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社交媒体时代广告需警惕负面效应 |
范文 | 陈昭伊 摘 要 在社交媒体时代问题广告层出不穷,仍然有一些已经发布的广告存在着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低俗甚至是违法等问题,但是这些广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惩处,而是继续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文章以奥迪二手车广告为例,从广告制作以及广告审查和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广告产生这些问题以及负面效应的原因,最后呼吁广告行业需要加强自律与他律。 关键词 问题广告;广告制作;广告审查和监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9-0060-02 1 回顾 2017年5月,一则奥迪二手车广告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则广告名为《奥迪二手车广告之整容篇》,广告背景是在一个婚礼的现场,广告内容是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突然,婆婆出现在镜头中,高喊“等一下”,随后婆婆对新娘进行了捏鼻、抓耳、看牙等一系列检查,检查完毕婆婆比出了“OK”的手势,然而不到0.5秒后婆婆又把目光看向了新娘的胸部,随后,广告出现奥迪二手车介绍界面,并打出“重要决定必须谨慎,奥迪二手车在线4S店,官方认证才放心”的字样。这则广告在5月发布之时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但在2017年7月17日,一名微博用户发微博称,在影院播放的映前广告中看到了奥迪二手车的广告,表示不能接受这则广告对于女性的不尊重。这则微博曝光以后,其转发量达到接近3亿次,不少网友也对这则广告进行了批评。而微博话题“奥迪二手车广告”的阅读量也达到了52万,广告视频的播放量达到120万,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无法计算。甚至关于这则广告的新闻已经被国外媒体《华盛顿邮报》、BBC等进行了 报道。 事实上,二手汽车的广告很早就有过把产品比作女性的历史,2008年宝马二手车就有类似的平面广告,其画面中央是一个漂亮的女性,配上的广告文案是“你知道你不是第一个,但你真的在乎吗?”。而这则奥迪二手车广告,尽管看起来并不是刻意以炒话题为目的,但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品牌和广告公司确实越来越倾向打擦边球的创意、涉及敏感话题、制造夸张等。微博最新一季度的广告收入已经达到11.7亿,社交媒体时代下,广告已经随处可见,但在各种媒介高度融合、营销方式更加联动,这些不良的广告作品的肆意传播,将会产生对社会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 2 广告的负面效应及产生原因 既然这样的广告造成了那么多负面效应,那么为什么这则广告会被制作出来?相关的审查部门为什么会让这则广告顺利的出笼?监管部门为何不对这则广告做出相应的惩罚? 1)广告制作是否合理。这则奥迪二手车广告不仅博得了关注度,而且引起了舆论的热议,这些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或许令广告主觉得满意,但是它却物化、贬损了女性的形象。广告中将新娘比喻为一辆二手车,婆婆比喻为买主,其中用婆婆检查儿媳的牙齿,拿出了中世纪奴隶主贩卖人口时检查奴隶身体的那一套来换噱头,表现出对女性强烈的不尊重。而对于婆婆凶巴巴检查儿媳妇的行为,不仅抹黑了婆婆的形象,还塑造一种在婆媳关系中,婆婆处于一种“挑剔、不讲道理”的形象,给当今社会“婆媳关系紧张”造成一定的暗示。在我国《广告法》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情形,不得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根据广告法的相关条例来看,这则广告已经涉嫌违法。 奥迪公司在事件后回应,称这则广告是其在华合资公司的二手车部门制作。但是作为广告制作人难道不清楚广告法、可以不遵守广告法吗?广告不只是简单地推销商品,广告更应该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公司、产品的正确价值观和形象,而不是像这则广告一样,不仅宣扬的价值观不正确,还对女性造成了侮辱。制作广告,不能只追求轰动效应和视觉冲击力,仅仅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存在问题的广告会对受众造成伤害,就会使受众对广告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上升到对于整个奥迪品牌产生负面印象,最后就会导致消费者失去購买欲望,企业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2)广告审查和监管是否到位。为什么这则有问题的广告可以让消费者在电影院中、微博上、微信公众号中见到?难道从广告制作到广告审查和监管的相关部门中,没有人注意到这则广告涉嫌违法吗?其实在2017年初《法制日报》就报道过:“奥迪的销售政策存在有‘歧视的味道,不同身份的人享受的优惠不同。比如大学教授有优惠,中小学教师却没有;公务员可以多享受1%~2%的折扣,个体户却不可以。这种‘官民不等的售价策略,被指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规定的市场平等原则,涉嫌价格歧视。” 从销售策略到5月发布的这则广告来看,为什么监管部门不给予相应的惩罚?事件发生以后,奥迪公司采取的相关措施仅仅只是下线了广告,监管部门也没有给予处罚措施。虽然这则广告在奥迪官方认证的微信、微博和万达院线中删掉了这则广告,但是在腾讯视频中仍然可以播放这则广告,虽然不是以官方的形式发布,网友还是可以通过腾讯视频看到这则广告,也就是说,这则广告在发布出来的同时,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无法收回。 一方面,广告审查包括登记、初审、复审,再建立广告业务档案的步骤,是在广告发布之前检查、核对广告是否真实合法,最后将结论、意见记录在案,以备查验的活动。既然对一则广告的审查需要经过如此多的步骤,为什么相关的审查部门仍然不能审查出这则广告存在的问题?如今在“人情大于法律”的社会风气下,企业总是会选择与审查部门的人员搞好关系,希望能够对他们的广告“法外开恩”不再被层层的筛查,而是迅速的发布出来,所以总是有一些广告可以经常做到“常在河边走,湿鞋也不怕”。另外,在相关法规中,对于审查人员的法律责任规定比较轻,难以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导致很多的审查也只是流于表面,这就造成了虚假、低俗甚至是违法广告的产生。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真的不了解这则广告存在的问题吗?相关的部门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严格进行惩处?还是做出的行为是执法不严、管理松散呢?这就透露出我国目前的广告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足的现象,这也加速了广告中问题广告的反复出现。即使事后处罚,由于惩罚结果很多仅是不痛不痒,或是处罚的利润与企业给的无法其提并论,因此根本的问题就不能够得到解决,反而使得许多企业更加肆无忌惮。甚至会出现商家与监管部门直接相互勾结在一起,明知违法法律法规,但却无所畏惧。就算“东窗事发”,对出现的问题也会选择掩盖事实真相,完全将矛头指向不痛不痒的地方。最后实在行不通要处罚,也因为与商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定会为商家选择最轻的惩罚,转嫁主要矛盾,从中获得利益。 从这则广告中就能够看出,随着传统媒体的不断融合、社交媒体的崛起,也为了能够深入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于,越来越多的问题广告都在呼吁着,2015年新修订《广告法》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广告法律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如有些法律法规不够具体,对相关的问题仅仅只是泛泛而谈,不能具体到某一行为、某种处罚。针对在某些方面或领域的规定中还有漏洞和缺陷,特别是针对社交媒体以及互联网的方面。这就便于一些企业想要钻法律的空子,造成损坏广告公司、广告目标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并对广告市场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 结束语 在社交媒体时代下的广告,至今仍然存在着问题,特别是从行业内部和监管部门两个方面,不仅仅是奥迪二手车这则广告中可以体现,一些医药保健品的广告,比如莎普爱思滴眼液的广告、鸿茅药酒广告等,都在强烈的呼吁广告不仅仅非常需要行业的自律,相关的监管、审查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管理。他律和自律是保证一个社会、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两道屏障。当社会或组织违背了约定俗成的规则,自律不起作用的时候,他律就自动开启了它的功能,他律靠批评、谴责和惩罚让你去遵守规则。自律和他律也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自律的广告监管将无法责众,而没有广告监督的广告自律,则没有了领航的带头作用,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促进我国的广告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丹,张菊兰.浅析自媒体广告的监管策略[J].新闻世界,2018(3). [2]张龙.互联网广告管理的法律规制与问题思考[J].编辑之友,2018(4). [3]谢平,杨硕.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十二个热点问题[J].新金融评论,2017(4). [4]马志强.由“奥迪二手车”广告的负面效应谈媒体广告的自律与他律[J].传媒评论,2017(9):58-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