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恢复招生英语新闻采编研究生 |
范文 | 秋 千 中国新闻界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中外社会与文化、并且具有良好英文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一大批国家级新闻机构对高级英语新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早在1978年,邓小平与胡耀邦就曾亲自批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创办新闻系。同时,由中国社科院、新华社、中国日报三家联合设置英语新闻采编专业。此后到1989年,该专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优秀人才。 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关心下,清华大学近日决定,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增设以英语直接讲授为主的“英语新闻采编专业硕士方向”(English Journalism)的课程,用以培养国家亟需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高层次和高素质新闻人才,并确定每年的招生名额为15个。 在此之前,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在英语新闻学和双语教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该中心目前协办并主持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和“全球传播高级研讨班”,是中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培训和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智库。英语新闻采编专业的开设将总结积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五年来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两年来国际化视野、双语和英语教学的经验,集中清华在本专业领域的优势,并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性的潜力开发,这对新闻学院的长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除了聘请了曾经担任过国家外文局局长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教授担任院长外,还聘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前国家外文局局长林戊荪同志、《中国日报》总编辑朱英璜同志等一批在学术界、业界和政界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担任兼职教授。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及生源,尤其是拥有一支曾在英语国家的大学学习和工作过或是在《华盛顿邮报》、BBC等主流媒体工作过的双语教师队伍。 学生毕业后的从业方向主要是国家主流媒体的双语记者;国家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官员;外宣部门的专业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员。 该专业实行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重点学习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新闻实务,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招生考试科目包括:英语编译、新闻编辑与写作、政治、英语;复试包括:英语新闻编译、英语新闻写作。 本专业除全校性必修课程以外,全部课程以英语或汉英双语讲授,形成了该专业的一大特色,其中包括:高级英文采访与写作、英语评论与专栏写作、英语广播新闻采编、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践、英语电视新闻采编、英语互联网媒体采编、英语国家媒体概论、国际传播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公共关系研究、西方经典新闻作品研究等课程。也正是由于本课程的这一大特点,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希望本专业可以成为加大招收海外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课程的重点项目(每年至少可以招收5名使用英语的国家的留学生)。 目前用英语授课的主要教学师资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希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讲师董关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金兼斌等。 校外双聘师资主要包括: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前国家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家协会会长、译审林戊荪;中国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朱英璜;新华网总裁、新华社高级记者周锡生;新华社高级记者、驻美国首席记者司久岳;中国新闻社图片中心总编辑、前中国新闻社驻美国首席记者王瑶;《北京周报》(英文)社社长、译审王刚毅等。 第一学年入学初,按照研究生院规定的互选原则进行导师学生互选,并对该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除新闻学院的硕士生导师作为他们的专业指导老师外,还可聘请校内外教学、科研单位及传媒业中,已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确具硕士生导师水平的专家担任副导师的指导任务。 责编:傅任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