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应有的工匠精神 |
范文 | 姜婧婧 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出版人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这是新时期向出版从业者提出的新命题。而文学类图书编辑在面对这一命题时,应做到以匠人精神确保文学作品社会效益第一,同时,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热词:工匠精神 “互联网+” 创新 转型 工匠精神之于出版人的作为和追求无比妥帖,过去的编辑常自谦为编书匠,透出了老一辈出版人为出版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当下作为年轻一代出版人,我们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里做好一个编书匠,成为时代给我们的命题。笔者拟结合自己从事的文学编辑工作谈一点认识。 崇高的境界 做好编辑工作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意识。出版人的工匠精神首要一条是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这是一切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的出版人必备的精神。编辑是当代文化大生产中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与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在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文学作品有着表现形式多样、内涵表达多层次的特点,有着展现时代演进中的事件和人物,探究深层社会意识等职能,对文学编辑的思想意识要求尤其高,需要编辑在工作中时刻绷紧弦,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对作品的辨别能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舆论环境。 发现的眼光 发现好的文学作品,就如同工匠找到好材料,好的材料是好产品的基础和保障,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文学编辑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磨练编辑匠人精神的重要方法。要想练好这项基本功,主要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对中外文学发展脉络的把握。从中国的先秦文学到现当代文学,从古代欧洲文学到现代欧美文学,从古代亚非文学到现当代亚非文学,文学编辑要做到对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文学流派、经典作品有所了解,对代表作家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行文方式有所认知。文学知识的深层储备,会酝酿一个编辑业务上的成熟期。这种成熟期的到来,会促成编辑一种文化上的自觉、一种视野上的开阔,对文坛有更准确、更具体的总体把握。 2.养成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好习惯,让阅读的厚度变成眼界的宽度。书山也罢, 学海也好, 做了文学编辑就是要沉下来,有坐得十年冷板凳的功夫。一切真功夫都是笨功夫。一个文学编辑,只要肯静下心来下功夫阅读文学作品,他就会大致掌握这个领域的历史脉络、当下状态和发展前景。阅读对一个文学编辑素养的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是一点一滴的。长期的阅读会使一个人的文化底气大增,使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大大加厚, 有了学识,就会有见识。这时你再编辑文学作品便会有得心应手之感。此外,要接触和掌握大量的当下正在发生的文学信息,这包括文学事件的发生、某个流派的崛起、某位作家的足迹、某部作品的流行与反响等等,让自己的编辑工作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琢器的能力 编辑的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认真把每一本书做好,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的品质。首先是决不放松内容质量,要做到字斟句酌、如琢如磨。除此之外,出版人对校对、设计、印装质量也要做到一丝不苟。 1.案头功力过关。对稿件的加工能力,体现了一个编辑的内功,对文稿的编辑校对能力是衡量编辑能力最重要的标尺之一,万分之一的差错率是考察图书是否合格、编辑人员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要掌握合格的编辑校对能力,首先要做到心存读者,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是熟练掌握编辑知识和技能,最后是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以抵挡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知识空白。 2.要有能对作品精雕细磨的本领。人常言,好的文学作品是精雕细磨出来的。这固然是作者高超的创作本领所致,但与责任编辑的工作也不无关系。一名合格的编辑至少要在技术层面对稿件提出改进意见。所谓技术层面,包括对作品架构、思想认识、表现技巧等方面的综合评判。这就要求编辑在阅读视野和文学理论研究方面要广泛和深入一些,方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原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对出版全流程的熟知和掌控。纵观出版历史,大凡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无不是既会联系作者,又会设计选题,善于谈稿组稿,长于编辑加工,严于校对整理,精于版式封面,熟知成本把控的。图书作为一种产品,对内容的精雕细作是基础,而对其呈现形态和包装材料的选择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策划的本领 编书匠的工作看似重复,按流程反复操作,其实每一个作品都是不同的,每一本新书都应当有其新意所在。如何点亮每本书的生命,就是靠编辑的策划。 1.发掘作品特色,基础策划从量身定制开始。简单的策划包括开本的选择,封面与扉页的设计、版式的风格、纸张的选择、定价的策略,以及内容的呈现形式,包括字体、字号的选择。通过这些工作将现有的作品表达出新意和不同之处,是图书策划的基本功。 2.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深挖分众市场,培养深入挖掘选题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文学类图书的分众市场十分广阔,而编辑需要选择自己擅长或是喜爱的方向,持续观察同类书动态和市场变化,了解读者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出的选题策划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能经得住市场考验的。 “互联网+”的思维 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应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转变对行业和工作的认知。如何与“互联网+”无缝对接,真正运用好这个平台,我们必须认识到战役的制胜点在哪里。 1.运用好技术更新带来的机遇。技术创新并不意味着纸质阅读将被逐渐淘汰,如果运用好新的技术,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可以互为支持。我们拿二维码作为例子来看一看,二维码技术作为一个信息的进入通道,已在纸质图书和数字产品的融合中应用颇多。用户只需要拿出手机扫描纸质图书上印刷的二维码或图片,就能在屏幕上获取更多的多媒体形态的内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从2010年开始就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大众类图书的出版,该社此后出版的旅游类图书、运动健康类图书都利用二维码通道,将读者引入到互联网终端阅读,读者可以从这里读到纸质图书的延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信息,数字产品作为纸质产品的补充,更加促进了纸质产品的销售。此外,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吸纳粉丝、通过虚拟技术开发新的图书形式等都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促进纸质图书销售的好例子。 2.加强版权意识,“互联网+”时代里有版权才有话语权。作为编辑,我们要树立强烈的版权意识;在签订出版合同时争取更多的权利在出版社手中;要有充分的维权意识,对于盗版行为不能因怕麻烦而听之任之,纵容其发展。 3.重视客户体验,从为读者服务中寻找市场。图书编辑在“互联网+”时代更要提升并更新自己的服务意识,出版社不仅要提供产品,更要围绕产品,提供系列的服务,并依据从服务行为中获取的数据,为读者定制更贴心的产品。相信每一个有过网购图书经历的读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在选择某本图书时,屏幕上总会跳出同类主题的其他图书,或者在完成一次网购下次再登录账号时,系统会自动推荐一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图书。可见,对网络销售商而言,购买行为的完成并不代表销售服务的结束,他们花更多的心思对客户所有的销售数据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读者所购图书、购书频率,甚至付款方式等整个购买轨迹,准确地分析判断出读者的性别、年龄、爱好,以及阅读喜好和习惯等,在得出这些精准的数据分析的同时,为读者进行精准的匹配,推荐给每位读者他所感兴趣的其他同类图书。 编辑不仅要更加细分读者市场,了解不同图书的购买者和阅读者的阅读需求、购书目的,还要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图书这个产品以及读者有需求的相关衍生产品或服务,并制定适销对路的销售模式。 4.“互联网+”时代里文学类图书的最大优势在于媒介融合。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的纸质图书销售量超过4.5亿册,改编出来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在全球创造了22.3亿美元的票房,远远超过纸质书的价值。它的衍生消费品的价值则更加惊人,《哈利·波特》相关产品占到整个产业链70%以上的价值,产生的音乐作品,仅仅是电影单曲就超过188首,整个“哈利·波特”新业态产生的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而国内近年来由小说、游戏IP改编的电视剧、电影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由《鬼吹灯》改编的《寻龙诀》取得了16亿的票房,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甄嬛传》不仅在国内圈粉无数,还进入了美国电视剧市场。 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互联网+”时代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文学编辑必须要有敏锐的媒介敏感性和强劲的媒体融合能力,有意识地从所出版的图书内容中发现可成为影视作品、游戏作品、动漫作品、有声作品的内在价值。 “互联网+”时代,新的技术带来了新业态,给出版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不管时代和市场如何变化,我们永远需要牢记的是,出版人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要发扬工匠精神,干良心活儿,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身上所承担的责任重于泰山,自觉地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系安徽文艺出版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