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安徽展团第13届BIBF版权输出成功经验等 |
范文 | 本刊讯安徽展团于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签订版权贸易合同233项,其中买进162项,卖出71项,涉及图书382本;达成版权贸易意向352项,其中买进160项,卖出172项,涉及图书438本;达成合作出版意向20项,涉及图书32本。这是安徽省出版界历史上签订合同数量最多的一次,输出数量的大幅度攀升,也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的初步成效,是安徽省出版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结果。 有备而来:寻求合作展示形象 具有浓郁安徽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安徽出版业的优势,为了让这种优势在输出洽谈中变成合同,安徽省把10多家海外出版社作为输出版权的重点合作对象。只要参展的书有特点,合作对象有重点,洽谈的实效就找到了落脚点。以本土化的角度引进输出版权,用世界性眼光积极参与版权贸易,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这是安徽出版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安徽展团的一些引进图书已经出现了版权的再输出现象。版权的再输出不但证明了安徽出版业的形象和实力,也扩大了出版资源,并有效扭转了输出和输入的平衡。 版权引进:在务实中求发展 安徽各家出版社在引进外来图书时不仅引进版权,更注重引进先进的出版理念,不仅了解内容,还学习装帧、印刷技术以及先进的营销、宣传手段等,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推进力。借鉴引进版提升本土原创力,将引进力内化为原创力,已是安徽出版界的当务之急。 版权输出:在缩短差距中谋效益 本次博览会上,安徽出版界成功输出了一批皖版图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对引进版经过翻译、编辑、版式重新设计的深加工,产生了新的需求,并延伸到东南亚华文地区,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和放大出版资源的功效。安徽少儿社个案的意义在于:在整体原创产品不够强势的情况下,购买海外出版商的核心资源,自主研究开发新产品,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是安徽出版“走出去”又一种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现场签约:努力总归有回报 安徽省出版界在本次博览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签订版权贸易合同数量达历史最高水平,输出数量较往年有大幅度攀升。在为取得的成绩而欣然的同时,也应看到:输出项目在内容和合作对象都有一定局限,输出地仍以东南亚国家等华文出版圈为主,输出品种多为传统文化读本,属于吃“老祖宗的饭”。如何创造性地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和安徽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以版权贸易或合作出版形式让优秀的皖版图书走向世界仍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努力方向。 (吴安宁) 以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据配套与跟踪配发为承诺 中国·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将于10月25日举办 中国·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将于10月25日-27日在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新港物流基地举办。 此次馆藏图书盛会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协办,由全国发行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发行集团——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承办。展销会将依托100000平方米现代物流基地、5000平方米新书样本大厅、8000平方米新书现货展厅,展销图书15万种,可供数据20万条,国内500余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500余家出版社的1500名嘉宾将应邀出席。 此次展销会除安排样书选购、数据选购、现货选购之外,还将举行“图书馆馆配与数据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图书馆采购“阳光操作”宣言仪式、“区域代理与团供市场拓展”研讨会、“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供应商选择” 研讨会、“采购数据必备字段及书目数据信息共享” 研讨会等活动。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金国华介绍,中国·2006年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是以图书馆客户为主体和营销对象的全国性图书馆馆配图书展销会,重点展销适合图书馆馆配的新书,营销方式以现代物流为基础,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的现代化销售方式,将是一次书业企业集团综合实力、技术服务能力、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全面展示。 (汤年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