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的定位与策略 |
范文 | 郑莉莉 朱燕 罗伦红 【摘 要】本文分析国内职业学校开展技术服务的现状,将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的职业学校定位为政企校行、紧密融合的职业教育示范区,工匠精神、技术能手的职业人才培育区,创新创业、科技推动的职业项目试验区,资源整合、信息融合的职业资源集聚区,提出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的策略:建设“产教一体”的高新园区、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训基地、搭建“产学研验”的研究平台、组建“创新驱动”的科技团队、建设“人才聚集”的教学工厂、开展“送教下乡”的服务活动、推进“咨询帮扶”的科技特派服务机制、开展“技术为王”的培训输送等。 【关键词】职业学校 社会技术服务 定位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B-0067-03 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广义是指职业学校的社会功能,包括培训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为社会进行技术服务等。狭义是指职业学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除了实施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外,还要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支持、农民工培训和社区服务,职业学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目前,越来越多职业学校重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除了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外,也逐步开始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为区域经濟、行业产业服务,以技术推广、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为主的技术服务工作。 一、国内职业学校开展技术服务的现状 目前国内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形式不够丰富,获得关注度少。在中国知网的文献中,关键词检索同时涉及“社会技术服务”“职业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这两个关键词的文献共有 360 篇。由此可见,研究者对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缺乏关注,但随着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及创新技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职业学校对社会开展技术服务也不断增加。目前使用最多的有四种模式: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实训基地模式、校企共建服务中心模式、政校企共建科技园区模式。对于新农村,还提出了政府、学校、养殖户“三方共赢”的模式,“六位一体”模式。 职业学校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很高,在专业建设、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上、在师资和技术服务资源支持上都做了努力。但是,一方面,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观念不积极,信心不坚定。大多数企业更喜欢直接的成熟的科技成果或者利用现成的资源,希望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捷径,不想把希望寄托在职业学校边走边试验的阶段,不能等待校企一起成长,很多企业担心和职业学校深度合作时所经历“尝试”“试验”阶段的投入的没有成效,导致投入产出不对等。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职业学校参与、开展社会服务的政策和法规,少了政府的关注与支持,职业学校和企业在技术服务合作方面只能自行摸索,艰难前行。 二、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的定位 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目前发展相较滞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应多方重视起来,共同研究相应策略并进行探索,摸索出一条政府放心、行业舒心、企业开心、学校重心的道路,为了在正确的方向上研究,在形成相应体系构建和模式之前,应先对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进行定位。 (一)是政企校行、紧密融合的职业教育示范区。开展社会技术服务是职业学校职能之一,是一项复杂、系统的需要制度保障运行的机制。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校紧密融合,共同构建推进社会人才、技术、科研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以开展社会技术服务为导向,为职业学校的发展进行精准定位。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以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推进技术创新积累。同时,在对接企业真实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资源与企业紧密合作,推进技术创新、校企协同创新,有效成为培育和发展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的示范区。高效良性地推动以技术服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全国政企校行联合推进职业教育的典型示范区。 (二)是工匠精神、技术能手的职业人才培育区。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是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是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使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模及特色是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与企业对接,以满足企业用人标准为导向,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和模式,以达到社会岗位及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校企高度合作,有效提高人才质量。同时做好人才成长规划和提升服务,为技能人才的继续学习提供支撑。把职业学校建设成工匠精神、技术能手有特色亮点的职业人才培育区。 (三)是创新创业、科技推动的职业项目试验区。积极开展科研创新,为地方提供技术推广和支持,是教育转化为科学、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是科学研发和技术推新的重要基地,要传递科学技术,也要从事技术生产。职业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科研立足于教书育人,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学校创新科研的文化氛围,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意识,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调动学生、教师、企业、行业的积极性,打造一批具有创新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建构一个具有创新科技思维和能力的团队,用科技推动职业学校开展技术服务的发展。让职业学校成为最具创新意识最能激发人才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项目试验区。 (四)是资源整合、信息融合的职业资源集聚区。很多职业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规模小、专业散、招生乱、师资弱、实训设备落后,也有很多企业行业由于经费、融资、市场等原因规模小、方向不清晰等。如果职业学校能承担起开展社会技术服务工作,势必会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格局,跟更多的企业和学校进行合作、资源共享。拥有较强师资力量的公办学校以及企业集团可以充分发挥其主导优势作用加强对弱小学校的专业指导和帮扶,将实训基地向共同承担社会技术服务的学校开放,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职教优势资源。企业和学校、企业和企业也可在产品开发、师资培训、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共享,抱团取暖。如此一来,职业学校成为资源整合的聚集区,以便更好更高质量地为社会技术服务做强有力的支持。 三、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的策略 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招标课题“职业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新型农民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多次前往柳州职教园区多所学校进行调研,在查阅研究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特色,以互为需求、互惠共赢为导向,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的策略。 (一)建设“产教一体”的高新园区。高新园区是指在政府支持下以企业和职校为双主体建设的产教园区,它可以实现职业学校服务企业科技生产、研发,企业生产服务职校实习、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目前广西柳州市委市政府以“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工业经济”的特色理念投资 50 亿元建设柳东新区,它以汽车产业为基石,呈现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态势。园区入驻了有相关专业特长的 15 所职业学校,师生规模达到 10 多万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职教基地,园区内每一所学校都与多个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了“校中有厂”“企中有校”“植入式工作站”“企业生产线托管”等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学校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技改、研发服务;企业利用特定产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线为学校的师生提供实习、实训和研究平台,成功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双赢。 (二)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训基地。职业学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学校可以将实训基地建在产业园区内,以此作为开展科技服务为主、实现优势专业服务产业零距离对接的实训基地。比如柳州市蜚声中外的以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为特色的“广西汽车城”,柳州全市职业学校的在校生 70% 报读汽车及机械类专业。学校持续探索、建立汽车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在柳东新区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设立实训基地,并努力整合资源,建立起具有产业政策咨询服务、联合教学、员工技能培训、检验检测服务、技改科研服务、产品升级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三)搭建“产学研验”的研究平台。为解决企业人才、资源的需求,职业学校应该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区域特色、特定优势产业和学校专业特长而搭建“产学研验”科技研究服务平台,实现校企基地、平台和成果三大对接,平台可以依托学校专一的专业特长,利用学校在人才、技术、科研、检验、实验试验等方面的优势,面向当地特定产业企业提供服务,以达到与区域经济特色相融合的开放式合作平台。比如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利用自身畜牧兽医专业的特长,依托柳州市柳北农业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特色优势,与园区内特定产业企业温氏养殖集团等共建产学研基地,学校建有牧场、兽医门诊、宠物医院、疫苗研发工作室,为企业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动物病理检查、病毒培养实验、动物疫苗试验等,根据区域特色,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特定行业产业企业。 另外,高科技产业能够带动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高校和职业学校应该承担起技术开发的重任。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职业学校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进行关键性技术攻关;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出台相应的机制激励教职工进行专利的开发。 (四)组建“创新驱动”的科技团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研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职业学校可以摸索科技创新之路,高效推动技术服务发展,组建创新、高效的科技团队,团队配套有相应的政策、激励政策、硬件支持,以保证科技团队的有效运转,再发挥集体的智慧有针对地开发课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组建科技团队,更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开发能力,有效提高技术培训能力,提高生产效益。再者,科研是提高教学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提高教学团队的技术开发、推广、培训等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水平、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另外,地方政府和职业学校要与时俱进,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改进课题研究模式。地方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提供课题研究方向,由企业赞助、职业学校研发,加大行业企业与学校的融合力度,真正实现知识服务于产业。 (五)建设“人才聚集”的教学工厂。职业学校对社会开展技术服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也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但目前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依然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专业内容不贴切社会发展,岗位适应能力弱等。要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可以构建以“教学工厂”为依托、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职业技能调整教学内容,建设社会服务基地,实现专业教学情景化和生产化,使教学中呈现商业、商业中提炼典型案例开展教学,实现商教合一、校企一体,培养具有高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有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教学工厂”激发了人才的积极性,让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有了转变,培养的人才具备着团队精神、创新、终身学习的特质,更好地为社会技术做服务。 (六)开展“送教下乡”的服务活动。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发挥自身专业师资、实验实训设施等优势,开展有利于民生的“送教下乡”活动,给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深入基层,在农民技术培训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需培训、学用结合的原则,根据受培农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培训效果。 在管理上可以采取灵活开放的形式,比如“送教下乡”集中培训,“送教上门”将培训拓展到田间、乡镇、企业等,方便培训学员,扩大职业学校技术培训的覆盖面,促进知识应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的素质。职业学校应不断拓展技术服务功能,采取多种形式推动技能培训发展,通过主动的广泛的技术培训走向社会公众,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 (七)推进“咨询帮扶”的科技特派服务机制。科技特派员是指经过政府部门按照一定程序选派,按照市场和农民需求,从事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特色产业开发、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即选派科技人员到企业、农户和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无偿或有偿的使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工作,或协办、领办、创办科技合作社的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可以通过咨询、指导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有效地利用当下各学科专家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职业学校也应当发挥其学科、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宏观层面的决策咨询服务,在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做出决策时提供智力支持与策略支持。 (八)开展“技术为王”的培训输送。职业学校通过技术培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是一种非常具有实效的模式。职业学校通过提供各种技术培训实现劳动者的知识积累、流动,提高效率和素质。通过广泛的技术培训走向社会公众,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职业学校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知识讲座体现了其服务宗旨,也优化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其应要不断拓展培训功能,采取更多更丰富的形式,推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发展,为地方企业培养实用性高技能人才,为地区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实现和提升做贡献,为地区经济发展做服务。 政府可以进一步从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对职业学校、企业进行规范,引导社会关注职业教育事业,肯定职业教育,大力推广校企合作,挖掘渠道,共享资源,积极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企业等相关社会服务资源开展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等服务,有力促进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辐射带动能力生成。应营造“创新、分享”的生态环境,搭建“高效、共享”的服务平台,建设“多元、多方”的运行机制,建设“保障、强大”的支持体系,反哺人才培养工作,构建和不断完善社会技术服务体系,服务于更多社会经济。 作为职业学校,应适当调整办学方向,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激发办学活力,准确把握服务定位,逐步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科研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覃曼丽.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2]吴少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李 燕.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植根地方经济服务行业产业[J].教育与职业,2015(1) [4]韦成杰.广西柳州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J].轻工科技,2012(3) 【基金項目】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6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职业学校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GXZJ2016ZD28)。 (责编 江月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