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 |
范文 | 吴月红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真正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对于现在的很多初中生来说,历史学习变成了狭隘的背诵知识点、简单复述教材的过程,在他们的印象中,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一门学科。有不少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如今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有效落实,只有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才能提升教学效率。但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不仅有教育改革的复杂性,而且有陈旧的教学观念和习惯倾向等,这些都需要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转型。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创设是关键,基于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要有效解读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巧妙设置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教师在解读核心素养时,还要对核心素养的具体概念、包含内容、培养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将核心素养培养与历史教学融合在一起,结合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可将核心素养与历史基础知识联系起来,结合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发展特点设置教学目标,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三维教学目标设置原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融入更多核心素养内容,类似“了解史实”“熟悉秦汉疆域图”“了解拓展范围”“了解秦汉统一的意义”等,这些细化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这些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历史时空观是指: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时间节点、空间节点上,反映出历史事件的能力,并以此对历史事件的联系形成一种体系。它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技能,也是学生历史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对已知史料进行辨析,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形成这种时空观,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根据所学历史知识逐步建立历史事件时间轴,运用史料进行实证,以直观的形式体现历史的时空观念。如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学生可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建立时间轴,记录同时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对历史事件间的联系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主权被侵占;同年三月,共产国际成立;五月四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十月,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民主义提出。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理清了不同历史事件间的关系:巴黎和会的召开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五四运动与共产国际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国际的成立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生。通过整理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可采用分层教学法,这样可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前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对各种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教师在讲到这些知识点时就可以做出相应改变。教师可分开了解,即每学到一个历史阶段进行一次调查,还可以进行总体调查,给学生发一份调查问卷,对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以此为依据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分高低,造成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例如,学习唐朝文化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对唐朝诗人的了解不同,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他们在课堂上听课的效率才会提高,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尤为重要,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静下心深究、体会、理解,同时,它也不是一门易学易掌握的课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不同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有所差异,教师应抓住差异中的整体性,例如培养他们的史观意识,让他们从历史的视角学习历史,学会用不同的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积极做好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讨论,课后及时反思总结,定期归纳、复习。历史是一个连续性,脉络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养成整体性框架性的思维,同时又不局限于框架内部,以规律性的框架为本,向外開枝散叶,最后形成一个强大、坚韧的知识网,这样历的素养也会在无形中有所提高,历史学习也必然会轻松许多。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丰富学生知识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改革手段对教学活动都有极大的帮助,必将推动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深化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2):110-111 [2]包海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8(15):137-138 [3]靳佳蓉.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9(9)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城南学校,安徽宣城2423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