式。六环节教学法在全校得到推广,课堂“活”起来了,学生会读书了、能讨论了、敢讲话了,不再“因学而困、因困而厌”。教师说,由“针对教”转向“针对学”,是方法的革命,更是观念的革命,现在我们感受到课堂是有生命的。 他们引导教师把问题当作课题,让学习“捆绑”研究,创新了校本研修的基础模式。群众性“小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进一步完善了课堂教学基础模式的操作方法。历史的“圈点批注教学法”、地理的“问题打包教学法”、政治的“生活情境教学法”、生物的“模型引导探究教学法”等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各科学习的效率。 他们为了让“课程”无处不在,让环境也能“教学”,创新了课程文化的基础模式。推出了楼层主题设计:一层主题是“师生与校训”,二层主题是“学生与自我”,三层主题是“学生与社会”,四层主题是“学生与自然”,五层主题是“学习与创造”。学生在自己天天出入的教学楼里,随时可以感受丰富多彩且灵活多样的课程熏陶。 学校的“中心”是教学,它把德智体美的绝大多数任务“包”了;学校的“重心”在课堂,它把全面发展的绝大多数时间“占”了。只有你的教学高效了、课堂高效了,综合实践才有更多的时空,素质教育才能更实地推进。三个基础模式相辅相成的合力,使一个个难题得到了破解。 他们还用“智慧”使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赢得了广泛认同。谁都知道,家长和社会不一定看重你的“亮点”,但他们最担心被你“忽悠”。你要是真把他们的孩子带“疯”了,三年下来啥也不是,他们肯定心里别扭。国校长和他的团队深知这里的高利害关系,所以始终在改革过程中“跟踪”学生的变化。尤其是一直使用教育统计学原理,分析从入学到高考,学生学习成绩的动态走势。检验结果给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坚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高考成绩均有明显优势,理科学生更为显著。家长信了,社会信了。其实,你无论怎样说改革重要、改革必要,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在这个问题上老百姓最实际。 无疑,从现象到现实是一个飞跃,一个质的飞跃。因为,这个飞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国校长和他的团队,就是用“责任”、“见识”、“胆略”、“智慧”,落实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使这样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生源,发生了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变化。 其实,我们眼前的“现象”很多。记得十几年前,《天津日报》的记者魏月蘅,就写过红桥区的“古书红现象”、蓟县的“野鸭子现象”,可谓独具慧眼。但是,这些现象似乎没有成长为现实。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些改革现象,就拿津南区的海天小学来说,一所刚刚过了周岁的新农村学校,就办得那么红火、那么“现代”。作为“现象”值得关注,作为“现象”也真的需要研究,使它由改革“现象”成长为改革“现实”。无论什么“现象”,不要让大家“复制”,要供大家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