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王孟辉 【摘 要】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学习者的必修课,它是一种识别音乐语言的技能,可以把乐谱上的内容转化成鲜活的音乐,同样也可以用乐谱记录所听到的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阶段,要注重学生音乐基础的学习,加强对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初中音乐教材的编写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可以说初中音乐教材就是一本很好的视唱练耳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增设视唱练耳专项训练环节,并巧借音乐教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教学;音乐教材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对音乐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学生在经过小学音乐教育后已具備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并能识读简单的乐谱,而初中音乐学习中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歌唱上和音乐欣赏上需要有较专业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中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加强自身学习? 摆正教学态度 (一)简述视唱练耳概念 视唱练耳是一种音乐语言,是将无生命力的歌谱乐谱表现成鲜活音乐的技能,它也是一门音乐基础课。视唱练耳从字面意义上可分为四个方面,“视”代表眼睛,“唱”代表嘴巴,“练”代表手脚,“耳”代表“耳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视唱练耳需要眼睛、嘴巴、手脚和耳朵都工作起来。在专业的音乐训练中习惯把它分成视唱和练耳两部分,这两部分看似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但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它们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旨在培养学生拥有坚实的音乐基础的共同目的。 1.视唱 视唱指的是看谱演唱、演奏,即将谱面上的音高、节奏、力度、速度、拍子以及音乐表情等音乐要素准确的表达出来。视唱强调的是“看”的过程,能达到一看谱就能唱出来,它要解决学生在演奏演唱过程中音高、节奏、力度、速度、拍子和音乐表情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唱大量的谱子,使学生对不同的音高、节奏、力度、速度产生记忆,当看到陌生的谱子时,不借助任何外力,能迅速的把乐谱中的旋律演唱出来,并能把谱子中标记的速度记号、力度记号通过演唱表现出来。 2.练耳 练耳是指音乐听觉训练,通过听音高、节奏、旋律、音程、和弦等,将听到的音乐内容,用谱子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模唱出来。一般情况下会先练习听单音、听节奏,然后再练习听旋律,再逐步加深难度,练习听音程和听和弦。练耳中的听觉训练还包括听音乐的节拍、力度、速度、音色、结构以及演奏演唱形式等。 (二)重视视唱练耳教学 从目前音乐的教学现状来看,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高。有些学生在小学中没有上过音乐课,有些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老师不是专业音乐教师,导致每年新初一中有一部分学生不认识谱子。在这样的状况下,初中音乐教师要担起视唱练耳训练的重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音乐专业素养,进而才能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教师从第一节音乐课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的讲解和练习,并且以后的课堂中不断穿插视唱练耳的训练。 二、设置专项训练? 注重基础培养 (一)专项训练的必要性 由于新初一学生受到的小学音乐教育程度不同,他们视唱练耳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这样会导致他们的音乐学习能力不同。为使学生达到初中音乐学习的要求,需要在课堂中设置专项视唱练耳学习环节,即在课堂中加入专门的视唱练耳学习材料,并留出一些时间讲解和练习视唱练耳。在训练中,老师首先要把音符、休止符、节奏、节拍、音高等音乐理论知识给学生讲清楚,再进行节奏和音高的单项训练。 (二)视唱练耳专项训练 1.节奏训练 在节奏的训练中,先练习最基本的节奏,如:xx、xxx、xxx、xxxx、ox、xo、x·x等常用节奏。练习步骤可分为,①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节奏中每一个音符在拍子中所占有的时值,②教师做师范,边用手打拍子边用嘴巴读节奏,③学生模仿并练习,④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⑤请1-2位同学汇报自己的练习成果。⑥全体同学齐打节奏。在单独的节奏熟练后,将这些节奏随意组合成不同的节奏型进行练习。可以先组合成两小节,再逐步增加难度,但最多不要超过八小节。节奏组合也可以请学生自己进行组合,以培养学生的节奏创编能力。节奏练习也可以玩节奏游戏,如节奏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听节奏,并把听到的节奏表现出来,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2.音准训练 在音准的训练中也是要由浅入深,学习步骤可分为以下几步。①听钢琴弹奏的音高,②跟钢琴模唱音高,③脱离钢琴唱音高,④跟钢琴进行音程构唱。这个练习过程中听很重要,要唱准音,必须先听进去,对音高产生一定记忆后,再唱出来。在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 3.旋律练习 旋律包含节奏和音高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节奏和音高犹如是旋律的一双翅膀,二者缺一不可。学生经过单项的节奏和音高训练后,旋律的练习就迎刃而解。在练习过的节奏上面可加上音高进行练习,也可以在练习过的音高组合上面加上节奏进行练习,这样可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旋律中节奏和音高的重要性。在这一环节中可给学生提出更大的挑战,请学生自创旋律进行练习,既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巧用音乐教材? 强化技能培养 (一)初中音乐教材分析 初中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含经典爱国歌曲,中国传统民歌、戏曲,世界各国不同题材的歌曲、乐曲以及流行音乐等等。初中阶段共有六册音乐课本,每册有5个单元,共30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虽然都不一样,但每个单元都包含有需要演唱的歌曲和需要欣赏的乐曲或歌曲。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材中,可从教学方法上分成两部分,即演唱部分和欣赏部分。 演唱部分以唱为主听为辅,欣赏部分以听为主唱为辅,唱和听是初中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主题。歌唱部分需要学生用圆润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欣赏部分需要听出乐曲和歌曲的拍子、速度、强弱、主题旋律和演唱演奏形式等等。教材中每首需要演唱的歌曲都给出了完整的歌谱,每首需要欣赏的乐曲和歌曲都会给出全部或部分的乐谱。在音乐课本中歌谱和乐谱占了很大的分量,这足以表明初中阶段的音乐课需要学生认识谱子、会唱谱子,甚至能听记谱子。所以说,初中音乐教材就是一本很好的视唱练耳教材,视唱练耳在教材的学习中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教材中的视唱练耳 1.演唱教学 在演唱教学过程中,音乐教材的谱例是学生练习视唱的好素材。在学唱歌谱的环节中,每一首歌曲的歌谱都有难点之处,根据不同歌谱的难度特点,可从节奏入手或从音准入手。从节奏入手即选出歌曲中典型的或较难的节奏片段进行练习,将难点解决后,再在节奏上加上音高。从音准入手即选出歌曲中较难唱准的音高或音组进行练习,如歌谱中的变化音、八度跳等,将难点解决后,给音高配上节奏进行练习,即练习歌曲中较难旋律片段的方法。难度大的旋律片段练熟后,歌谱的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学生可跟钢琴整体视唱歌譜。学生熟练了整首歌谱后,教师也可对视唱练习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的力度、速度、特殊记号以及歌谱的结构等音乐要素,并要求学生把唱谱中的音乐要素表现出来,这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有感情的歌唱。 2.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的内容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占的比例较多,这里有丰富的练耳资源。通过对音乐教材中歌曲或乐曲的聆听,引导学生听出歌曲或乐曲的节拍、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听出曲中的典型节奏型,以及记忆曲中的主要旋律片段。甚至可以对学生提出挑战,要求学生将所听到的节奏和旋律记写下来。当学生对节拍、节奏、音高、速度、力度具有一定听觉时,还要培养学生听辨音色、乐曲名称、演唱和演奏形式的能力。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音色、演唱和演奏形式的概念,学生在聆听中理解这些概念,并记忆与概念相对应的音乐形式。然后给学生播放陌生的曲子,让学生听辨。这样的学习既运用到了之前专项训练中的练耳基础,又通过新的概念增强了听辨能力,拓大了视唱练耳的范围。在乐曲名称的听辨过程中,需要学生对乐曲中演奏乐器音色、典型节奏型以及重点旋律和主题有深刻的印象,这些要素是判断曲名的有力证据。教材中的欣赏曲目,都会把一些重点旋律和主题的乐谱给出来,视唱乐谱和听乐曲相结合,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记住重点旋律和主题。 歌唱和欣赏两者并不是孤立的,在实际的教学中他们是同时存在、相辅相成的,这正是因为视唱练耳的培养需要听和唱相结合的原因。以上对一些练习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较系统的说明,在实际的操作中,不一定每节课都完全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练习。可利用课堂中的碎片时间将视唱练耳基础练习穿插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结合教材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增强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结束语 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视唱练耳的培养又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视唱练耳培养学生的“看”、“唱”、“动”、“听”能力,能提高学生的乐感,它是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的基石。做好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学习中事半功倍的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是带领学生音乐之旅的必经之路。呼吁初中教师们,重视对学生视唱练耳的培养,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雪.论节奏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方法与意义[J].艺术教育,2014.1.109-114 [2]鲁玥含.视唱练耳教学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王琰.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