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牛蓉芳 摘? ? 要: 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研究如何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得到普遍关注和探究。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型的思维工具,将其运用到课堂上,既可以提高授课效率,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拓展解题思维。对此,本文从思维导图的内涵出发,研究高中地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革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策略,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教学策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地理? ? 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知识结构框架复杂、信息量大、综合性极强又具有一定的理科性质,极为强调解题思维、知识梳理、整合的能力,而就目前单一的课本教学而言,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发挥,当思维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框架知识而没有重难点侧重、多元思维拓展、知识体系整合完善时,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恰好满足了地理学科教学的要求,由于思维导图对基本分类概念的强调,学生往往可以养成归纳问题解决的要点方向能力,思维导图本身的特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之既深刻理解课本内容,又拓展延伸知识体系,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框架,显著强化地理教学效果。如何正确运用思维导图,使其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将从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最早是由英国的东尼·博赞先生创造并运用的,思维导图是依据人的大脑思维的特点进行创新的[1](16)。它由中心目标出发,向外扩展,大标题与子标题之间由粗型曲线连接,从而加强记忆,再由单个子标题向外继续拓展,不断发散,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存在有机联系,整个思维导图既像是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传递着信息,又像是根支交错的大树,枝繁叶茂,形成一个有机的联想系统[2](134)。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模式,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有机细化教学内容,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高中地理进行思维导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多元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知识较为冗杂,极具综合性,打好坚实的基础对后期进一步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往往因为地理信息量大,又较为抽象,在学习时缺乏熟悉感,自然消减对地理的兴趣。面对这一现象,运用多种符号、色彩及图文结合方式的思维导图往往能够得到学生的青睐,思维导图强调言简意赅、内容的关联性、图片符号的使用,由此高中地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时,丰富的色彩运用,声情并茂的图片使用,简洁符号的联系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注重字体、字形、字号的合理控制,颜色搭配的设计及小细节的强化处理,思维导图以一种新颖又有力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中,一改传统教学的单一、呆闷,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体验中集中精神,产生极浓厚的学习兴趣[3](21)。 (二)枝干联系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记忆。 思维导图具有脉络特征,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能力。高中地理知识较为复杂和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整体分析把握能力要求极高,但部分学生在这个方面较为平庸,理解地理知识有难度[4](132)。思维导图正是打破门槛的利器,它符合人类思考的逻辑脉络,通过挖掘和拓宽不断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剖析。高中地理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通过问题的深度剖析和知识框架有联系的梳理,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到每一个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及整个区域的整体性,并从多个枝干的分析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并在全面的拓宽延伸中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 (三)空白分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由向外不断发散的枝干组成,子枝干往往与主枝干具有紧密的联系,解决问题时,可以有意识地增加空白分支,让大脑进行联系型思考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引导学生用全面、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考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全面发散思维。 三、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时的问题探究。 高中地理信息量大,由于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极为强调课前预习的作用。一个高效的课前预习必然是带着一定问题和思考做出的行为,老师可在授课前布置一定量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思考并解决问题。此时,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极佳的辅助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以教师给出的题目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目标,同时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对中心概念进行图片或符号补充,而后根据课本内容解答,画出相应的分支进行关键词凝练式整理,接着在中心目标的空白区域画出空白分支,进行基于课本又脱离课本的问题思考,形成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解读和创新思考,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对课堂内容有初步了解和个性疑问点。例如,在教学“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章节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课前布置相应的任务目标,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我国西北荒漠化现状”“荒漠化防治措施”等相关的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区域地理环境、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初步把握课本内容的框架体系及本科课的重难点内容。比如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提问:“大家知道我国西北地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明显,加之西南地区诸多山脉的阻挡,使印度洋暖流受到阻挡,造成很大的荒漠化地区,在荒漠化的治理上大家可以想到哪些措施,荒漠化地区要如何发展农业,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把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学生可以在预习过程中,以“我国西北荒漠化现状”“荒漠化防治措施”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目标进行探究,根据书本内容进行枝干补充拓展,而后再加上部分空白分支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及新问题的探究。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想到的内容与小组成员分享,然后教师派出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比如以“西北荒漠化的防治”为关键词,连接“世界”学生会发现在印度、沙特阿拉伯、非洲中部、智利、墨西哥都有沙漠存在;连接“农业”会发现利用光照强、降水少的优势可以种植棉花、甜菜和多种水果,采用滴灌的方法种植;连接“经济”会发现该地区发展水平不及东部沿海地带,地广人稀,但是旅游资源丰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在预习过程中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课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框架的梳理和整合。 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关键词放入整个思维导图框架中,而后添加学生疑问分支或对学生有疑问的分支进行标注,寻找时间进行恰当的解答和延伸,既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又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授课时应有意识地对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进行补充,使整节课程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整合和印象。例如,在教学“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和整合。首先绘出今天主讲的三个分支,城市内部结构组成、城市服务职能分布、城市化优化,而后进行细节填充。完善课程知识的细节内容,并通过不同颜色及符号的使用对课程重难点着重展示和介绍,使教学过程充满条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的门槛。具体说来,学习城市与城市化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以“城市与区位”为关键词,连接“交通”会发现,我国有些城市发展是依据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比如长江流域的重庆、武汉,也有依靠铁路实现了城市的繁荣发展,比如广州、焦作、株洲;连接“历史”,发现历代很多都城凭借浓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发展,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比如西安、咸阳、南京;连接“矿产”,发现新疆克拉玛依和黑龙江大庆以石油闻名,辽宁鞍山、本溪铁矿丰富,黑龙江鹤岗、鸡西和山西大同煤炭资源丰富,连接“经济”会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当然,很多学生会想到西部很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遠远不及东部沿海城市。 (三)课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巩固和强化记忆。 巩固训练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对某一区域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整体性把握,将各板块的知识进行关键词串联,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化的知识系统。例如,在对亚洲区域进行整体复习时,教师可将亚洲作为思维导图探究的中心,以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作为主分支,再将宗教、文化、政治、地形地貌、矿产、交通、市场、气候等作为小分支,具体说来:可以以“亚洲”为中心词,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讲,可以分析东亚、东南亚、西亚的气候差异,比如气候带、气温、降水,从地形上分析亚洲有平原、高原、丘陵,有西亚干燥的温带大陆气候,也有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气候区,不同气候带下植被生长情况存在差异。荒漠等多种地形地貌;从人文环境的角度讲,可以从城市的宗教、文化、政治分析,比如拉萨、伊斯坦布尔等城市受宗教影响较大,马尔代夫、泰国都有着秀美的自然景色,吸引世界游客前来观光;阿联酋、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受到石油资源的影响较大;中国烟台、韩国釜山、日本东京、阿联酋迪拜因港口良好航运发达,从人口的角度分析,亚洲东部人口由于自然气候因素数量要多于亚洲西部,中国、印度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中国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开始实行“二胎政策”,而日本则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构建一个递进式、发散型的知识网络,让学生通过与教师共同构建思维导图,获得全面、系统性、网络状的了解,完善大脑知识体系。 四、结语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虽然抽象但与人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了解并分析周遭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极佳的辅助思维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思维导图的使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多元发散思维,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敏.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6(33). [2]吴金花.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65). [3]周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7(6). [4]李晓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47). [5]张俊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