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刻不容缓 |
范文 | 张金 在出版业,不少单位对大数据还处于讲概念阶段,其应用远未达到互联网业的程度。不过,业内也有一些单位进行了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可以说,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近了。下面笔者就观察到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一、出版业破解数据缺失的问题刻不容缓 其实,大数据,一是在于数据的大,至少是细分门类数据的大;二是在于对数据系统的分析和应用。出版,是内容产业,其本质是信息服务,从上游、中游到下游的整个流程都处于大数据环境中。但在目前,许多出版社积累的数据还是有限的,特别是用户及其行为的数据,而且,更缺乏系统大量的分析。 现实确是如此,出版社还是传媒制造企业,由渠道商销售,没有接触终端用户,并没能拥有海量的用户及行为数据,导致大数据的缺失。大量的用户及行为数据,掌握在电商平台手中。一本书的读者是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情况、生活区域、职业地位、收入情况、消费偏好、个性特长、社交情况等信息,对于出版社的生产经营都是至关重要的,但都没有被出版社掌握。 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图书,都是被什么人买了,什么情况下买的,哪些书不受什么人的欢迎,其原因如何,什么人承受什么样的价位,各种读者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图书产品,更是不得而知。 对于读者而言,出版社出了什么样的图书,都是在出版之后,在渠道商销售时,才得知,对于不满意的内容与装帧形式等,也是购买之后才能评论吐槽。 一方面销售数据掌握在电商平台,另一方面生产流程过于封闭,使出版社没有足够的用户数据,更谈不上大数据了。 所以,对于出版社,问题的关键在于,破解目前大数据缺失的困难。对此,出版社需要行动,自主掌握用户大数据,对编辑生产流程开放并且加强对销售平台信息的采集整理。 二、出版社需要开放编辑生产流程 大数据思维,关键是用户思维,不再是封闭的出版社内的“编、印、发”,而是让用户广泛参与。在这一点上,小米手机做得很成功。 出版社在选题组稿阶段,作者的选择和分析就很重要,作者其实是“第一读者”。作者及其行为,是出版社重要的数据。出版社要建立作者数据库,做好充分的数据采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 例如,湖南科技出版社要求编辑确定长期的出版方向,定好产品线,然后沿着这条线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形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能够为自己所用的数据档案。这些信息包括作者机构、国家有关政策和专业领域有关政策、媒体资讯、教育界资讯、作者与译者资讯、同类产品的市场表现等等。当然,目标用户(读者)的参与也同样重要。 出版社可以建立和开放选题论证和三审三校过程,建立协同编辑平台,让作者、读者用户、媒体(包括自媒体)等各色人员进入,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是重要的数据。 三、让读者参与图书营销 传统的营销,是在出版社的发行、营销部门进行,通常通过提供宣传品,或者媒体发布,近年才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告知”式的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上方式,效果是十分低下的。用户产生内容,用户口碑营销,用户是参与生产者,同时还是传播者。他们产生的大量数据,对于目标用户的影响,远大于出版社的“告知式”的传播。而用户的自营销,则是朋友分享式的。采集分析这些数据,是十分重要的。 显然,这些用户行为数据,都是有效的数据。因为,角色不同,效果完全不同。即使是出版社的微信,也不是告知性的一次传播,而是为了用户能主动转发的二级传播,三级传播,N级传播。这种微信的内容,是用户分享式的,是朋友间的分享生活信息。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有三级微信,出版社,各部门,员工个人。他们传播的内容,都是生活内容,不是出版图书产品的内容。用户多,数据才可能大。机工社的微信公众号,有500万粉丝。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用户,知道书卖到哪儿去了,反应如何。这些都是重要的大数据,可以供编辑出版决策时参考。 总之,出版社利用大数据,需要共同的探索。我们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打破传播观念,将出版社做书,变成用户大数据支撑下,策划与营销统一的定制服务。 (作者系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