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
范文 | 潘翠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同时,更要承担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结合现行的语文教材,适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有着很大的实践研究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研究 众所周知,真正高明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不知不觉之中让人接受、认同。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特别是统编教材在选材上精益求精,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培育。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这个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首先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前文提到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个年级甚至每个学生都有着个体差异,例如在低年级学生眼里的“爱国”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学习,不做损人利已坏事;而到了中年级,他们眼里的“爱国”除了努力学习还有着长大报效祖国的情怀;到了高年级“爱国”则嵌入了深深的情感,为国而忧,为国而乐。也就是说,学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个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渗透教育也是一个渐进、渐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我们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个体特征、心理表现做一个细致、详尽的分析,制定一个培育计划或方案,确保核心价值观的有序推进。 2.整体一贯的原则 这里的整体是指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共同形成一股力量,具体表现在实际的操作中又各司其职;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在小学阶段也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将核心价值观视具体情况而分散在每个年级的语文教学之中,但绝不是肢解、零散的说教,必须要有一个严格的培育计划。也就是我们要说的“一贯”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教学,有序、有效地实现核心价值观进教材。 一、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有效进行实践研究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据不完全统计低年级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素的课文有65篇,可以说是基本涵盖面很广。这其中当然有着编者的意图,因为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同样要注重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培育。如果翻阅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级增长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的教材也随之增多。这么多有着鲜明特色的教材怎么才能真正用好呢?我想正確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有效进行实践研究首当其冲。比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的《日月潭》一课,我提炼出三个教材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一是通过文中优美的词句,感受表象美;二是借助丰富的想象,追求和谐美;三是通过知识的延伸,表达爱国美。在文中“美”是主题,这日月潭的美是有层次的,表象的美让人赏心悦目,和谐的美让人经久不忘,而爱国的美则是铭记在心的。如果在课堂上告诉学生日月潭是宝岛台湾的著名景观,而台湾从古至今都是我国的领土,我们要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这样的话语未免太为空洞而单一。学习课文时,学生初读后可以交流自己的感受,对日月潭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让他们在朗读、想象中感受日月潭的“美”,相信这个时候的感知就不单纯停留在表象的认知上;第三,在学生唯美的朗读中,在丰富的想象中,在熟读成诵中,教师适时抛出一个话题:此情此景,你想到了哪一个景区?能不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想,比起简单苍白的说教,这样的延伸方式更加有效,当学生源源不断说出祖国大江南北的著名景观时,一种由衷的爱国之情也潜移默化,于无形之中生成。 二、科学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长点,有效进行实践研究 提及中华文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源远流长的汉字。语文的教材离不开写字的教学,汉字的形体美、构造美、韵味美很容易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汉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些引起汉字起源与演变的知识,唤醒学生内心的热情,往往效果出乎意料。 如学习“鹤”字,教师可以通过小视频或课件先让学生了解“鹤”字的早期字形,接着让学生了解“鹤”的字形演变过程,进而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对“鹤”的字形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鹤”是由“鳥”(鸟)和“寉”两个部件组合构成。“鸟”字的篆书字体外形像一只鸟,表示“鹤”是一种鸟;“寉”表声,还有表示高飞的意思,表示鹤能高飞,简化后就是“鹤”。这样直观的方法更有助于学生区别和识记,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补充与“鹤”相关的成语故事,如风声鹤唳、焚琴煮鹤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祖国文化的热爱。 三、巧妙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同点,有效进行实践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特别是一些古诗词中表现出来的古人与现代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不尽相同的地方。以陶渊明写菊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反复吟诵之后我们读出什么呢?我们很容易读出了“悠然”,这是一种怎样的“悠然”呢?是种菜、赏菊、喝茶、饮酒、作诗的悠闲,是心境上的无拘无束,不要为官场、生计而发愁的释然。人悠然,景悠然,人与景达成一种完美和谐,这种和谐与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有相同之处却不尽相同。首先,陶渊明身上的“悠然”是一种逃避,这也是我们不提倡的消极思想。试想一遇到问题就不敢面对怎么适应社会生活?其次,陶渊明身上的“悠然” 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表面上看人与山达到一种完美的融合,实际上是一种孤寂,这也是我们不倡导的。因为“和谐”在核心价值观中属于国家层面的要素,我们倡导的和谐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安定协调、友好相处。因为我们希望将来学生走上社会,建立新型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绝不是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可见,厘清语文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异同点,我们就有章可循,事半功倍。 统编教材大幅度增加古诗词的篇目,我们在学习时既要注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用心挖掘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更要加以甄别,取之精华,弃之糟粕,千万不可生搬硬套、满盘接受。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承担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担。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虽然要走的路还很久远,但不失一种值得尝试实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梅娟.把握小学语文课程新取向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基础教育参考,2018,(13):61-62 [2]时秋静.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语文建设,2015,(21):10-11 (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福建 宁德 355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