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上海近代报纸文化专刊发展演变浅析
范文

    【摘 要】 文章以建筑专刊为例,分析上海近代报纸文化专刊的出版背景、发展演变历史及主要内容,研究建筑专刊的创办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初步探讨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在当今社会媒体日趋碎片化的时代,回顾上海近代报纸的发展历史,研究报纸的品牌塑造与文化传播,对当今新闻出版媒体的发展当不无裨益。

    【关 键 词】近代报纸;文化专刊;建筑专刊

    【作者单位】魏枢,上海大学。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2019BLS002)。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8.012

    作为近代新闻出版的重镇,上海报业在报纸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各种类型的文化专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报纸版面注入了活力,成为塑造报业品牌、传播专业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近代报纸的建筑专刊作为其中较为特殊的类型,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时事新报》《申报》和英文报纸《大陆报》(The China Press)先后创办了建筑方面的专刊,不仅对建筑专业知识进行普及和探讨,也刊登建筑业信息等方面的内容。三份建筑专刊的创立,对建筑文化在当时社会公众中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也对中国近代建筑学科、建筑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上海近代报纸与文化专刊

    1.上海近代报纸副刊及专刊的形成

    上海是近代中国新闻出版的排头兵,出版报纸的数量和质量都名列前茅。正如姚公鹤所说:“凡事非经上海报纸登载者,不得作为证实,此上海报纸足以自负者也。”[1]上海近代报纸大多采用商业经营的模式,发行量和广告费是报纸生存的主要支柱。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向读者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新闻资讯,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量。纵观上海近代报业史,新闻以外的各类广告和行情资讯一直是各大报纸的重要内容。上海最早的报纸是创刊于1850年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早期的报纸刊登了大量广告、船期等信息,新闻报道所占的比重并不大[2]。1872年4月首次出版的《申报》,报纸自身的广告和行业资讯等内容占了版面的一半[3]。为了更有效地向读者推送信息,有些报纸开始开辟副刊、专刊,集中刊登行业资讯及广告。《北华捷报》1856年推出的广告专刊《每日航运新闻》(Daily Shipping News)是上海最早的报纸专刊。

    20世纪10年代,综合性报纸设置副刊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副刊俨然成为报纸重要的文化品牌,如《申报》的《自由谈》、《时事新报》的《学灯》等。《申报》的《自由谈》创刊于1911年8月,一直延续至1949年,不少作家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都在上面发表过文章,影响深远。不少报纸在副刊之外再另设文化专刊,或将一些内容从副刊中独立出来,形成更具特色的专刊,如《申报》的《老申报》专刊、《星期增刊》等。

    2.文化专刊百花齐放

    20世纪20年代,随着商业贸易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急剧扩张,上海逐渐成为远东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出版行业也日趋繁荣。1930年,上海各种类型的中外文报纸达数百种,不少综合性报纸的日发行量超过10万份。在报纸种类和发行量不断增加的同時,报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贴近市场、吸引读者、赢得广告,各大报纸在内容上普遍采取多元战略,在副刊之外,设置大量专刊,力求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专刊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几乎涉及近代所有的专业领域和生活领域,包括科技、经济、法律、医药、文学、体育、教育、戏剧、电影、戏曲、美术、摄影、旅游、服装、汽车、无线电通信、建筑等。以《申报》为例,在鼎盛时期,其开辟的专刊多达十几种,如《经济专刊》《医药周刊》《电影专刊》《汽车增刊》《教育与人生周刊》《无线电专刊》《儿童专刊》《妇女专刊》《平民周刊》《电信专刊》《本埠增刊》《建筑专刊》等。《申报》还针对节庆日设有临时特刊或增刊,如《元旦增刊》《休假馀刊》《全国运动会纪念特刊》等。

    二、上海近代报纸建筑专刊的出版与演变

    1.上海近代报纸建筑专刊的出版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上海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进入黄金时期,土地和房产价格屡创新高,市民对建筑、地产、装修等方面内容的兴趣也日益高涨。为了响应市场需求,上海先后有三种综合性报纸开辟了建筑专刊,对建筑方面的内容进行报道。最早创办建筑专刊的是《时事新报》,其在1930年12月出版了首期《建筑地产附刊》[4]。第二个创办建筑专刊的是英文报纸《大陆报》,其在1931年7月出版了《建筑地产专刊》(Real Estate Section)[5]。1932年12月,《申报》在《本埠增刊》中增设了《建筑专刊》[6]。可以说,这三份建筑专刊大致是同一时期创办的,各擅胜场,交相辉映。

    2.各有侧重的办刊宗旨

    对于发行建筑专刊的宗旨,三份报纸各有侧重。《时事新报》与《申报》两份中文报纸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希望通过建筑专刊普及建筑知识,推动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大陆报》更偏重于建筑地产,主要刊登建筑、工程等方面的资讯。在《时事新报》的《建筑地产附刊》发刊词中,编者提出,“建筑之学,为一国美术之表征……惟我国人对于此种学术,尚少关注” ,因此开辟专刊,用以“提倡建筑美术”,使得普通市民“增进关于建筑地产之知识,引起改造房屋之兴味,享受人生居住之幸福”[7]。《申报》增设《建筑专刊》的目的,与《时事新报》类似,但学术性更强。编者在《申报建筑专刊发行旨趣》中说明创办专刊的目的,一方面希望能“唤起民众对于建筑之兴会,藉以直接发展建筑业”,另一方面希望能真实记录当下建筑的情况,形成“忠实有统系之建筑史料……俾以促进现代建筑事业之进步,同为后来者据建筑史者之取材”[8]。编者指出,建筑作为一种专业,还应涵盖建筑材料、地产事业等方面的内容。《大陆报》的《建筑地产专刊》未提出旗帜鲜明的办刊宗旨,但注重从建筑地产的行业特征来组织相关报道[9]。

    3.建筑专刊的发展与演变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是近代上海建筑市场最为繁荣的时期,房地产交易量和新建房屋数量都达到高峰,大多数高层建筑也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1931年,上海房地产交易额高达1.8亿元,为近代房地产市场的最高纪录[10]。可惜好景不长,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对上海闸北地区和淞沪地区造成重创。1934年上海又遭受世界经济恐慌潮的波及,经济趋于衰退。1935年,上海房地产陷入低谷,市场交易低迷,房产大量空置,不少房地产商宣告破产[10]。

    上海近代报纸建筑专刊的发展和演变,虽不完全同步于建筑市场,但总体上的发展曲线还是吻合的。《时事新报》的《建筑地产附刊》创刊于1930年12月,早期为旬刊,1932年后改为周刊,1933年10月停办,大多数时候为两个版面。《建筑地产附刊》的内容以文字为主,也穿插了照片及建筑效果图,并刊登建筑业广告。《建筑地产附刊》还设有专栏报道上海及武汉的建筑业发展概况;对于一些重要建筑,则通过设置专号的方式进行报道。

    《大陆报》的《建筑地产专刊》通常在周四出版,1931—1932年大多数时候为四个版面。1933年和1934年,专刊分别缩减为以两个版面和一个版面为主,并在1934年12月底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办。

    《申报》的《建筑专刊》发刊于1932年12月,终刊于1935年12月,共出版155期。《建筑专刊》基本为每周二出版,大多数时候为一个版面。《建筑专刊》重点介绍国内外的建筑设计、建筑师、营造工程等内容,也涉及地产贸易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些重要建筑,还另辟特刊详加描述。如1934年12月1日的《国际大饭店特刊》共设五个版面。由于《申报》在近代的重要影响力,《建筑专刊》成为近代建筑师汇聚的重要平台,童寯、杜彦耿、杨锡鏐、董大酉等都为其供稿。

    1932年11月,《建筑月刊》和《中国建筑》两种专业杂志几乎同期在上海创刊,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这两本期刊的不少编撰者本身就是报纸建筑专刊的供稿者。当各大报纸的建筑专刊在1935年12月之前陆续停刊以后,《建筑月刊》和《中国建筑》一直坚持到了1937年。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专业期刊延续与升華了报纸建筑专刊的历史使命。

    三、建筑专刊的内容与影响力

    1.建筑专刊的主要内容

    近代报纸的建筑专刊,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建筑设计、建筑理论、建筑技术等专业知识的普及,也有建筑业信息、材料价格、房地产项目动态、房产广告、建筑业广告等行业资讯的交流。参照建筑学科常用的分类方法,建筑专刊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八大类。第一类是建筑学相关内容,也是中文报纸建筑专刊相对内容最多的部分,包括建筑理论、建筑设计方法、建筑作品、建筑评论与杂文、建筑历史、建筑师小传等。1933年,《时事新报》的《建筑地产附刊》连载了卢毓骏翻译戈毕意氏(Le Corbusier,今通常译为柯布西耶)的《建筑艺术新论》[11],这是国内最早介绍柯布西耶建筑理论的文章。第二类是建筑业相关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建筑构造、建筑营造业、建筑结构等。第三类是房地产相关内容,这是《大陆报》的《建筑地产专刊》中刊登最多的内容,包括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交易信息、土地价格、房地产公司的统计数据等。第四类是建筑业动态相关内容,包括建筑时事、项目开发进度、营造厂及建筑材料厂介绍、建筑业广告等。第五类是都市计划、旧城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等相关内容。1933年10月10日,《申报》发布特刊,对上海市中心区域的整体规划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12]。第六类是园艺和景观方面的内容。第七类是室内装修方面的内容。第八类是其他内容,包括读者来函以及非建筑学科的其他信息。

    2.建筑专刊的版面特征

    近代报纸的建筑专刊,主要受众是对建筑、室内及房地产感兴趣的读者,其中除了少量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不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的普通市民,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专刊具有鲜明的版面特征。第一,建筑专刊的版面注重普及性与通俗性,图文并茂,视觉效果突出。建筑专刊的大多数文章,即使是专业性的论文,也是通俗易懂的。如《申报》的《建筑专刊》刊登的文章《提议建造平民公寓》[13]、《居住之卫生》[14]、《市民对于住屋建筑应有的常识》[15]等将专业知识与大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建筑专刊对建筑的介绍,主要结合照片及效果图,较少像《建筑月刊》和《中国建筑》一样出现大量的专业图纸。建筑专刊普遍较为注重构图,让图像和文字相得益彰,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效果,比如《大陆报》的《建筑地产专刊》版面尤为精美。第二,建筑专刊同样强调专业性。建筑专刊上的大量内容皆为专业人士撰写,如发表于《申报》的杜彦耿的《开辟东方大港的重要及其实施步骤》[16]、朱枕木的《建筑材料学》[17]、叶之华翻译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18]等,都是以连载方式刊登的学术文章,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大陆报》的《建筑地产专刊》还邀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主席Robert D. Kohn发表特约文章[19]。第三,建筑专刊注重新闻与实效性,信息量大,涵盖范围广。在中英文报纸的建筑专刊中,建筑时事与新闻类的文字占据了大量版面。如《申报》的《建筑专刊》和《大陆报》的《建筑地产专刊》,都用不少版面报道了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盛况。这些及时反映国内外建筑动态的报道,充分体现了报纸作为新闻媒体的身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鲜活的信息。第四,建筑专刊注重商业化经营。各大报纸的建筑专刊每期皆有大量建筑业广告,拓展了报纸的收入来源。对商家来说,在建筑专刊上刊登广告更容易被目标客户关注,具有精准投放的效果,因此他们乐于参与。

    3.建筑专刊的社会影响力

    近代报纸建筑专刊的出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保存记录了大量的近代建筑史料。《申报》在20世纪30年代的日发行量高达15万份,在上海本埠的发行量也有5万多份[20],影响力可想而知。藉由报纸建筑专刊,普罗大众对建筑专业和建筑师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有力地推动了建筑文化的传播。上海近代城建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如国际饭店的落成、上海市政府“大上海计划”的实施、闸北区的旧城改造等都通过报纸建筑专刊进行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近代报纸建筑专刊的出版,以及由国人自主创办的建筑专业期刊,充分表明建筑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与行业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术刊物的发行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这些大众媒体,本土建筑师逐步获得了专业话语权和影响力。报纸建筑专刊同时也是建筑新思潮传播与文化争鸣的重要平台。《申报》与《时事新报》的建筑专刊不但是普及西方建筑理论的先行者,也是学术研讨的前沿阵地。如《申报》先后发表了黄影呆的《论万国式建筑》[21]和海声的《万国式建筑之商榷》[22],体现了大众媒体对建筑现代化与民族性的积极探讨。报纸建筑专刊还推动了建筑业的信息交流与民族品牌的塑造:建筑专刊是建筑业资讯交流的媒介和新技术推广的平台;不少本土的营造厂、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厂商通过在建筑专刊上展示业绩及发布广告,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塑造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四、结语

    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媒体,近代报纸的文化副刊和文化专刊是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能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时事新报》《申报》和英文报纸《大陆报》出版的系列建筑专刊,作为报纸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平衡了普及性与专业性,不但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建筑史料,更推动了建筑文化在公众中的传播。在当今社会媒体日趋碎片化的时代,回顾上海近代报纸的发展历史,研究报纸的品牌塑造与文化传播,对当今新闻出版媒体的发展当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78.

    [2]Shippingintelligence[N].TheNorth-ChinaHerald,1850-08-03.

    [3]立师洋行告白[N].申报,1872-04-30.

    [4]发刊词[N].时事新报,1930-12-05.

    [5]BuildersneedR.E.economics[N].TheChinaPress,1931-07-16.

    [6]申报建筑专刊发行旨趣[N].申报,1932-12-05.

    [7]发刊词[N].时事新报,1930-12-05.

    [8]申报建筑专刊发行旨趣[N].申报,1932-12-05.

    [9]JohnMaynard.Realestatenowisrecognizedasaregular profession[N].TheChinaPress,1931-07-16.

    [10]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房地产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21-122.

    [11]戈畢意氏演讲.建筑艺术新论[N].卢毓骏,译.时事新报,1933-04-12.

    [12]吴铁城.上海市中心区建设之起点与意义[N].申报,1933-10-10.

    [13]大荒.提议建造平民公寓[N].申报,1933-07-25.

    [14]郭人骥.居住之卫生[N].申报,1934-08-07.

    [15]幼瑜.市民对于住屋建筑应有的常识[N].申报,1934-11-13.

    [16]杜彦耿.开辟东方大港的重要及其实施步骤[N].申报,1933-01-01.[17]朱枕木.建筑材料学[N].申报,1935-02-19.[18]伊东忠太.中国建筑[N].叶之华,译.申报,1934-03-13.

    [19]RobertD.Kohn.ArchitectureDesignMadeBigStrides During1931[N].TheChinaPress,1932-12-01.

    [20]张立勤.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以《申报》《新闻报》为考察中心[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1]黄影呆.论万国式建筑[N].申报,1933-05-16.

    [22]海声.万国式建筑之商榷[N].申报,1933-05-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