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8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的十个关键词(上) |
范文 | 王哲平 韩思遥 摘要:媒体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催生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新的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媒业态在为广播电视媒体变革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所形成的媒体矩阵的影响力。短视频、5G、智能语音等一些传播方式的出现,催生了广播电视内容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研究 短视频 智能语音 内容 回顾2018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新的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媒业态在为广播电视媒体变革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所形成的媒体矩阵的影响力。撷取并解读广播电视研究的十个关键词,有助于我们洞察广播电视媒体的生态变化,捕捉广播电视行业的市场动向,探求广播电视发展的内生规律,汇聚广播电视研究的前沿成果。 短视频 “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一款音乐创意类短视频应用,随着“抖音”2018年迎来它的高光时刻,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表达。资料显示,目前“抖音”国内日活用户规模超过2.5亿,海外版TikTok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顶许多主流国家的应用商店榜首。有学者指出:“短视频在凝聚大众创造力的同时,释放了人们自我呈现的力量。跟以往的视频平台相比,短视频通过分门别类,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丰富的形态、直观的内容直达每一个个体,使每个人都能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它强烈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则使人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消费短视频产品。”① “抖音”、“秒拍”之类短视频网站的火爆,反映着一种趋势,即互联网用户对于媒体内容的需要正在急速增长,而与这种趋势相对的则是,传统视讯类节目的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宣发推广慢等缺点。可以说,传统视讯类的媒体内容的产出是有瓶颈的。② “抖音”风靡的背后也潜藏着危机。研究发现,“抖音”与“快手”重合度高,“抖音”面临“快手化”的挑战。“抖音”的定位从最初的“专注青年人音乐短视频社区”调整为现在的“记录美好生活”。这一定位与“快手”的“记录生活,记录你”非常相似。根据相关数据,“抖音”和“快手”的用户群体在年龄和地域分布上并无太大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抖音”分流的仅仅是“快手”的某个垂直内容栏目的用户。③两者用户重合度高,“抖音”“差异化竞争策略”则无从实现,且移动短视频的用户面临饱和,“抖音”类移动短视频平台急需采取新的措施。 有分析称,虽然“抖音”、“快手”两家的策略迥异,但短视频娱乐的本质正在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像。当用户量足够大时,“抖音”在内容层面也终开始面临“快手”的危机,算法推荐也再次被反复推敲。业内专家表示,不论是“快手”还是“抖音”,其实对内容调性起关键作用的,是内容分发机制。有人认为,如今“抖音”的用户量虽急速上升,但也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算法推荐机制的问题,否则,内容的“原罪”并不会改变,并不是没有成为下一个“快手”的可能。同时,过度依赖KOL和明星,也可能面临着落入套路化后被抛弃的结局。④ 研究者指出,在短视频内容发展日渐同质化的形势下,如何发展美食、音乐、美妆、体育等垂直领域、吸引特定的目标用户,保证产品良性发展是“抖音”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面对“抖音”内容的广泛传播,如何解决“化妆品公然造假”如何建立风险提示系统来应对“用户模仿动作摔成重伤”等情况对于“抖音”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⑤ 据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在用户红利期消退和短视频媒体平台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深耕用户经营是未来方向,寻找与短视频融合的新形式和新机会成为值得关注的方向。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短视频内容和平台均呈现出泛边界化,而短视频营销也将迎来更多的跨平台联动和整合的玩法创新。⑥ 5G传播 5G(fifth-generation),意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说4G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那么5G技术的发展将解决人与物的连接。5G网速约12倍于4G。如今世界各国纷纷视5G为国家战略,加快技术研发和战略布局。2018年3月,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5G发展,在2020年启动5G商用。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多个城市展开规模化实验,在2018年以内就已建成超过100座5G基站,到2019年,将建成1000座5G基站。 专家预计,5G到来之后,由于技术的驱动,信息传播的核心资源将从内容渠道转变为数据,由于万物互联,智能硬件设备+信息的巨大变化,一改传统互联网企业为主的地位,硬件巨头很可能占据信息分发的主要渠道,各个互联网视频平台也将被拉入硬件企业跨界争夺用户的竞争之中。这就是说,5G 的技术优势不仅会扩展到全新行业,而且将创造全新商业模式。⑦ 5G显著的“乘法效应”已为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根据英特尔委托Ovum所做的最新研究报告《娱乐5G经济学报告》显示,在2019-2028年十年內,媒体以及娱乐公司将通过无线技术获得高达3万亿美元的营收,其中5G通过网络技术将贡献1.3万亿美元营收。5G将成为广播电视行业新的风口,一场5G引领下的市场竞争即将掀开。有研究者指出,业界存在对5G认知的两种极端对立的观念。我们需要面对一个重要的判断,那就是“神话5G”和“小看5G”的判断。⑧广播电视行业需正视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5G变革的判断不可低估也不可过于乐观。对于传媒业来说,5G的到来不仅意味着更快的通信速度,更预示着传媒业态的进一步改变和重组。研究者指出,在5G时代,新媒体用户的行为特征将发生一系列改变,更多媒体用户从传统媒体流向新媒体。新媒体的崛起结束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优势,而5G技术的发展则可能终结传统媒体的技术优势。在与新媒体的对抗中处于下风的传统媒体,势必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如何在5G时代转型发展,是传统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⑨研究者认为,相较于4G,5G意味着峰值10Gbps以上的带宽、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在网络性能上实现了新的跃升。在5G场景下,4K、8K及3D高清视频、AR/VR的应用都将成为家常便饭,这意味着传统的广播电视高带宽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传输将不再是优势。另外,伴随着有线无线网络融合的大趋势,绝大部分限制电信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因素(入户、牌照、流量等)将不复存在。可以预见,5G时代视频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基础业务之一,广电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局面将更加形势严峻。⑩ 同时,5G也为广播电视行业开启了新的市场可能。研究者指出新技术带来万物互联的存在性状态变革,成为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竞争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元素,家庭性回归与主流化塑造、后现代思维与市场化运作、沉浸式通感与个性化满足、平台间融合与多元化发展或许会成为电视媒体前进的创新方向。?輥?輯?訛 此外,更多研究者则指出了5G布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布局5G的资金问题、人才培养、硬件设备、后期的播控和管理系统、终端的播出等设备问题。广播电视行业及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市场分析和应对策略及相关媒介技术跟踪研究,为5G的市场布局造势。 智能语音 正如保罗·利文森在《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中所预言的那样:所有媒介终将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它们处理信息的方式越发像我们普通人一样自然,并且优越于已有的任何媒介。互联网让今天的语言生态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多样性。 国务院2017年制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輥?輰?訛而人工智能中的几个重点领域,包括机器人、视觉和声音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维度,无一不和媒体相关。机器人可以协助进行新闻报道,视觉和声音分析可以实现视频和音频的自动化处理,而自然语言处理更是上述应用的基础。?輥?輱?訛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的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作为国家公布的人工智能四大平台之一,将带来引导性的变革智能。语音的发展应用将驱动一场新的媒体革命,传统媒体如何顺应智能化的方向进行新的布局和转型已迫在眉睫。 研究者指出,利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搭建智能化发展平台是广电媒体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使用,就要明确人工智能语音技术能够应用在广电媒体中的系统环节。?輥?輲?訛 受此趋势影响,智能语音开始渗入并重塑广播电视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智能语音将成为下一个媒体行业角逐的市场,这不仅对智能语音的发展起关键作用,更对广播电视的态势产生深度影响。有学者表示,在未来,语音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重塑我们的信息接收模式,传统媒体组织应该在这个新的信息平台上,积极创新叙事模式和新闻产品。?輥?輳?訛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语音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需要反思的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理论体系建构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与播音主持专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輥?輴?訛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播音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和独立意识成为广播电视教育和职业发展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鉴于智能语音缺乏感情色彩,广播电视行业如何利用和通过声音保持媒体品牌的认知度也将为行业品牌发展的重要课题。另有一些研究者则关注智能语音设备引发的新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此外,智能语音环境是否会带来现实生活与技术的边界模糊,增加用户的认知负荷?智能语音带来的新的“人机传播”所产生的影响等,则需进一步研究。 内容消费 内容消费是指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将信息包装成产品或服务并将其通过互联网售卖的行为。内容消费本质上和内容付费一样,都是将丰富的内容变成产品或服务,通过售卖实现商业价值。内容消费的主要形态有图文、音频和视频三种形式,其中视频包括长短视频和直播。早期内容消费的主要载体为图片、文字,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音频逐渐崛起。?輥?輵?訛移动音频的时空矩阵交互传播模式、超市仓储式的音频产品消费模式等即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 當前,我国消费结构正进入结构性升级的加速期。?輥?輶?訛有专家指出:现在人们对内容的消费更进一步碎片化,未来视频聚合平台应该在为用户提供更多有效和有价值的内容上努力。?輥?輷?訛因为“内容消费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用户面对的内容供应量空前的丰富,相应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需要有内容平台为他们提供严选的好内容,降低选择成本;另一方面,市场下沉趋势更明显,更多圈层消费者的需求亟待满足。”?輦?輮?訛广播电视应深入挖掘目标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将视野投放至更多圈层的用户,重新审视内容制作。有研究者认为,应当从关联性、信息量、可信度、价值性、独特性、情感性和智能性等七个角度来重新思考内容消费的框架,提高信息内容的质量水平。?輦?輯?訛 鲸准数据显示,目前知识(内容)付费领域的企业一共有184家,其中有过融资历史的有73家。在未来两三年内,内容消费行业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研究者认为,从内容消费的发展趋势来看,基于信息内容输出的目标消费者培养方式已经占据市场主流,然而未来个性化需求会促使更多的长尾市场出现,从消费理念来看,不同长尾市场所偏好的内容输出存在差异,这既是我国未来产品营销或是品牌营销的机遇也是挑战。?輦?輰?訛 总体来看,我国内容消费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内容付费方式多样化,内容变现渠道丰富。内容消费领域中,音视频领域用户规模巨大,音视频内容消费行业生态圈逐渐完善,短视频、直播领域的企业占领大片海外市场位于世界前列。音视频内容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下一个角逐的市场。广播电视行业应该积极投身音视频内容生产,提前备战音视频主导下的内容消费市场的角逐,以用户忠诚度指引内容生产。广播电视媒体要想在今天取得成功,内容发布者和品牌需要将关注点从单纯的规模数量转移到忠诚度和参与度上来。 视觉叙事 “视觉叙事”一词源自西方,国内目前对此尚无清晰的界定。有学者认为,视觉传播所占的比例日益扩大,由“视看”编码而成的信息内容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叙事”程式。这种具象性的传播手段我们称之为“视觉叙事”。?輦?輱?訛有学者从艺术学角度提出“视觉叙事”是以视觉方式进行故事情节讲述的叙事艺术;?輦?輲?訛有学者从文学角度提出视觉叙事是文学叙事的视觉化,是将文本转换为一个可视的瞬间的图像,这是共时性的体现,是历时性向共时性的转换。?輦?輳?訛 2018年10月,应中国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会和浙江工业大学邀请,美国广播电视教育学会(BEA)与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专家团队一行在杭州举办题为“视觉魅力:语言、故事与研究”的国际教授工作坊,六位美国教授专题论述了叙事在视觉呈现与媒体研究中的重要性,来自全国高校的近200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CCA主席、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Leonard H.Goldenson广播电视学讲席教授周树华在“媒体研究趋势”的主旨演讲中,高度概括了视觉的研究价值,并详细阐述了视觉研究的八个关键领域——视觉分析、视觉修辞、视觉文学、视觉感知、视觉认知、视觉语言、视觉情感、视觉效果,强调视觉效果中强烈的正向和负向情感指向是叙事成功的基本要素。美国依隆大学副教授Vic Costello根据微观叙事在视觉叙事中的兴起这一趋向,集中解析了视觉叙事中的问题导向、人性导向、行动导向及情感导向等重要问题。除此之外,视觉传播、视觉叙事的技巧和学理研究也是国际教授工作坊学者们的共同关注点。 有“网络普利策”之称的美国网络新闻奖(Online Journalism Awards)于2018年9月公布了第十八届获奖名单,颁发了包括视觉叙事卓越表现和创新奖(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 in Visual Digital Storytelling )等17类奖项。2017年第十七届则以“视觉叙事卓越表现和创新奖”取代了“杰出创新视觉与数字辅助报道奖”这一奖项名称,2018年延续了这一奖项设置,可见“叙事”的重要性正在某种程度被提到与“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左右着视觉文化的格局。 纵观国内,短视频和直播所具有的线性、集中化、情感驱动等特征,改写了互联网的叙事规则与传播形式。互联网曾经是一个去中心化、基于文本、由思想和理性驱动的“阅读网络”,现在则演变为高度中心化、基于图片和影像、由情感驱动的“收视平台”。?輦?輴?訛现实世界视觉性或视觉化的支配结构业已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成为传媒领域亟需研究的新课题。视觉叙事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新时代语境下,一些学者开始反思中国故事的创作问题。有的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应通过把握“叙事”释放田野工作的想象力,挖掘细腻的中国故事,透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有的试图研究视觉传播环境下视觉叙事特征与法治传播功能的协调和控制;还有的运用视觉叙事系统理论对新旧两版国家形象宣传片对比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人际意义与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策略。整体来看,学者们较多从纪录片入手研究视觉叙事。视觉叙事研究的边界正在不断被拓宽,研究价值也将不断得到显现。(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注释:①王晓红:《短视频凝聚大众创造力》,《人民日报》(海外版)。 ②⑦于 全,张 平:《5G时代的物联网变局、 短视频红利与智能传播渗透》,《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6)。 ③邓建国,张 琦:《移动短视频的创新、扩散与挑战》,《新闻与写作》,2018(5)。 ④张皓月,薛星星:《短视频之争:抖音能够打败快手吗?》,《新京报》,2018/03/09。 ⑤徐琬玥:《新媒体时代短视频APP的风靡——以抖音短视频为例》,《传播力研究》,2018(8)。 ⑥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短视频营销市场研究报告》,艾瑞网,2018/12/03/。 ⑧赵子忠:《5G对传播的影响》,《新闻论坛》,2018(4)。 ⑨匡文波,江倩岚:《5G时代的媒体用户变化研究》,《新闻与写作》,2018(11)。 ⑩韩 璐,张 博:《5G关键技术与广电发展探究》,《有线电视技术》,2018(7)。 ?輥?輯?訛李素艳,徐 驰:《5G互联时代电视媒体创新方向探析》,《电视研究》,2018(12)。 ?輥?輰?訛趙永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今天启动实施》,见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7/1115/c1007-29648522.html。 ?輥?輱?訛沈 浩,元 方:《智能化媒体与未来》,《新闻战线》,2018(1)上。 ?輥?輲?訛王绍轶:《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在广电媒体的应用》,《传媒论坛》,2018(9)。 ?輥?輳?訛张建中:《声音作为下一个平台:智能语音新闻报道的创新与实践》,《现代传播》,2018(1)。 ?輥?輴?訛杨春辉:《智能语音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传播力研究》,2018(27)。 ?輥?輵?訛李晓晓:《今天,你内容消费了吗?——36Kr-内容消费行业研究报告》,见http://www.sohu.com/a/279671730_152615 2018/12/04。 ?輥?輶?訛《2018年中国大消费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见http://baogao.chinabaogao.com/baihuo/332329332329.html。 ?輥?輷?訛德勤报告:《中国数字消费者站上科技之巅》,中国经济网,见http://www.0738farm.com/fzw/31774_10974_897_5.html。 ?輦?輮?訛张鹏会:《网易传媒打造“我的态度主场”,赋能用户助力内容消费升级》,见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FGwlLN。 ?輦?輯?訛袁 敏:《内容消费的市场现状、驱动要素与案例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8(14)。 ?輦?輰?訛《商务部回应中国消费增速放缓:消费升级趋势不会变》,见http://www.chinanews.com/cj/2019/01/24/8738387.shtml。 ?輦?輱?訛申唯佳:《论视觉叙事范式下的国家法治形象传播》,《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輦?輲?訛马全福:《机械复制技术影响下视觉叙事的复兴》,《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2)。 ?輦?輳?訛郑 伟:《观看者的解读——米克·巴尔的视觉叙事理论》,《外语学刊》,2018(6)。 ?輦?輴?訛史安斌,王沛楠:《2018年全球新闻传播业新趋势——基于六大热点话题的全球访谈》,《新闻记者》,201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