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网络正能量传播的思考 |
范文 | 胡烨 摘 要 本文围绕网络时代,网络正能量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展开阐述,为了让网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生活,本文就网络正能量传播应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网络;正能量;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9-0012-02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体和舆论传播平台,不断挑战传统的社会生活,也在改变着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网络里,人们可以知晓国内外的大事,可以轻松获取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等方面的信息,满足自己的信息需要,可以在QQ空间、微博、朋友圈发表评论、分享想法,可以实现社会交往,也可以实现政治参与,推进民生政策的制定,还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轻松购物,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为舆论的传播带来便利。因为网络的包罗万象和开放性,网络的号召力量是强大的,能迅速激起民众的热情,但正因如此,网络在传播信息时,也存在漏洞,导致一些负面信息大量传播。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这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网络建设,也充分希望网络能有效的传递正能量。本文就网络如何传播正能量,让网络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现代生活。 “正能量”一词在物理学里指正面能量、正向能量,在网络里指使人积极向上,给人希望的话语和情感。 戴尔·卡耐基说过:一切带给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学习与思考,不断追求成功,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是正能量。积极向上是网络发展和传播的主流,但不可避免的,一些不良情绪也在网络中悄然传播。 1 网络正能量传播的必要性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21.6%。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2.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88万人。城镇网民增长幅度较大,相比2013年底增长2929万人。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网络使用的情况,也标明互联网使用率在逐年提升,网络的使用已从城市向农村普及,网络在一步一步影响中国社会的生活,这些都向网络传播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也标明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网络新媒体时代,网络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矛获取,而是公民获取权利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党政部门和百姓互动的平台。网络的发展,使党政部门和民众有了密切的互动,而普通民众也能参与到政府公共决策的制定中,甚至可以推动决策的制定,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能使民众对党和国家充分信心,也更愿意参与到党和国家的决策中,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民主性。 2 网络正能量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网络社会管理的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相关部门对网络的管理目前还存在不足,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无法对网络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于网络上传播的一些不准确不真实信息也不能及时删除,特别是在网络水军和西方敌对势力的操作下,不断促进和放大负面信息的传播。为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和传播,政府的相关部门应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 2.2 网络正能量传播遭遇网络负能量 打开新闻,打开网页跃入眼帘的是各种灾难、事故、贪污、车祸、丑闻、暴力等负面信息,网民们浏览完这些信息常常觉得恐惧,也充满疑问:现在的社会是怎么了?我们的生存安不安全?这些负面信息带来的无疑是不良情绪,有些网民缺乏相应的情绪控制能力,会将由网络带来的不良情绪带入生活。由于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网络暴力时常发生,部分网民常因观点不同,言语不和,便在网上谩骂,传播不实信息,甚至动用人肉搜索,侵犯他人的隐私。“网络水军”、“网络领袖”的存在是放大网络负能量的关键,抓住某件事大势造谣,添油加醋,借用各种理由为不真实的言论做证据。 2.3 网络正能量传播与言论自由之争 随着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事件的增多,国家的网络管制力度不断在增强,这引发了部分网民的争议,认为网络管制是某种权威在网络中的延伸,网络管制的实施是在变相的限制民众的言论自由。这样的言论自由之争也曾在网络上掀起负面影响,但如果仔细阅读网络管制规定便可知道,规定中针对的是特定诽谤信息。 3 网络正能量传播的途径 3.1 党和政府应把握网络正能量传播的主动权 网络已经改变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也改变着党政的执政环境,改变着民众的意识形态。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特性改变传统的主流媒体,也掌控了社会舆论的导向,党和国家应把网络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要把控社会舆论导向,让主流价值观成为正能量的核心,各级干部应增强用网络传递主流价值观的意识,紧密关注网络动态,对于错误的舆论导向应及时回应,及时制止,对于只为了追求点击量不考虑社会影响的网络媒体,应进行制止和审核。对于突发事件,党和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第一时间将事件真实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公布,并及时回应民众的质疑,公布真实的互动信息,让民众看到党和政府的态度。这样的做法,不仅能让党和政府把握舆论导向,也是制止负面信息传播的最好办法。对于突发事件,仅仅发布信息,把握话语权是不够的,党和政府应做到全程引导,对于事件的进展、解决的方法、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党和政府都应及时准确的进行公布。 有些干部对于网络还带有偏见,或是由于年龄的问题,没有办法适应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对于这部分干部,应先改变其思想,让其充分接受网络,提高其引导舆论的能力,学会利用网络完成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同时应尊重网络做为新媒体所具有的媒体特性,也要充分尊重民众对信息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党政干部在网络中与民众互动时应避免说教,避免把自己摆在不正确的位置,应放下身段,学会客观的分析网络事件,从民众的位置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在网络上听到不同的声音,才能真正把握网络工作的主动权。 3.2 大学校园是网络传播正能量的主战场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比例达95%以上,是中国网民中使用网络比例最高的一个群体。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生活是不能缺少的,但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未完全稳定,容易被网络上一些不理智、带有负能量的言论和思想所影响。因此,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在大学校园里应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信息来建设网络阵地,应依托网络开展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并借助各种网络社交平台收集和了解学生的动态,通过网络提供关于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动态,教师们还应充分使用各种网络社交平台来推进工作,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扩大师生之间的交流范围,拉近交流距离,让教育者更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通过他们在网络上传递出正能量。 大学校园应加强网络管理,培养一批政治上可靠、个人知识涵养丰富、思想活跃,人缘好,组织能力强熟悉网络的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善于使用微博、论坛、QQ、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经常发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言论和观点,积极推广网络文明的传播;勇于曝光网络不文明行为,能发动同学朋友网友参与网络事件的讨论、监督;志愿者们愿意在网络上开展和推广各项有益的活动等。 3.3 利用微博,更好的传递正能量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关注机制分为可单向、可双向两种。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微博正式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截至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2012年第三季度腾讯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07亿,97%以上的中央政府部门、100%的省级政府和98%以上的地市级政府部门开通了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超过24万个,这些数据表明,微博是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微博具有原创性、草根性、便捷性、即时性、自主性、选择性、互动性等,借助微博的特性,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能成为事件的中心,普通老百姓可以在微博上获得关注,弥补生活里的缺失,而知名人士能借助微博将自己的思想传递出去,也拉近了名人和普通民主的距离。由于微博的门槛低,传递的信息渗透性强,覆盖面广,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应尽可能的借助微博来进行。 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应重视微博的建设,利用微博增加干部和群众的交流沟通,通过微博打造党政机构和干部的亲民形象,同时应适应微博的传播特点,及时更新,及时准确回应,注重与网民的互动,将党和国家的声音有效准确的传递出去。 借助微博传递正能量就不能忽视加V微博,加V微博的粉丝众多,博主的影响力大,每一条信息都能带来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上千万的关注和评论,如此大的影响力量对于正能量的传递再好不过,这就需要网民和官博的主动建设,对正能量事件,如爱心救助、社会公益等,应及时、积极寻求加V微博转发,形成更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刘会.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12. [2]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M].李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