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别打扰宝宝的自言自语 |
范文 | 张 旭 关键词语:别打扰宝宝的自言自语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非常重要 典型案例: 1、小男孩牛牛3岁了,长得活泼可爱,虎头虎脑的,爷爷经常带他在楼下玩。邻居们都爱逗他说话,问他几岁了、玩什么,他都一一回答,虽然口齿不很清晰,但也能听得明白。近一段时间,能说的词语越来越多,可是爷爷反映,最近牛牛经常自言自语,他有些担心,以为孩子有什么问题,所以前来咨询。 2、朋友的宝宝也差不多3岁了,是个女孩儿。她也经常跟自己说话,有声有色地一问一答,大人问她,她却说:“没跟你说话。”仔细偷听,发现宝宝在做游戏时自问自答:“娃娃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红的。”或者一边穿衣服一边说:“穿好衣服。”家长看到孩子自言自语很担心,于是,也来我们诊室咨询。 3、当我问一个3岁的幼儿:“你今天吃糖了吗?”他脑子里会浮现有关糖的一切事情,比如超市里的糖盒子、糖盒子里的糖、妈妈桌上的糖、奶奶今天给的糖……他有可能一一全说出来。但在最后他才告诉我们:“奶奶给。”于是我们会明白,是奶奶今天给他糖吃了。 4、一个已经9岁的男孩,都上小学三年级了,当问他:“你喜欢过春节吗?”他竟然从春节开始,一直说到包饺子,然后又说去奶奶家包饺子,后来说奶奶家养羊,再后来说爸爸开车去的,最后又说喜欢放炮……听着感觉前言不搭后语,没有逻辑性。 Good idea给宝宝的自言自语留出空间: 当宝宝边玩边嘀咕,一个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说些什么时,有些妈妈会听听宝宝说什么,密切关注,从不打扰,更不会禁止,只是会记下一些发音或语法的错误,有机会时给孩子纠正过来。也有些妈妈对于宝宝的自言自语,即使听不懂,过后也会表扬:我的宝宝说得真好。让孩子快快乐乐地说,自由自在地长。这都是好妈妈的表现,爱孩子是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 Bad idea不给宝宝留空间: 有的妈妈几乎不错眼珠儿地盯着宝宝,只要宝宝一说什么,马上就问。即使宝宝说“没跟你说话”,她也会不停地追问。也有不让宝宝自言自语的妈妈,认为宝宝净说些没用的废话。这样的妈妈告诉宝宝:“不要说废话。”在他们看来,自言自语的内容都是废话,宝宝要长大,就不能说废话。其实,妈妈爱孩子,就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专家点评: 其实,宝宝自言自语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幼儿心理发展和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 让我们看看宝宝为什么会自言自语吧。我们知道,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宝宝大多讲述现在发生的事,看见什么说什么。没有连续性和逻辑性,没有经过大脑加工,这样说出来的叫做外部言语。随着成长,他们开始慢慢能够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这样加入思考的,即已经内化的叫做内部言语。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转化,叫做言语的内化过程。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他的言语才能成熟。 例如那个吃糖的宝宝,当他回答“吃糖了吗?”的提问时,他脑子里浮现有关糖的一切,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一直到最后才给出答案:“奶奶给。”这个思考过程就是内化过程。由于宝宝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候,调节、控制和分析的能力有限,导致在解决问题或游戏时只得借助言语张开嘴巴“大声地”思考,形成了自言自语。可以说儿童的自言自语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是儿童思维的有声表现。有的孩子自言自语较多,这恰恰说明他们肯动脑筋。 有时,宝宝一边大声地说话一边思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从内部控制自己的思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他人的言辞命令所引导,当想调节自身行为时,就模仿大人的言辞来帮助自己。比如说,宝宝有时在外面会说:“好孩子,听话,别乱跑。”睡觉时也很可能说:“乖,睡觉。”好像在学着大人的口气哄自己睡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随着宝宝慢慢长大,自言自语也随之减少。很少看见上学的孩子在睡觉时还学着妈妈的口气哄自己入睡,可能他会在心中告诉自己要睡觉了。而那个9岁男孩,就是言语没有充分内化的表现。有时还有另外的状况,比如有一个6岁的孩子,小学一年级,看见什么,伸手就拿,不懂得向人问问可不可以拿,以至于到谁家也不受欢迎。这个孩子平时经常自言自语,内容都是大人责备孩子的话,问他,他不承认,但是又停不住地说。这也是自言自语阶段没发展好的一种表现。这种状况的孩子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可以矫正过来。所以,当宝宝自言自语时,我们家长不要打扰,更不要禁止,只要关注和鼓励就好了。听听他在说什么,可以了解他的思考能力,往往他说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所以说,自言自语大有好处,让我们的宝宝顺利度过自言自语阶段,健康成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