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湖南教育信息化 |
范文 | 胡黄 【摘 要】进入新时代,湖南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初步形成;信息化基础条件逐步完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初步融合。问题主要是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反应迟钝、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严重、发展不平衡,这需要科学分析、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深度融合、全面推动,以共享为着力点,以管理为突破口,以创新为重点,以研究为引领,以实践为载体,以师资为基础,才能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特色;问题;举措 进入新时代以来,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国最前列,在教育强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形成了湖南特色 主要有以下特色:一是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初步形成。《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列为六大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推进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全省教育信息化正在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二是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逐步完善。全省高校校园网全面普及,不少中小学建有校园网,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装备了信息终端设施。以教育视频会议系统为基础,基本建成覆盖高校、市州和县市区的教育业务骨干网络,省级教育业务系统基本实现网上运行,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三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了初步融合。全省通过前置审核备案的教育网站有1271个,建成“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职教新干线”等一批在线自主学习服务平台,建成各类数字教学资源超过1万GB。特别是全省职业院校全面推进空间教学,建设机构教学平台190个、师生网络学习空间50多万个,视频资源数量78万个,文本资源1269万篇,创造了“湖南经验”,为全国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了范本。 这些特色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并2次在湖南召开现场会进行推介,教育部有关领导曾在那一年3次到湖南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也到湖南进行了专题调研,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湖南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实践证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共建共享可以推进学校区域的和谐发展。在共建共享过程中,湖南各校建立了信息库、资源库,相互支持,互补交流,取长补短,无间合作,秉承“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宗旨,在互帮互学的基础上,尊重个性特色发展,坚持以尊重、宽容、支持的态度共处的原则,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在丰富多彩的差异发展中实现共荣共达,和谐发展。湖南中小学具体作法有如下六点: (一)以共建为着力点 搭建学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学区范围内信息化硬件建設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思想,共享资源成果,共同和谐发展。各校建立本校信息库,并在学区内予以公开硬件设施设备,以及无实质成本的开放课堂、共享课堂等共享项目,原则上无偿使用。学区人力信息和硬件信息彼此共享,教师信息校际互补交流不断合作,取长补短,推动学区和谐发展。确定信息化策略与原则:一是硬件信息共享:统筹公示,有求必应,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二是人力信息共享:名师带动,跨校结对,学科互补,合作教研。三是课程信息共享:课题引领,合作研发;内引外联,相辅相成。 (二)以管理为突破口 1.加强常规管理。组织骨干教师深入研究探讨构建新的课堂教学信息管理模式及评价标准,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含金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2.发挥监督作用。要一改过去“检查一阵风,过后照样松”的陋习,注意发挥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的监督作用,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使优质教育信息共建共享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落实共享效益。加大听课密度,指导不走过场。各校领导随时深入一线,采用跟踪听课,推门听课,指导性听课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主动与任课教师交流意见,现场指导。深入落实课程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新一轮课标研读活动,在备课、上课等方面落实优质教育信息共享效益。 (三)以创新为重点 随着新课程教材的更换,教学重点的转移,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管理和评估机制也随之变化,所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学区要切实加强宣传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形成合力,有效地促进信息化建设,同时对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小结,由强调学生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学区要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组织学区内合作教研观摩研讨,开展学区教学工作展示活动以及学科教师的任课交流,不断创新优质教育信息的共享内容,不断促进学区的和谐发展。 (四)以研究为引领 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要健全共享网络,以通览教材、解读课标、优质备课三项基本技能研训为重点,以研究性学习课题为引领,加强教研合作,增强探究意识,注重研训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努力促进学区信息化教学的整体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训活动,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素质,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校际之间相互学习,扬长补短,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和谐发展。 (五)以实践为载体 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也要探索大学区联动式研究模式,以研究性学习为研究课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实现学区优质教育信息的“五个共享”:管理信息共享、人才信息共享、设施信息共享、环境信息共享、教学信息共享。使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共享管理不断规范,优质教育信息不断拓展,育人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区域的和谐共进不断发展。 (六)以师资为基础 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夯实师资信息基础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同台比翼。邀请全国各地各学科的知名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的教师“传经送宝”。认真组织每一次培训活动,让台上演绎精彩,知名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的教师们以深厚的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巧展示信息化教学的境界之美;台下座无虚席,使广大教师们充分领略信息化教学无穷的魅力。 2.校际结对。为实现信息化教学共享,尽量缩小区域内学校的差距,可让一些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需要扶持的普通学校与名校结对,校际之间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研究到教育科研都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普通学校与名校间的交流互动,普遍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3.名师专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学科知名信息化教学教师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可采取成立“名师工作站”、开设“名师课堂”、“名师讲座”、“名师接待日”等。让学科带头人、名师充分发挥领衔作用,引领更多的教师更好地发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特色、品牌,使名师信息资源从学校所有变为全区共享。 4.菜单服务。“菜单式服务”,即需要帮扶的学校开出所需信息化教学学科的科目,由教育局将区域内的名、特、优教师进行师资的整合,列出对应的送课的名单,从网上发到学校。列在菜单上的老师的任务,一是要给接受送教的学生上一节课。二是要开设讲座。菜单式服务一方面可以加强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互动互补,另一方面与不同学校的孩子接触也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名特教师跨校上门送课,亲切、自然、可学,同时也能引起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用积极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紧紧围绕新课程、新理念加强对信息化教材的研究和细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以及新课程信息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积极思考并有效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5.“盘活”校长。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与教职工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校长应该创新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职责,因此校长自身的提高非常重要。注重提升校长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和能力,采取学习研讨、交流轮换等措施,“盘活”校长这一独特信息,是促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重要举措。可采取以下作法:假期学习班。利用寒暑假舉办校长学习班,请专家作讲座,请校长们作精彩的课堂展示与经验交流;青年校长沙龙。组织青年校长们立足学校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实际,进行交流研讨,并请专家进行点评,使青年校长成为既有实践经验,有教学技能,又有思想、有理论的校长。还可邀请名校长们和经验丰富的老校长们走进学校“指点迷津”,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发展出谋划策。 三、湖南教育信息化加快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步伐 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是现代教育应用,而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教育信息化进入快车道的必解之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尽快进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应用环节。显而易见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是一种教育创新,它能实现一种大规模、基于标准的、经济的、可复制的资源开放共享模式,基于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及时发布优质、良好的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大规模建设、大规模共享的效益,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机构、远程教育机构的教育革新,推动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早在2010年,湖南颁布的《湖南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制机制,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这种革命性影响,一方面是挑战,它对传统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比如现在一些高校,“淘课”现象已经哨然兴起,学生在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开设的“世界顶级名校公开课”中选择自己喜爱甚至主修的专业课程,这对传统课堂教学和学分制管理模式带来挑战。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必将全面进入课堂,将来很可能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刚刚开始讲授知识点,学生就已经用手机百度了解了更新更全的知识内容”,这对教师教学的冲击无疑是颠覆性的。如果现在学校和老师还墨守陈规,固守黑板、粉笔以及一套多年不更新的教案,这样的学校和老师必然会被信息经济时代淘汰。另一方面也是机遇,只要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科学分析信息技术发展规律和趋势,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教育工作者就能够依托最新信息技术构建更健全的服务体系,获得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步伐,为解决教育“改革深水区”的深层次矛盾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