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彩色图文书的编辑原则
范文

    刘海湘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彩色图文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好的彩色图文书不仅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的审美之旅。如何准确地把握“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心理,艺术地呈现出版主题?如何恰当处理文字和图片的关系,使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彩色图文书的出版流程,确保图书进度和质量?这些都给图书编辑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说来,彩色图文书的编辑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策划的整体性原则

    彩色图文书编辑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前期的市场调研、主题的确定、篇章结构的搭建,到文字内容的锤炼、图片材料的选配,再到版式的设计、色彩的调整,然后到纸张的选择、印刷工艺的确定以及成本核算、市场营销方案的制定等,都需要认真考虑。因此,编辑在策划之初就得牢牢把握整体性原则,使设计方案更为周全。如一些关键问题必须考虑在内:该书的目标读者群是谁?什么样的文字风格最能吸引读者?什么样的图文比列、布局是最优的?怎样搭配色彩?整本书的视觉呈现是怎样的?如何控制印制效果?如何在提升品质和控制成本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该书的市场竞争优势在哪?是否有更好的营销策略?等等。只有将这些问题都纳入整体策划中,才能对重要问题都有基本的判断,并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

    二、选图的精准性原则

    彩色图文书的配图是为了充分利用视觉符号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实现内容传递的最大化、形象化、艺术化。研究表明,如果文档的图形覆盖率达到20%,该文档的被关注程度将提升15%。如果这些图形以彩色的方式出现,该文档的关注率将上升50%。由于图片的介入,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速度和记忆能力将提升78%。彩色图文书要充分利用图片的这一优势,遵循精准性的选图原则。

    一是图片和文字的契合度要高。图片内容必须服务于主题,或充分准确地说明主题,并引发思考。如果确实很难找到直接表达主题的图片,也可以适当采用与文字内容和主题有间接关联的图片,增强画面感,实现图文书的“可视性”,但这种方式要适度。

    二是确保图片使用合法。编辑首先要熟悉版权知识,解决图片的授权问题时,尤其需要了解图片的使用范围、使用次数、尺寸及作者署名等相关问题,确保合法使用。要避免使用互联网上免费下载的、著作权归属不明确的图片;避免采用翻拍、扫描的方式使用著作权人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照片。

    三是确保图片的真实性。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给图片的编辑修改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使大量PS出来的假图片大行其道。这就要求编辑不断提高识别真假图片的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别:影像是否合乎情理;光源是否统一;景深是否符合成像规律;重要标志与环境的联系是否合理;物体的阴影是否统一;主体边缘是否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主体与周围环境在角度上是否有“矛盾”;等等。

    四是确保图片的清晰度和表现力。首先,选择图片时考虑图片的清晰度,如分辨率、对比度、明暗层次及挂网疏密问题等。其次,还需要考虑图片的表现力,如在服务主题的大前提下,尽可能挑选有情、有趣、知识性强、有时空感觉的画面。

    三、设计的审美性原则

    图文书追求的是美的阅读。好的设计,既要做到文字清晰、流畅,有节奏感;又要通过优美的版式设计、合理的图文布局营造出舒适的阅读氛围,使读者获得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因此,设计中要遵行审美性原则。

    一是形态美。图书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的开本,所以彩色图文书对开本的选择较为严格。开本的选择上要“量体裁衣”,根据图书的性质、字数和用途等因素选择开本对于图片分辨率高、视觉冲击力大的图片,还可大胆选择异形开本,使图片效果更为突出。

    二是质感美。不同的纸张会有不一样的质感, 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同时,图书印刷质量的好坏, 也与纸张质量的优劣和选用是否恰当有密切的关系。编辑需要了解常用纸张的特性,根据图书内容和对印刷效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纸张。

    三是布局美。图文书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合理处理图文的关系,充分体现布局之美。如设计上遵循“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同时,通过图文结构的调整,形成一种愉悦的节奏安排。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图片与正文的关系以及图片的大小、视觉效果等,灵活使用“接近式”和“距离式”的排法。如在内容允许的前提下,可将文字与不同色系的图片、厚重话题与轻松话题适度交叉,使读者在阅读时有张有弛,获得更为舒适的阅读体验。

    四是色彩美。色彩是图文书的基本元素之一,彩色图文书的色彩美,主要体现在色彩搭配的和谐、呼应之美。可以通过以下办法体现色彩的相互呼应,比如,在页眉、天头、地脚上采用相同色彩(或色系)的色块加以呼应,达到“一呼百应”效果;又如,彩色图片和黑白图片混合使用时,可以通过给黑白图片加底色,解决其与彩图色彩上的冲突,由此形成整体感和协调感。

    四、审读的细节性原则

    彩色图文书的审读要求严格,除了完成传统意义上对文字进行观点、篇章结构、语言表述等方面的审核外,另外一个审读重点就是图片、版式、颜色的审读问题,涉及的要点较多,尤其需要把握好细节性原则。

    一是审核图片内容和品质。如进一步审核图片与文稿的内容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是否夹杂政治错误,是否涉及版权问题等;检查图片的清晰度是否够;确认修图、校色工作是否到位;等等。

    二是审核图注。检查图注与图片内容是否一致;图注的长度是否合适;图注字体字号是否全书一致,位置是否统一等。

    三是避免常见排版差错。如检查图片位置、顺序是否正确,是否有重复、倒置、矛盾的;图文的距离是否合适;调整版式后是否出现了新的差错等。

    四是检查出血设计。彩色图文书一般会考虑图片是否出血的问题,如印刷成品边缘全白色, 无图文, 为不出血;有图文, 为出血。一般出血的印刷成品图文,应向外延伸3mm,以免露白。

    五是检查跨页版。考虑到印刷和后期制作中存在着变数, 文字的组合稍有错位便会影响阅读,因此设计时尽量不在跨页上安排文字,如确实需要文字跨页, 应把字距间隙作为跨页缝边。如图片跨页,其主体要避开中缝。此外,跨页图的设计要考虑装订因素, 在订口预留3mm 左右的装订位。

    五、管理的科学性原则

    彩色图文书的制作过程是对项目运作的全程管理,环节多、问题多、要求高,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并遵循科学性的管理原则。

    一是沟通到位、衔接有序。对于彩色图文书的编辑来说,将“齐、清、定”的书稿交到出版部门仅是出版工作的开始,之后还必须参与指导并审定版式设计、修图、调色;对成本进行核算,确定印刷色数;根据图书内容和图片质量,参与印刷来料、印制工艺的确定工作;下印厂,对印刷效果进行把关;制定营销方案;等等。因此,编辑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个环节的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安排表,并与出版部、排版公司、印厂、发行部门沟通到位,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衔接,科学完成。

    二是熟悉流程、应对有策。科学管理的前提是熟悉流程,编辑要对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重点进行把控,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策。以图片的整理流程为例,其顺序和各阶段的要点编辑都要清楚:确定图片来源(反转片、数码照片、印刷品、手绘原作、买版权书所附的光盘)→登记、编号、写图注→确定图片在文稿中的位置,做出标记→进入电脑排图文版式,确定图片位置、尺寸→出TIF图片→修图→调色→出审校样→出彩样→校色→调色,最后出蓝样。只有严格按照流程制作,才会减少差错,提升图书质量。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不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但只要编辑沉着应对、刻苦钻研,多向经验丰富的美编和印制人员请教,基本上都能化解,从而确保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推进。

    (作者单位系党建读物出版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