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索“学案引领,微课支撑”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
范文 | 武佳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步入校园并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了适应这一教学改革,“学案引领,微课支撑”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普遍模式。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把新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信息技术。 关键词:微课?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 ? ? ?文献标识码:C?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201-01 1? ?引言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的步入了小学的课堂并成为一门必修课,虽然在我国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比较晚,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我国小学生的信息教学不仅得到了高度重视,而且推出了“学案引领,微课支撑”的学术热潮,在这一模式的带动下,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得到了更加完善的改观,进一步促进了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 2? ?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现状 近年以来,信息是各行各业的重要资源,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商机,教育教学也在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把计算机教学纳入小学生的课程之中,后来经过不断的变化发展成为“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也逐渐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成为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首先,在很多地方,信息技术教育由于硬件设施不达标目前还并没有完全实施,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小学没有得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跟科学技术有关,需要在电脑上操作的学科,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基本的技术操作,但是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不了解,上课老师讲的知识完全听不懂,这就造成了老师在讲授知识时两极分化严重[1]。其次,很多学校专业的计算机老师比较少,一个老师可能要给全校的学生上信息技术课,这就导致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跨度比较大,备课比较困难,对学生们掌握计算机的程度了解不能全面化,造成很多问题。最后,部分学生思想上并不能很好地重视这门学科,觉得这就是无关紧要的副课,把信息技术教育当成放松愉悦的课程,只会在信息技术课时玩游戏,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不了兴趣,这就导致在学习时比较困难。 3? ?信息课堂中“学案引领,微课支撑”应用 小学生的信息课程面对以上所提的种种困难,教育教学者通过实践教学和经验总结提出了“学案引领,微课支撑”这一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出现的确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很多难题,给现如今的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便利。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学案引领”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导学方案,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了才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情详情去准备导学案。如在讲《画多边形》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展示一个漂亮的多边形花盆或者多边形的收纳盒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先对这个多边形产生兴趣,再逐步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学案不仅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再如《初识WPS》这课时,老师先给大家展示几张色彩鲜艳搭配合理的电子小报,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再引入“wps”这个软件,打开该软件的时候再给学生逐步讲授窗口页面及一些常用工具栏。一个有趣的导学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信息技术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微课是现在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通过网络教授来传播知识的形式,一般都是3-5分钟左右,通过视频的录制再展现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每周就是一节,在这有限的时间传授更多的知识,如果老师能够合理运用微课来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支撑,不仅会给老师自己带来很多方便,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直观教学中获得知识[2]。如在讲《插入表格》这节课时,老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来让学生反复观看,在插入表格时先选定需要插入表格的位置,再选插入形式,最后插入单元格,如果老师通过口头讲授并不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但是通过微课的展示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如何操作。在讲述绘制表格斜线和合并单元格也可以通过微课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在主观能动性下自行动手操作,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度。 4? ?“学案引领、微课支撑”在信息课中该注意的问题 “学案引领,微课支撑”虽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广泛应用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但是在运用该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导学案的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自主性特点,不能千篇一律死搬硬套,导学案只是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该课学習内容,教师在学案设计任务时应该把学生的学情和知识水平放在首位,实际操作中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最终完成任务,使其在完成任务之后获得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其次,微课的制作也要清晰明了,可以再网上找相关素材进行刻意的标注,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如果有不懂之处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状况对微课视频进行重新加工利用。最后,虽然有微课的支撑,但是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置身课堂之外,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巡回指导,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学生完成任务后作出合理的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发挥想象力去完成更优秀的作品。 5? ?结语 综上所述,“学案引领,微课支撑”确实给现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带来了很多好处,教师在教学中也减轻了很多的教学压力,但需要教师认真做好学案的引领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微课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带来了更多的直观性,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更容易上手操作,这个也需要教师在网络上寻找合适学生实际情况的视频内容。总之,“学案引领,微课支撑”是教育教学中新的亮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老师们做更多的投入,结合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教育教学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聂凯.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1):83-85. [2] 徐志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8):114-1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