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数字实验的理想气体常数的测定 |
范文 | 马善恒+夏建华 摘要:传统测定理想气体常数的方法存在误差较大、不易操作、直观性差等特点。本实验使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测定出三颈瓶内碘单质完全升华后的动态的压强和温度变化曲线,在软件中输入相关函数,可以直观地呈现出理想气体常数,并能明显地看出理想气体常数不受温度、压强影响的这一特點。 关键词:理想气体常数;数据采集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8-0087-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8.030 一、问题提出 传统测定理想气体常数的装置图如下[1-5],根据公式R=PV/nT,利用Mg+H2SO4MgSO4+H2↑,称取Mg的质量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n,P为大气压,温度为常温下。 该实验可以粗略测定出理想气体常数,但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①实验中水蒸气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②镁条不纯或表面被氧化会带来一定的误差; ③该实验不能直观地呈现出理想气体常数不受温度、压强影响的特点。 二、数字实验下理想气体常数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运用数字实验测定理想气体常数 2. 实验原理 PV=nRT R = PV/nT =PVM/mT P运用压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出 V运用排水法可以测出容器体积 T运用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出 m运用质量差测出三颈瓶内碘单质的质量 碘单质在45℃时升华已比较明显,笔者在三颈瓶内放入过量的碘单质,并将三颈瓶完全浸入在水槽中的热水浴内(水温在90℃左右),利用碘单质的升华赶尽三颈瓶内的空气,排出的空气及碘蒸汽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待装置内碘单质完全升华,关闭止水夹,测定出此时装置内温度及气压变化曲线,利用装置质量差计算出此时装置内的碘单质含量,在配套软件上输入相关数据构建出理想气体常数的函数曲线。 3. 实验仪器及药品 电脑(装有威尼尔配套软件)、数据采集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槽;碘单质、90℃左右的热水。 4. 实验装置图 5. 实验步骤 (1)如图2所示连接,三颈瓶中插入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导管插入到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打开电脑软件。 (2)称三颈瓶的质量(含塞子及不可取下的连线)为354.792g。打开瓶塞,向其中加入约10g的碘单质,如装置图连接好。 (3)打开止水夹,将三颈瓶整体没入热水浴(温度约90℃)中加热,加热至三颈瓶底部没有碘单质固体为止,关闭止水夹,点击软件上的“采集”按钮,移开酒精灯,采集约1min。点击“停止采集”按钮。 (4)待三颈瓶冷却至室温,称此时三颈瓶的质量(含塞子及不可取下的连线)为352.602g,即三颈瓶内此时含有碘单质的质量为2.190g。 (5)点击软件“数据”栏中的“新计算栏”,在“参数”栏中输入“体积=0.251L”、“质量=2.190g”、“碘单质摩尔质量=254.000g/mol”。在“公式”栏中输入“(碘单质摩尔质量?鄢体积?鄢”压力”)/(“温度”?鄢质量)”,勾选“在实时读数时显示”,点击“完成”。 (6)实验数据及结论 从图3中可以看出,热力学常数并不受温度和压力同时变化的影响,测出数据约为8.30kPa·L·mol-1·K-1,准确度达99.83%。 三、实验创新点 传统实验在进行理想气体常数测定时,存在误差大,不能直观地呈现出理想气体常数不受温度、压强影响的特点。本实验利用碘蒸汽升华排出装置内的空气,有效地减少了误差。其次,本实验操作简单,测定出温度和压强数据后,直接在威尼尔软件中设置一下即可得出结果。 参考文献 [1] 上海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组. 无机化学实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32 [2] 周宁怀.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27 [3] 于涛.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3-34 [4] 吴江.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2-134 [5] 韩莉,等.关于“理想气体常数R的测定”实验原理的讨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27-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