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有规矩始成方圆
范文

    杨海宁

    一提到惩罚,我们教师不由得有些谈虎色变,好似,惩罚都是“坏”老师才干的事情,称职的老师就应该把夸奖挂在嘴边。那么教育需要惩罚吗?还是先来听听我的烦心事吧!

    这个学期开学,在班级管理上我遇到了些麻烦。这班四年级的小学生竟如此“不听话”。一直以来,我都主张以孔子的“仁爱”思想为教育管理理念,遇事多与学生明理、动情,尽量宽容地对待他们的过失,让他们在一个较为宽松的氛围中学习、生活。所以,我们就真的像朋友般友好相处,可今年一开学他们就“不给我面子”,有好些任课教师反应班级上课纪律变差。我自己也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如小萌同学作为一名副班长,竟在一天中被我批评了好几次。每次她都一脸诚恳地从我这儿离开,一会儿又“再见面”。再看看班中这样的学生正悄悄变多。看着他们活蹦乱跳的机灵劲,我陷入了苦苦的沉思之中,看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讲道理式的单一的教育手段已不再有效果了。自然,我想到了惩罚。不过,这毕竟是个敏感的话题。为了解决内心的困惑,我翻阅了相关的教育书籍,进行惩罚管理的探究:

    在下文,我就围绕班级管理中的惩罚,谈谈自己一些浅薄的探究与想法,以期来丰富大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对惩罚问题的认识。

    一、惩罚的合理性

    虽说教育不能动辄惩罚,但离开了一定的惩罚,它也将是苍白无力的。 我们小的时候谁没挨过老师的“黑板擦”?我们的爸妈谁没挨过老师的板子?不可否认这些惩罚确实给了我们劝规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同样的错误不敢再犯,因为是实实在在地“痛彻心扉”呀。我们再来看看古往今来的教育大家们: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怎样对待犯错误的弟子呢?《论语·公冶长》中记载有一次,孔子看到“宰予昼寝”,愤然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是非常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是其珍惜时间的名句。所以看到宰予白天睡觉,浪费时间,孔子理所当然地震怒而痛加批评了。由此可见,当弟子犯了有违“礼仪道德”等原则性过错时,孔子给予的批评是严厉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弟子迅速反省、改正。

    由此看来,在教育教学中,当学生违反相关规定、并造成较大危害时,我们应该给予明确的批评,并责其改正。这可以看做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只要你的目的是善意的,方式是温和的,那这样惩罚的结果也是有一定正面意義的。那该如何在教育管理中实施惩罚呢?

    二、惩罚的程序性

    要发挥教育管理中惩罚的育人作用时,就必须按照正当程序具体实施:

    (一)按约惩罚

    我国《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实行草案)》第八条规定:班主任为维护班级的正常学习氛围、建设良性发展的班集体,可以制定一些适用本班的班级规范,以此来规范本班学生行为、建立班级管理常规。这是指教师可以通过预先制定规章制度,并且照章办事。这个制度的制定、惩罚的方式、手段、力度皆应经过全体学生讨论通过,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有了制度,教师只是制度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同时在之行的时候需要提前与可能受到约束的每位学生进行交流,先有规则再照章办事。

    首先,要制定班级管理常规。我利用班队课,与全班同学商讨了班级常规。总共分四大部分:纪律、卫生、学习、文明(这是结合校流动红旗竞赛制定的)。先由每个大组选择一部分,去细想这部分规则,然后提交全班同学讨论、补充、修正,最后形成班规初稿。要注意的是,我们只是本着教育学生的宗旨来定班规的,所以所有的条约中不能有伤害同学自尊心及身体的。比如:上课迟到,就罚为大家背诵一则古诗或论语,并谈谈它的意思及其读后的感受等。

    (二)事先通知

    有了班规,就由相关的班委去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班规制度。发现有同学违纪,调查情况属实以后,依约实行惩罚。同时,要注意班干部和教师在惩罚之前,必须出具足够的依据以及让接受惩罚的孩子了解自己犯错的内容和如何改正。

    比如负责早读的学习委员发现有同学迟到了,记下迟到几分钟,再通知他违反了班规中的早读纪律这一条,请他在语文课上为大家背诵一则古诗或论语,并谈谈意思与感受。

    (三)接受申辩

    我们之前就讨论过禁止一言堂的问题,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而是和学生们共同拥有的,因此在作出惩罚之前,应当听一听被惩罚孩子的心声,允许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小心论证、确认,不偏听偏信,这样才能保证惩罚的公正性。

    说来也真有效果,班规惩罚试行的第一天中午,就餐纪律就特别好。我与副班主任在前边分饭,各个同学则井然有序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就餐,整个就餐过程就只听到勺与碗相碰的响声。这与以往的熙熙攘攘比起来,简直“判若两班”。看到这儿,我猛然醒悟到;班规惩罚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对学生的一种惩罚,准确地说,这应是学生约束自我的惩罚。

    再请读几篇学生写的有关班规惩罚的日记:

    1.今天,我很高兴。因为班里制订了班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看来,这句话是对的。有了班规,各方面都好多了。

    2.今天,我迟到了,所以被罚背诵古诗了。罚了之后,我并没有恨班规。我触犯了班规,就应该负起责任,受到惩罚。这是为我多睡了几分钟负责了。

    3.今天班队课,我们班在制定班规。班规真严。如排队到音乐教室上课,要是插队或滑楼梯了,就为大家画一幅漂亮的画,贴在班级墙报上;还有更严的事,就是做作业不专心、讲闲话,或到同学那儿抄,就为大家介绍十个成语或歇后语。可是,我最怕的却是上课乱插话,大喊大叫这条,将会被罚讲一个5分钟以上的名人故事。今天我就是因为这个,被罚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真长,很难记住。我现在头还发晕呢!

    虽然班规有些严,但是我会遵守的。因为我也是班里的一员,要是我不遵守,就没资格在这个班里。

    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俗话说孩子是“记吃不记打”,离开管束和惩罚,可能就会有一批等待开凿的明玉永远失去光泽,因此,我认为作为老师,不可谈“惩”色变,只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学生适当的惩罚,恰恰是一名负责任老师的表现。

    三、惩罚的关爱性

    一段时间之后,就有同学说班规太细太严,不喜欢被约束。为了更能体现班规管理中的人文性,我也与全班同学商量,在处罚了某一同学之后,同时在班规惩罚单上记一笔,一周结算一次。处罚10次以下的同学,被评为本周班级小明星,奖励一支笔芯或别的学习用品,并把照片贴在班级墙报上;一个月评一次班级大明星,奖励一本软皮本;半个学期评一次超级明星,奖励一本书;一个学期结束评超级大明星,奖励两本书。上个周五,公布了第一批班级小明星,被评上的同学喜气洋洋地领奖品,其他同学两眼直直地看着领奖的小明星,心里似乎也对自己下个星期的努力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四、惩罚的细节性

    因为惩罚管理是严厉的,所以在实行时,就更要注意做到每个细节的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才会自觉遵守班规,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有一次,我发现纪律委员小诺管纪律时,记下了违纪同学的名单,可没有告诉那位同学。后来那名同学表现变好了,小诺也没有帮他除去惩罚。且每次由她管班时,纪律都较松散。我又一次告诉她该如何管理纪律,可是几天过去了,依然老样子。后来,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她存有私心,利用纪律委员的职责,对某些不顺眼的同学进行“报复”,而对自己的朋友则包庇之。一盘问,的确如此。同学们立即表示撤去小诺的纪律委员职务。要知道原本我還差点误以为是她的能力问题呢!这件事对班级的全体成员影响相当大。他们或多或少地懂得了只有公正无私地做人处事,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与赞赏。

    五、惩罚的规则性

    在我们结合班规进行惩罚教育的时候,同时,也要注意遵循以下这些规则:

    (一)目的单一性:惩罚的目的应该是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他指明改正的方向,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不是以侵害学生人格为目的,更不能是为了泄私愤。

    (二)对象的指向性:惩罚的对象应该是行为而不是人,应该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进行惩罚。

    (三)过程的公平性:惩罚必须有明确的事实、有充分的依据,并遵守正当的程序,保证过程的公正公平,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自觉地改正错误。

    只有遵循这三种原则,才能将惩罚艺术化,将惩罚亲切化,让孩子们不排斥惩罚,依约惩罚,促使他们在适当的惩罚过程中规范自我,并健康成长。每每看到孩子在规范中逐渐懂事、长大,我的内心就会涌起无限的感动。最后,就让我将一句话送给所有热爱班主任事业的教师,以期共勉:“有规矩才成方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作者单位:青岛包头路小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